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孙权劝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反应、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展开说课。第一、说教材《孙权劝学》是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的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孙权劝告东吴大将吕蒙认真读书的故事。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却能在寥寥数语当中描摹出人物对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虚心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第二、说教法结合本文和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以下几点教学方法:1、朗读法。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了解文章内容。2、讨论法。师生共同讨论一起学习课文。3、分角色朗读,找三位学生扮演文中角色进行朗读。用一个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第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的导入是:出示一张卡片,让学生发动自己的大脑猜猜是什么字。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字:鹤、灌、劝等等。教师适时总结:对,是个篆体的劝字。我们可以从他结构上来看,字的左边有两个人,还有两个口字(也就是嘴巴),右边是个力字。人、嘴巴、力气。说明劝人需要人消耗嘴巴上的力气去劝。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劝人学习的文章,《孙权劝学》。二、作者及作品1、司马光(1019-10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注音和句读。2、读准字音卿(qīng)岂(qǐ)邪(yé)孰(shú)遂(suì)3、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句读)四、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全文大意,梳理故事情节。积累词语:谓,对……说卿,君对臣的称呼,你当涂,当道,当权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以,拿多务:事情多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学官但:只不过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孰若孤?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乃,于是,就就,从事及,到了……的时候过,到论议,谈论议事才略,才干、谋略吴下阿蒙,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更,重新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何,怎么五、问题探究(显示问题,允许讨论)1、从“不可不学!”中看出孙权对吕蒙有什么样的期望?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对后来吕蒙就学起了怎样的作用?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巡堂辅导,请小组代表发言)六、拓展延伸1、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畅所预言,教师适当点拨)2、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等。七、课堂总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跃然纸上。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八、布置作业假设你也有个朋友沉迷上网,荒废了学习。老师让你帮助劝他好好读书,不要因为上网影响学习。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两百字左右)九、板书设计: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孙权劝必要性恳切、关心、期望对话怎么劝(语重心长,站在吕蒙的立场上)可能性不失主人身份吕蒙学如何学(略)对话效果自信、自豪鲁肃赞(侧面烘托)惊异、赞叹,敬才爱才(结友)第四、学生反应导入的部分,学生反应不是太好,因为学生对篆体认识不够。讲解课文的时候,由于学生下去预习过,所以反应还可以。总体的来说,从学生的课上反应,大部分学生是理解这篇文章了的。第五、教学反思:1、应给学生讲解一些文言常识。2、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一点课堂练笔的机会。3、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把握不够,以至于在译读这一环节所花时间过多。忽略了其他该设计的教学东西,如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