西方雕塑艺术鉴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设计艺术学院张婷一、西方古代雕塑艺术鉴赏(上)西方古代雕塑艺术也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从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来讲,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雕塑、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都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其中的古希腊雕塑,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则更为突出。1、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雕塑艺术的历史源缘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那时,人类不但已经克服了生存的困难,而且智慧也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提炼艺术。这尊“维林多夫的维纳斯”就是人们所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雕塑艺术的代表作,这尊小圆雕发现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维林多夫山洞中,距今已有约三万年的历史了。这尊雕像被公认为是人类雕塑艺术的开端。这尊雕像头部和四肢雕凿的十分笼统,脸部特征基本忽略,头发均匀地卷曲排列在整个头部上,但胸部突出,腹部宽大,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人们推测它很可能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崇拜的偶像,表达了早期人类渴望种族繁衍的愿望。同时,它也是旧石器时代母权制社会观念的反映。《维林多夫的维纳斯》石灰石圆雕,高约10厘米,宽5厘米。《环形巨石群》大约公元前2100年左右,19块巨大的青石板从威尔士山中被拖到300公里以外的索尔兹伯里平原,矗立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构成了一个环形栅栏状的墙体。它占地面积极广,结构庞大而复杂。整个巨石阵的结构是由环状列石及环状沟所组成,它或许是一个重要的祭祀中心,巨石正好同夏至那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排成一线,部分的学者认为古代民族用巨石阵来记录太阳的运行,这些标志着季节运动规律的时刻,对于一个从事农业生产的氏族群体来说,既有实用意义又有重要的宗教意义。这一建筑形式显示出原始人对复杂的空间结构的巧妙安排。它那十分惊人的准确性,匀称和统一的整体效果,以及建筑者的技术能力,显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发展;它那单纯雄伟的造型美,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发射出人类心灵试图拥抱苍穹,超越自身的魄力。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英国的旅游热点,每年都有100万人从世界各地慕名前来参观。巨石阵是英国最著名的史前建筑遗迹,它的建造起因和方法至今在考古界仍是个不解之谜。2、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雕塑艺术迄今发现的考古资料表明,古代埃及、两河流域(旧称“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古埃及雕塑程式在古王国时期就已形成,以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埃及雕刻具有明显的程式化造型:姿势必须保持直立,装束和色彩,类似立体绘画的浮雕,头部呈侧面像,眼睛为正面形,肩胸上半身为正面,两腿双足同样呈侧面。在埃及雕像造型的特征中,程式化标准是“正面律”法则。《国王与王妃》这是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法老王门考拉和王妃双人立像。国王夫妇并肩而立,都是左脚略向前迈出半步,但没有行进的动势,全身的重心仍落在两只脚上。在埃及雕刻中从未表现过把全身重心放在一条腿上,而另一条腿轻轻地离开地面的人物,这种站立姿式增强了安定稳固的感觉。国王两臂垂直,双手握拳,以表示力量的集中;王妃左手弯曲放在国王左胳膊上,右手臂搂抱着国王的腰,这是埃及夫妇像的标准格式。尽管立姿呆板,但人物的面部隐露微笑的表情还是生动的。雕刻家对男女躯体作了不同的对比处理,通过薄而紧身的长衣刻画出女性柔软起伏的曲线和优美的体形,而国王的体形则是雄健和刚直的。《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约公元前2600年拉荷特普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王子,他和妻子诺佛列特的坐像集中体现了埃及王族的雕像规则:人物正襟危坐,双腿并齐,男子右手横陈胸前,左手置于膝上;女子双手护胸,面容平静严肃,没有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流露.王子除短裤外全身裸露,肩阔胸厚,肌肉丰健,蕴含着征服一切的力量,皮肤呈棕红色,可能是因为男子常常出征和常受日晒雨淋。女像则为淡黄肤色,娇嫩白皙,这是由于长期闺房生活养成的。这两尊像有不同的美感。王子具有力的健美,妻子主要呈现出纯洁的柔美:清秀的面容两边分列浓密短发,身着白色连衣长裙,整个体态造型富有对称的匀衡美。雕刻的艺术语言极为简练,于概括中见刚柔变化,可谓古王国时期审美理想的典范作品。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用铜做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村长像》约公元前2400年•埃及肖像雕刻中的法老和王公贵族雕像,按宗教规则严格遵循“正面律”程式,所以这类雕像的姿态和表情都较僵化呆板,但是身份低贱的人物的雕像就很少受这种程式的局限,更多偏重于生活形态的写实。这类人物大多是作为俑陪葬的,比较杰出的有《村长像》。《村长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木雕之一。这件木雕立像高110厘米,属第四王朝作品,原名叫卡别尔王子。当时,王子作为王家族庄园的管理者,类似工头的地位,在田间监督奴隶劳动,兼及组织人力筑坝修水渠。据说这件雕像出土时一个旁观者惊叫道:“这是我们的村长。”事实上他也像个村长,他那肥头胖脑的神气使人联想到一个乡村小吏的典型。•《涅菲尔蒂王后像》约公元前1365年•《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长圆型的面孔,五官端正,线条柔和清秀,修长的颈项,变化微妙的曲线构成庄重、优雅的仪态,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体现出埃及人对女性美的理想,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为了创造形象的真实感,雕像施加了色彩:浅红色的肤色,浓黑的眉毛和深红的双唇,显得美丽而又雅致。