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体育教学过程第一节体育教学过程概述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及其含义1、概念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1)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2)是一个系统运行的动态过程。(3)是师生之间以身体练习为重要媒介的交往实际过程。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一)共同点1.都要遵循认识过程的规律2.均是师生双边共同生活的构成3.均要服务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二)不同点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学习方式4、身体负荷5、教学组织6、教学场所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准备阶段教师备课、学生预习2、实施阶段目标明确、调控得当、积极互动3、检查与评价阶段教师教学反思、学生自我调控第二节体育教学过程的要素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一)体育教学系统的构成性要素体育教师—体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二)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1、体育教学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3、人际关系4、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5、体育教学环境6、体育教学反馈三、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一)概念体育教学中的交往是指师生在体育教学环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体育知识技能、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二)体育教学中交往的原则1.主动性原则2.激励性原则3.平等性原则4.互动性原则(三)体育教学中交往的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交往的内涵,有效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2.改进师生间交往的方向,维度,实现由单维向多维改变3.改善师生间的交往方式,实现专制型向民主型改变4.增进师生交往频度,面向全体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四、体育教学中交往的基本要素与测量(一)体育教学中交往基本要素1、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要素(1)师生互动的主体—教师、学生(2)师生互动的受体(3)师生互动的内容(4)师生互动的媒介——语言和非语言手段2.体育教学中交往的测量师生交往的频率和密度第四节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长期体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动作技能形成规律2、学生身心发展规律3、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二、体育教学原则的基本内容1、学生主体性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区别对待原则4、身体全面发展原则5、合理运动负荷原6、安全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