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多维审思叶澜1基于逻辑的判断2基于历史的审视3基于现实的反思4基于超越的重建1基于逻辑的判断1.1字源分析1.1.1汉字单个字:教()学()育()第一次成词:《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1.1.2英文education(educe)引出(内在)1.2定义表达1.2.1充满歧义的领域《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美利坚百科全书》“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术得到提高的过程。”[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为。”1.2.2明晰定义的认识目标划界:揭示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区别性特征,区别“教育”与“教育影响”涵盖:教育的全部实存1.2.3重新定义(描述性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1.3基本要素教育者(谁教)人受教育者(教谁)1.3.1作为社会活动的教育构成价值、目标(为何教)内容(教什么)事过程与手段方法(如何教)结果(教成如何)1.3.2要素关系分析2基于历史的审视中国社会历史上教育的三次大转化(社会演化的综合效)2.1原始社会:教育的产生从溶于生活别于生活(第1次)2.1.1生活中的交往教育交往的特化2.1.2生活中的学习辨识符号的教学2.2古代社会:学校的产生与发展(第2次)2.2.1学校:独立教育形态的出现初始的专门化,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的区别:专职人员(师)、专门机构(校)、专门内容(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2.2.2学校制度的初具和演变官学私学;小学太学;书院;科举2.2.3中国教育学的思想源头:教育思想与文献的积累诸子教育理论的记载《论语》《孟子》《荀子》……程朱理学等黄宗羲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专论《学记》《师说》《学校》用于教学的教科书系统2.2.4中国古代独特教育传统的形成法自然、立礼教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尽人之性,与天地参)易经: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王夫之:“天之生物,其化不息”“未成可成,已成可革”(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尊师道,化民俗《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重学思,强践行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夫之:“教必著行”贵自觉,成君子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存心养性反求诸己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3教育的近代转型与发展(第3次)2.3.1废科举、兴学校标志性决策:1905年朝廷颁诏立停科举,新式学堂的生长空间扩大2.3.2西方教育思潮与理论的主流化1901年始,西方教育学著作和思想影响日益增强,教育传统的断裂与更新2.3.3新学制的成型与延续:教育近代转型完成的制度化呈现壬戌学制(1922):六·三·三·四分段1920年,教育部令:凡国民学校都废止使用文言教材,1922年,停止使用一切文言文教材。课程分科,教学内容增加自然科学与人文史地班级授课制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2.4审视历史之所得教育与社会、人关系的复杂性:传承、转型、创生中国教育传统精神与中西文化关系的再认识3.基于现实的反思中国教育正处于第四次大转型3.1社会转型是教育转型的外在依据3.1.1国际背景: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挑战3.1.2国内背景:社会经济体制、政治和文化的变革;新时期社会发展目标提出的教育需求3.2近代教育传统弊端日益显露是教育转型的内在需求3.2.1制度化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脱离3.2.2“分多合少”的学科教育模式局限人的思维方式。3.2.3重知识传授、记忆、重现的教学妨碍学生智慧、个性与创造力的主动发展。3.2.4重教育外在功利价值,轻孕育生命自觉内在价值,无助于当代青少年的人格力量的形成与生命价值的实现。4.基于超越的重建超越是面向未来的发展需要超越是对事物内在规定性的重新把握超越是已有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提升与重建4.1超越1:教育价值重建:从外在工具价值走向内在生命价值4.1.1价值优先是事理的原则。4.1.2在社会转型阶段,教育的价值是社会与人的更新性再生产。4.1.3教育是通过直接对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效果实现社会价值。4.1.4在教育的价值观上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对立的超越,在教育自身规定性意义上,体现教育两大价值的内在统一与和谐。4.1.5只有社会发展到以追求人的价值为本之时,教育才能将人的发展视为根本的和最高的价值。4.2超越2:教育目的之重建:从养成适应现成社会的人走向培养生命自觉的人4.2.1教育目的是教育价值取向转换成教育策划的起点,核心是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4.2.2人的生命自觉是人的生命价值实现的内在力量。当代社会要求每个人提高生命自觉。4.2.3“生命自觉”是人的精神世界能量可达到的一种高级水平。它不仅使人在与外部世界沟通、实践中具有主动性,而且对自我的发展具有主动性。以培养人的生命自觉为目的的教育,是使人走向自由、自主发展的教育,是人在有限的世界中勃发生命力实现创造和超越的教育,是目的意义上对现实与理想对立的超越,精英与大众对立的超越。4.3超越3:教育内容之重建:从分析、专业性培养走向综合、融通4.3.1“生命自觉”非生而有之,而是在人与世界的沟通交往中实现。4.3.2培养生命自觉的教育在内容选择上,要为学生提供能与生活世界和个体经验世界沟通的内容,要有助于学生形成内外世界既区别、又融通,且能相互转化的认识世界和形成健全个性的能力。4.3.3教天地人事,是这类教学内容的特征式表达,是教学内容意义上科学与人文、具体与抽象对立的超越。4.4超越4:教育过程之重建:从单向、预设走向双向、生成4.4.1育生命自觉之人的教育过程,尤其关注学生的主动投入与过程中的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创造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双向互动和实现动态生成的可能,是对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继承与发展、接受与创造对立的超越。4.4.2教育策划的针对性,任务设定对于学生而言的挑战性,为学生独立思考、体悟、践行、反思、重建提供充分的可能性,教师对学生呈现的各种信息的敏感性和重组推进能力,是新教育过程能否形成的关键所在。4.5超越5:教育评价之重建:从重“事”、重“诊断”走向重“人”、重“发展”,实现“事”与“人”、主观与客观对立的超越结语:“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需要教育者对教育的自觉、人生的自觉和教育创造的自觉。在教育创造中丰富、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的自觉和提升,是教育这一事业对于教师个人的最高价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