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经济学发展史团队:王舒马征田文静主讲:田文静参考书目:《外国经济学说史新编》漆光瑛、蔡中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经济史理论》约翰·希克斯,商务印书馆,2009年6月。《西方经济史探索》厉以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特别鸣谢百度百科、MBA智库、维基解密等。古希腊古罗马西方古代的经济思想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近代经济学的渊源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罗马法: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近代经济学的渊源近代经济学简史资产阶级经济学阶段: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历史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制度学派、瑞典学派)→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学阶段:凯恩斯主义及后凯恩斯主义→新经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5世纪17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以后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历史学派新古典主义制度学派新经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及后凯恩斯主义瑞典学派重商主义:最早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国际问题的理论学派。1、历史条件:经济、政治、意识形态2、主要观点: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过出超才能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古典经济学:重商主义的合理发展。英国: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布阿吉尔贝尔→重农学派→西斯蒙第主要观点:1、相信经济规律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2、认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3、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亚当•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他所著《国富论》一书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批判了重商主义只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他克服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指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他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以及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把它看作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大卫•李嘉图(1772年4月18日-1823年9月11日):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在1817年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认为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生产的,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他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对立。此外,李嘉图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的比较成本学说等等。重农学派: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的主体经济学。主要观点:认为国家财富的根本来源为土地生产及土地发展,偏重以农业劳动为主的自然秩序的概念。倾向降低关税(特别是农产品)及经济自由放任主义。代表人物:弗朗索瓦•魁奈(1694年6月4日-1774年12月16日)法国经济学家,重农主义的领袖、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先驱。主要著作为《经济表》。魁奈提出了“纯产品学说”,即物质才是财富,只有农业才能使财富增加,工业只能改变财富的形态,不能增加财富的数量。他在政策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大农业,实行地租单一税和自由贸易。边际效用学派: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1、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数理学派)2、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物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所提供的各种欲望满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对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义。(奥地利学派)3、瓦尔拉斯:在《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中提出了“稀少性”价值论。(洛桑学派)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成为当时经济理论的主流。马歇尔(1842年7月26日-1924年7月13日):当代经济学的创立者,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剑桥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是当时英国最通行的经济学参考书。马歇尔用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并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建立各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决定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分配论。他颂扬自由竞争,主张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基本观点: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主线,由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构成了其基本分析框架。凯恩斯主义及后凯恩斯主义:1、历史背景:2、凯恩斯主义主要观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财政金融政策,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3、后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得整个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出现了显著的漏洞,产生了干预和反干预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各种矛盾和不调和之处凯恩斯(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代表作有《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他认为失业和经济的周期波动是因为全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这些思想为政府干涉经济以摆脱经济萧条和防止经济过热提供了理论依据,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生活,主张不同程度上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弗里德曼(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弗里德曼的理论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坚持经济自由,强调货币作用。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思想,强劲地攻击凯恩斯所倡导的财政政策,被称为“反通货膨胀的旗手”。布坎南(1919年10月3日-2013年1月9日):美国的经济学家,以研究公共选择理论而闻名,他也因此获得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布坎南突出的理论贡献是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经济学的基础是一个从根本上说十分简单但却很有争议的思想——即担任政府公职的是有理性的、自私的人,其行为可通过分析其任期内面临的各种诱因而得到理解。这一思想的主要推论是政府不一定能纠正问题,事实上反倒可能使之恶化。现代经济学学科分类理论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发展史经济思想史(经济学说史)应用经济学现代经济学本章小结:以时间为序发展阶段时间代表人物/学派主要观点重商主义15世纪-17世纪下半叶重视金银财富和对外贸易古典经济学17世纪-18世纪末亚当·斯密、李嘉图、魁奈等自由竞争市场机制,反对国家干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等剩余价值理论等边际效用学派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等边际效用价值论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萨伊、马尔萨斯、马歇尔等均衡价格论凯恩斯主义及后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萨缪尔森等国家干预经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20世纪50、60年代弗里德曼、拉弗、布坎南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鼓吹恢复和加强自由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