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姜螟】•当地称大姜截虫、钻心虫、食心虫•发病症状:生姜植株被姜螟咬食后,造成茎秆空心,水分及养分运输受阻,使得姜苗上部叶片枯黄凋萎,茎秆易于折断。•发生规律:一年年可发生2~4代,以幼虫蛀食生姜地上茎部。鲁中地区一般幼虫6月上旬开始出现,一直危害至生姜收获,而尤以7~8月份发生量大,危害重。幼虫可转株危害。•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一二龄幼虫期控制虫口密度•电击小子(20%甲维·丙溴磷)、•天下红(3%甲维盐),特效且对大姜安全(茎不裂)。【根结线虫】•姜线虫病,老百姓一般叫“癞皮病”,几乎在生姜的全生育期危害,致生姜长势差,产量下降,表皮凹凸不平,先期出现小的凸起,贮存后,会出现坑洼,致品质变劣,对效益影响很大。发生特点:生姜自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发病植株在根部和根茎部均可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根结一般为豆粒大小,有时连接成串状,初为黄白色突起,以后逐渐变为褐色,呈疱疹状破裂、腐烂。由于根部受害,吸收机能受到影响,生长缓慢,叶小,叶色暗绿、茎矮、分枝小,自7月上中旬开始即可显现出来,8月中下旬前后可比正常植株矮50%左右,但植株很少死亡。化学防治:易道刹+双宽(1000ml)/2亩整季安全•5月末6月中旬之间冲灌一次•9月初第二次冲灌。【姜瘟病】•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或青枯病,属于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姜瘟病的主要特征•姜瘟病主要发生于地下根茎部分,也可发生于叶茎和根部,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茎部和根部的上半部发病。姜病部初呈水渍状,表面发暗,内心变褐色,散发臭味,以后逐渐软化,内部充满乳白色恶臭汁液,用手挤压流出污白汁液,茎杆受害成暗紫色,后变黄褐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状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终至全株下垂枯死。化学防治•细拿【姜炭疽病】•发病症状:叶缘叶尖初期水渍状褐色小斑,后向下扩展成云纹状褐色斑点,后期斑面出现小黑点。•发生规律:连作重茬,植株生长过旺,田间湿度大,偏施氮肥,均有利于该病发生。有遮阴网的地区发生比较严重。姜炭疽病的化学防治以美将(10%苯醚ME)、绿欢戊多,防治为佳。【姜斑点病(黄叶病)】•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一般从叶尖和叶缘侵染,下部叶片发生重,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分散的黑色小粒点,干燥时病部开裂或穿孔,若许多病斑相连,可使叶片部分或全叶枯干。•发生规律:以雨水溅射传播蔓延。温暖高湿、株间郁闭、田间湿度大或重茬连作地块,均利于该病发生。叶斑病的防治主要以三唑类,美将(10%苯醚ME)、绿欢戊多,防治为佳。【细菌性叶枯病】•叶斑黄白色,近圆形或梭形,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成穿孔•初期叶片呈暗绿色,逐渐变厚有光泽,叶脉间出现黄斑渐渐扩大使全叶变黄而枯凋,病斑表面呈黑色小粒点状,严重时全叶变褐枯萎。防治方法:细拿(20%叶枯唑+3%中生菌素)防治效果最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