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脊柱数字X线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脊柱CRDR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第一节脊柱CRDR体位设计的体表定位标志与注意事项一、体表定位标志二、脊柱体位设计注意事项1、摄影前应详细阅读申请单。2、摄影前应去除被摄部位体表不透X线的膏药、辅料及可显影的衣物等。3、利用调整被检者体位或中心线方向来适应脊柱生理或病理弯曲,使X线与椎间隙平行。必要时利用棉垫、沙袋等矫正,尽量减小或避免影像的失真。4、脊柱外伤患者摄影时,应嘱其尽量自己移动。既使他人搬动,也应轻轻移动,以防发生意外。5、脊柱摄片应包括有特殊标志的椎体,以便识别椎序,如颈椎应包括第1、2胸椎或颅底,胸椎应包括6、7颈椎或第1、2腰椎,腰椎须有第11、11胸椎或上部骶椎。6、腰椎摄影宜深呼气后屏气曝光,使腹部组织变薄,利于提高影像对比。7、被查部位厚度悬殊较大时,可利用X线管阳极效应,使体厚的一端对X线管阴极,薄的一端对着阳极,提高照片对比度。8、应采用滤线器摄影。9、下部脊柱摄片,应该用铅橡皮遮蔽生殖器。第二节脊柱CRDR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一、颈椎(一)体位设计1、第1、2颈椎张口位用途:观察寰椎与枢椎、寰枕关节、寰枢关节正位情况必不可少。体位设计要点:患者仰卧摄影台上,双上肢放于身旁,头颅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枕外隆凸放于探测器中心上方2cm处,头向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至乳突尖部联线与探测器垂直,两侧颈部可用头夹或沙袋固定。患者尽量张口或口内放一泡沫塑料块咬于上下牙齿之间。以作支撑。如不用泡沫塑料块支撑,在曝光时嘱患者轻呼“啊……”声,这样可帮助张大口,使下颌不致抖动,同时使舌头向下,以免与上部颈椎重叠而影响显影。中心线:对准口腔中点与探测器垂直。如患者颈部强直而不能作后仰者,可将X射线管向头侧倾斜,使中心线与上颌门齿咬合面和乳突尖部的联线平行。曝光技术:80kV,12mAs,90cm,滤线器(+)。屏气曝光。标准影像显示:为口腔中环枢椎前后位影像,尤其是枢椎的齿突位于环椎两侧块之间,环椎横突位于侧块外部,下方枢椎的骨质棘突、椎弓及环枢关节清晰可见。2、第3~7颈椎前后位(仰卧位)用途:概括观察第3~7颈椎的正位影像。体位设计要点:1、正中矢状面垂直探测器,头不偏斜;2、仰头使听鼻线垂直探测器;3、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角,通过环状软骨下缘摄入探测器。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双上肢放于身旁,身体正中面或胸骨对台面中线。头部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和乳突尖部连线与台面垂直,头可用头夹或沙袋固定。探测器上缘超出枕外隆凸,下缘包括第1胸椎,或将喉结(甲状软骨)放于探测器中心。中心线:向头侧倾斜7°~10°角,对准甲状软骨下2cm处射入探测器中心,这样将下颌骨影像投向上方,避免与颈椎重叠过多。同时可使X线与下部颈椎的椎间隙平行,使椎间隙显影更为清晰。曝光技术:80kV,12mAs,90cm,滤线器(+)。屏气曝光。标准影像显示:1、椎间关节显示清晰地“心”形状(不完整的“心”字样),双侧钩突关节显示;2、下颌骨与枕骨相重叠,两侧下颌角呈“△”形显示;3、应显示颈椎第3-7椎体。环枢椎因下颌骨遮挡,故不能显示,第3颈椎到第2胸椎,椎体骨质清晰可见,棘突于下右线上,横突显于椎体两侧。3、第3~7颈椎前后位(立位)用途:概括观察第3~7颈椎的正位影像。体位设计要点:患者立于摄影架前,身体正中面对立位滤线器中线。头部后仰,使听鼻线与探测器垂直。探测器上缘超出枕外隆凸3cm,下缘包括第1胸椎。中心线:向头侧倾斜7°~10°角,对准甲状软骨下2cm处射入探测器中心,这样将下颌骨影像投向上方,避免与颈椎重叠过多。同时可使X线与下部颈椎椎间隙平行,使椎间隙显影更为清晰。曝光技术:80kV,12mAs,90cm,滤线器(+)。屏气曝光。标准影像显示:环枢椎因下颌骨遮挡,故不能显示,第3颈椎到第2胸椎,椎体骨质清晰可见,棘突投影于正中线上,横突显示于椎体两侧。4、全部颈椎前后位用途:观察全部颈椎的前后位影像。