雕刻家十分重视传达人物心灵的眼睛的制作,据史料称该像的眼睛是用铜料镶边,雪花石膏填白,并用下面垫了一块磨光的黑檀木的水晶石做眼球,使双目极富神气,显得非常明媚动人。她那色彩优雅的高冠和胸饰具有极高的工艺装饰性,从这一形象可以见得古埃及文明的程度。•狮身人面像(又译“斯芬克斯”sphinx)坐落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迹,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海夫拉的脸型。相传公元前2611年,海夫拉到此巡视自己的陵墓——海夫拉金字塔工程时,吩咐为自己雕凿石像。工匠别出心裁地雕凿了一头狮身,而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作为狮子的头。在古埃及,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雕像坐西向东,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于它状如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称呼它。•原来的狮身人面像头戴皇冠,额套圣蛇浮雕,颏留长须,脖围项圈。经过几千年来风吹雨打和沙土掩埋,皇冠、项圈不见踪影,圣蛇浮雕于1818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里亚在雕像下掘出,献给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胡子脱落四分五裂,埃及博物馆存有两块,大不列颠博物馆存有一块(现已归还埃及)。像的鼻部已缺损了一大块,据说是拿破仑士兵侵略埃及时打掉的,实为讹传,它是被朝圣游客中世纪伊斯兰苏菲派教徒砸掉的。历经4000多年的狮身人面像,现已痼疾缠身,千疮百孔,颈部、胸部腐蚀的尤其厉害。1981年10月,石像左后腿塌方,形成一个2米宽3米长的大窟窿。1988年2月,石像右肩上掉下两块巨石,其中一块重达2000公斤。•《阿布辛贝勒神庙巨型雕像》约公元前1257年•埃及阿布辛贝勒神庙位于阿斯旺以南的尼罗河畔。它是古埃及闻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建,被雕刻进沙岩峭壁而建成的。•庙高30米,宽36米,纵深60米,门前4座巨型石质拉美西斯坐像,每尊高20米,像旁有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无不栩栩如生,经过逾3000年的风蚀仍完好无损。四尊法老雕像占满了石窟的外立面,而在其内部则设有各种房间,用于祭奠和存放庆典用品。据说,升起的太阳的光线,可以照亮最内部的避难所的三个神的雕像以及RamsesII的雕像。这个大庙宇的内部由一系列通向中心避难所的大厅和房间所组成。它是古埃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人首翼牛像》公元前742-前706年•《人首翼牛像》是亚述帝国时期流行的安置在城门洞口的两侧和碉楼转角处的一种装饰性石雕。•正面为圆雕,侧面为浮雕.从正面看,只看见前面并列的两条腿,从侧面看,它有4条腿,加上转角处有作共用的1条腿,成了5条腿。•《受伤的母狮》约公元前7世纪•浮雕,大理石,通高约168厘米,公元前的650年左右,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藏,这是亚述帝国时期最精彩的浮雕,是描纶亚述帝国国王巴尼帕狩猎场面的一部分。身中三箭的母狮,满身鲜血淋漓,后半身已经瘫痪在地,似乎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但它仍撑起结实的前脚,昂首吼,既痛苦,又不甘心就此倒下去,形象极其悲壮。它突出地体现了亚述帝国的艺术家善于细致入微地刻画形象的高度艺术才能。同时,从这受伤的母狮的形象上,也体现了亚述人顽强、刚毅的性格。3、古希腊的雕塑艺术•重点: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则是欧洲以至整个西方古典雕塑学习的典范。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雅典娜神像》古希腊菲狄亚斯总体特征:希腊艺术是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一句话概括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掷铁饼者》米隆《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运动员之所以呈现出裸体的形态,是由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所决定的。因为,古希腊人在从事体育运动和宗教性的文艺演出活动时,男子往往赤身裸体。他们认为完美健康的人体乃是人的骄傲,是神性的体现。这种社会风俗反过来也促进了希腊人体雕像的发展,并且形成了西方美术史中崇尚人体美的艺术传统。•《里切亚战士1号像》约公元前5世纪•这是被西方学者称为“近五百年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的青铜雕像。因为是在意大利南部里切亚市附近海域发现,因此而得名。根据古希腊的运动员不留胡须也不戴头盔的习俗判断,确认它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有人称之为“青铜武士”,共有两尊形象相似,只是一尊束发,一尊戴头盔。这一尊是束发武士。铜像的牙齿和眼圈是用银镶的,嘴唇、头发等是用铜镶贴,眼球是用象牙制成,铸造工艺十分高明,人体雕塑精美,技巧娴熟,不仅表现在雕像的整体形象,而且表现在每一个局部。•《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大理石,高328厘米,公元前200年左右,巴黎卢浮宫藏)•《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是1863年在爱琴海北部的萨莫德拉克小岛上被发现而得名。雕像出土时已成碎块,经过四年的精心修复,才重新站立起来,但仍然缺头无臂。•它是小亚细亚的统治者德梅特里奥斯一世为纪念他在一次海战中大败托勒密王国的舰队而创作的。它原安放在萨莫德拉克岛海边的悬崖上,面对着茫茫大海。胜利女神虽是古希腊雕塑常用的题材,但与其他胜利女神雕像有重要的区别。首先,这尊雕像的构思非常新颖,作者将底座制成一艘战舰的船头,胜利女神从天而降,飞立船头,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它既符合纪念一场海战胜利的需要,又形象地表达了战斗胜利的主题。其次,作品充分发挥了雕塑立体造型的特点。尽管雕像已失去头与双臂,但不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感受到胜利女神展翅欲飞的雄姿。雕像上身呈前倾姿势,静中见动;从侧面看,女神的乳峰为最高点,脸和双翼的波状线构成一钝三角形,从而加强了前进的态势。•《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约公元前150年•《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因1820年发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