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包括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人们经过勤耕,换得新谷仓时,男女老少就会穿上节日盛装,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人就会来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随时代变迁,“跳柴”在黎族中流传演变。跳竹竿已经成为“三月三”黎寨山恋节中一项健康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小小竹竿为青年男女架设起了“鹊桥”。舞蹈时,女舞者两人一组,双手各握住两根竹竿的两端,时而横摆、时而直推、时而将竹竿击地又翻身举竿。男舞者则吹起芦笙,穿行于竹竿群之间。“过门楼”一段舞蹈,要求男女舞者配合十分默契,竹竿击地向上举时,男舞者要钻过“门楼”,否则就会被竹竿击中头“竹竿舞”中,男以“探路步”为基本舞步,女多用向左右两则横挪微颠及“开荒地”为基本舞步,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民族风格清晰地展现。传说以往跳“竹竿舞”,男,女共需三十六人,场面宏大、壮观。现已缩减为四男四女起舞。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的大型民族舞剧。该剧被新闻媒介赞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丝路花雨为中国舞蹈剧开辟了新路”。此剧在全国各地久演不衰,所到之处盛况空前,期间还先后到朝鲜、日本、意大利、泰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至今已演出了1600多场,成为东方艺术的奇葩,并被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载入中华民族艺术史册。中国舞蹈的特点•以情带舞和以舞传情;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积淀古代文化、保留原始舞蹈的遗存、在民族交融中发展,气势恢弘•中国民族舞蹈非常讲究舞蹈队形的排列与场面的变化,团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