体位设计要点: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双上肢放于身旁,身体正中面或胸骨对台面中线。头部后仰,使听鼻线与台面垂直。探测器上缘超出枕外隆凸3cm,下缘包括第1胸椎。嘱患者不停快速张闭口运动。中心线:对准甲状软骨上方3cm处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曝光技术:80kV,12mAs,90cm,滤线器(+)。屏气曝光。标准影像显示:全部颈椎的前后位影像。5、颈椎侧位用途:概括观察第1~7颈椎的侧位影像,椎体、椎间关节、棘突等显示清晰。喉部软骨及其他软组织的检查也用此位置,只改变摄影条件。在此位置的基础上,头部尽量后仰则为过仰、头部尽量低下则为过屈两种功能位置,判断椎间稳定性。体位设计要点:1、标准体位站立,两肩下垂、挺胸、两眼平视、颈椎呈自然曲度,正中矢状面平行探测器;2、外耳孔垂线居探测器中线,上缘包括外耳孔;3、下齿反咬或头稍向后仰,以免下颌骨支部与上部颈椎重叠;4、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环状软骨水平摄入;5、SID100-120cm。患者侧立于摄片架前,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颈长轴与暗合长轴平行,头稍向后仰,以免下颌骨支部与上部颈椎重叠。双手各握一沙袋,使两肩尽量下垂,可使下部颈椎和上部胸椎不致被肩部重叠。探测器上缘超出枕外隆凸,下缘低于第2胸椎。中心线:对准第4颈椎,与探测器垂直。曝光技术:80kV,20mAs,150cm,滤线器(+)。标准影像显示:1、颈椎第1-7全部显示;2、各椎体后缘呈单边显示;3、下颌骨不与颈椎重叠;4、齿状突显示清楚。为第1至第7颈椎和第1、第2胸椎侧位影像,上部包括部分枕骨及下颌骨,枕骨与环椎关节间隙清晰,第7颈椎与第1胸椎应不被肩挡住,颈椎前方软组织内可见舌骨影像,甲状、环状软骨与气管在一定条件下层次清楚。6、颈椎后前斜位(俯卧)用途:观察颈椎椎间孔、小关节及椎弓根,需摄左、右斜位两片做全面了解。体位设计要点:1、身体自然站立,被检测靠近探测器,身体旋转使冠状面与探测器呈45-50°角2、下颌骨前伸、齿反咬,两肩自然下垂;3、中心线对准第3颈椎水平射入。4、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间孔,左右标记应注明清楚。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头部呈侧位,被检侧近片,下颌前伸,避免下颌骨与颈椎重合,被检侧上肢放于身后,对侧手扶床面,使躯干冠状面与台面成55°角。探测器上缘超出外耳孔2cm,下缘包括第1胸椎。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5°角,对准第4颈椎,射入探测器中心。曝光技术:80kV,12mAs,75cm,滤线器(+)。标准影像显示:1、颈椎2-7椎间孔显示在椎骨影像正中偏后,对侧椎弓根位于椎体中线前缘,无下颌骨重叠;2、颈椎2-7椎间孔显示长类圆形;3、构成椎间孔前缘的上下相邻椎体的唇状椎间隙界线清楚。被检侧靠近探测器,其椎间孔和椎弓根与探测器平行,显示该侧的椎间孔和椎弓根影像。左前斜显示左侧椎间孔,右前斜显示右侧椎间孔。7、颈椎后前斜位(立位)用途:观察颈椎椎间孔、小关节及椎弓根,需摄左、右斜位两片做全面了解。体位设计要点:患者站立于摄影台前,被检侧近片,下颌前伸,头部矢状面与台面成45°角,避免下颌骨与颈椎重合,双侧上肢下垂于身旁,探测器上缘超出外耳孔2cm,下缘包括第1胸椎。中心线:对准第3颈椎,与探测器垂直,水平射入。曝光技术:80kV,20mAs,150cm,滤线器(+)。标准影像显示:被检侧靠近探测器,其椎间孔和椎弓根与探测器平行,显示该侧的椎间孔和椎弓根影像。左前斜显示左侧,右前斜显示右侧椎间孔。8、颈椎前后斜位(立位)用途:观察颈椎椎间孔、小关节及椎弓根,需摄左、右斜位两片做全面了解。1、身体自然站立,被检测远探测器,身体旋转使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呈45°角2、下颌前伸,3、向头侧倾斜15°角,通过第4颈椎达探测器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被检侧远片,下颌前伸,头部矢状面与台面成45°角,避免下颌骨与颈椎重合,双侧上肢下垂于身旁,探测器上缘超出外耳孔2cm,下缘包括第1胸椎。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角,对准第4颈椎,射入探测器中心。曝光技术:80kV,12mAs,150cm,滤线器(+)。标准影像显示:前后斜位显示对侧椎间孔,即左后斜显示右侧椎间孔,右后斜显示左侧椎间孔。此位显示颈椎斜位影像。因为被检侧抬高远离探测器,其椎间孔和椎弓根与探测器平行,所以能显示该侧的椎间孔和椎弓根影像。左后斜显示右侧椎间孔,右后斜显示左侧椎间孔。9、高颈椎颅底侧位用途:观察颅底侧位影像。为颅底凹陷症的特殊位置。体位设计要点:被检者侧向坐(或立)于摄影架前,下颌上仰,使听鼻线与躯干冠状面垂直。探测器置于摄影架探测器托的下缘,使头颈部贴近探测器,保持矢状面与胶片平行,勿使颈椎扭转。胶片上缘包括硬腭及枕外隆凸,下缘包括第3颈椎,前缘包括第1磨牙,后缘包括枕外隆凸。中心线:对准乳突尖下缘垂直射入胶片。曝光技术:80kV,20mAs,75cm,滤线器(+)。平静呼吸中屏气曝光。标准影像显示:临床应用:为第1~3颈椎及头颅下部侧位影像。寰椎侧位不显双边,枢椎齿突及寰枢关节清晰,枕骨大孔前后唇及硬腭侧位影像清晰显示。10、颈椎过前屈后屈位(二)影像质量评价标准(5分制扣分,得分≥4.5为甲级片;<4.5分,≥4分,为乙级片;<4分,丙级片)1、布局的合理性:(1)侧位以C4的椎体后缘为照片中心参照,前后距照片边缘相差1.0cm以内;(2)斜位以C4椎间孔为照片中心参照,前后距照片边缘相差1.0cm以内;(3)侧、斜位以C4为上下中心参照,上下距照片边缘相差1.0cm以内。2、特定结构显示:主要考量颈椎斜位时椎间孔的显示情况,要求显示等大等圆,1-2个椎间孔显示不清扣0.5分,2个以上椎间孔显示不清扣1分,全部椎间孔显示不清为技术性废片。3、与其他结构重叠:(1)侧、斜位与下颌骨影像重叠者扣0.5分;(2)侧、斜位与肩胛骨骨影像重叠半个椎体者扣0.5分;(3)侧、斜位与肩胛骨骨影像重叠一个椎体者扣1分。4、影像信息丢失:颈椎正位5个椎体显示清晰,颈椎斜位和颈椎侧位7个椎体显示,如有丢失按程度扣分:(1)丢失椎体1cm扣1分;(2)丢失半个椎体者扣2分;(3)丢失1个椎体者为技术性废片。二、胸椎(一)体位设计1、上部胸椎前后位用途:观察第1~3胸椎正位及椎旁软组织影像,了解各椎体形态、关节间隙、骨质情况和软组织阴影。体位设计要点: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台面中线,头部放平,失状面垂直于台面。下肢伸直或将膝部约弯曲90°角,后者可使腰背能尽量靠近台面,减少脊柱的生理弯曲度。探测器上缘包括甲状软骨,下缘包括胸骨角。中心线:对准环状软骨与胸骨颈切迹中点,与探测器垂直。曝光技术:75kV,20mAs,85cm,滤线器(+)。平静呼吸中屏气曝光。标准影像显示:为第1~3胸椎前后位影像,胸锁关节,横突,上部肋骨对称投影于椎体两侧,棘突显示于椎体正中,椎弓根显示于棘突两侧。2、上部胸椎侧位摄影目的:观察第1~3胸椎的侧位形态。体位设计要点:被检者侧卧摄影台上,头部垫高,使颈胸椎与台面平行,近台面侧的上肢屈曲上举,手环抱头上,背稍后倾。远台面侧上肢尽量伸向后下方,使肩部下移。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呈70°角,探测器上缘包括甲状软骨,下缘包括胸骨角。中心线:对远台侧锁骨上窝,垂直投射。曝光技术:80kV,20mAs,95cm,滤线器(+)。平静呼吸中屏气曝光。标准影像显示:为第1~3胸椎侧位像,包括下部颈椎。3、胸椎前后位用途:观察胸椎正位及椎旁软组织影像,了解胸椎各部形态、关节间隙、骨质情况和软组织阴影。体位设计要点:1、仰卧,正中面对台面中线;2、膝曲90°角,使腰背能尽量靠近台面;3、上包括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4、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联线中点垂直投射。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台面中线,头部放平,直接靠于台上。下肢伸直或将膝部约弯曲90°角,后者可使腰背能尽量靠近台面,减少脊柱的生理弯曲度。探测器上缘包括第7颈椎,或下缘包括第1腰椎。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联线中点,与探测器垂直。曝光技术:85kV,30mAs,85cm,滤线器(+)。平静呼吸中屏气曝光。标准影像显示:1、第1-12胸椎,及上包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