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安全性惹争议专家提醒滥用会危害健康最近催熟剂、膨大剂、催红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被推向风口浪尖,这些调节剂被媒体冠名为“植物激素”之后,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少担忧。究竟“植物激素”危害大不大?应该禁止还是推广?针对这些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官员。记者了解到,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农业专家表示,植物生长剂属于农药范畴,基本都属于低毒和微毒农药,大部分毒性比味精和盐还小,是一种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并且是安全的。不过一些食品专家也担忧,瓜农果农菜农为了高额利润,存在滥用植物激素,随意提高浓度,随意更改施用时间等现象,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风险。植物生长剂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农作物“我们认为,最近的一些报道对消费者有误导作用。”昨天,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研究员江腾辉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最近一些媒体把植物生长剂讲得太过恐怖。“事实上,植物生长剂归属农药管理,并且属于低毒和微毒农药。”江腾辉说,前几天,省农业厅植保总站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部分专家,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包括催熟剂和膨大剂在内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农作物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在农业增产、增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加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的宣传普及,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引导社会公众科学看待,避免因一些不实信息或虚假消息误导消费者,切实维护公众的健康安全和广大农民的利益。“作为一项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植物生长剂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农作物,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江腾辉说“广东每年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约220吨,大概占全国使用量的3%多一点。”江腾辉说。“植物生长剂跟化肥以及其他的农药本质是一样的,而且它还是低毒、微毒的。”江腾辉说。农业专家:毒性比味精和盐还小“绝大部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比味精和盐还小。”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徐汉虹教授说。徐汉虹说,首先,作为一种农药,我国的农药管理制度还是比较严的。凡是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必须进行农药登记。在申办农药登记时,必须进行药效、毒理、残留和环境影响等多项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试验,经国家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才允许登记。“如果植物生长剂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农药的话,国家为什么还要允许它的存在和使用?”徐汉虹说,与杀虫剂、除草剂等其他的农药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要小得多。“另一方面,在一些农作物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是必须的。例如香蕉便是这样。”徐汉虹说,在香蕉等一些水果中,使用“乙烯利”几乎是惯例,如果不这样,就得等到香蕉自熟以后再采摘,那么香蕉往往会在运输的过程中便烂掉。食品专家:过量激素聚集人体会危害健康“植物激素添加剂真的无害吗?”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一位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专家,昨天对记者表示,对这个问题的判定应该看看医学专家们的意见,毕竟那些用了膨大剂的西瓜最终还是要被人吃掉的。那些搞植物激素的专家们应该不会做人体健康试验的,因为这是医学专家们的领地。“我接触的不少医学专家都认为: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大部分都是激素催成的,短期内影响不大,但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郑风田说,一份报告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生物系植物学教授因萨尔警告说,果菜中含有的过量激素,聚集在人体内对健康非常有害。“瓜农果农菜农为了高额利润,存在滥用植物激素,随意提高浓度,随意更改施用时间等现象,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风险。”郑风田担忧地说。“其实许多生长剂都不应该去使用,乙烯利等催熟剂必须要去禁止。”郑风田表示。他甚至“教大家一招”:在瓜果市场,形状异常,外观色泽太美丽,味道差而平淡,一般都是被催熟剂、膨大剂搞出来的,要尽量少买少吃!不过对于郑风田的观点,徐汉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以一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来分析它的危害是片面的,科学的态度是,要考虑它的含量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在作物上使用剂量极低,不会对农产品(16.88,0.13,0.78%)质量安全造成危害。”徐汉虹说,作为一种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很低的含量就可以发挥作用,一般都是几千分之一,甚至上万分之一。“而且植物生长调节剂超剂量使用或使用剂量不够,不但难以达到理想的调控作物生长效果,甚至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减产减收。”关键是加强激素残留监测“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种低毒或微毒的农药,已有38个经过国家批准登记,它们的安全性都是经过严格的试验的。”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研究员江腾辉呼吁,各界不要妖魔化植物生长调节剂。“关键还是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制订了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我国今后应加快制订和完善相关标准,加强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监测,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扮嫩”黄瓜引发植物激素热议时间:2011-05-2615:54:13来源:长江日报【关闭】长江日报消息(记者刘睿彻通讯员陈治国)硕大草莓、带花黄瓜、催熟香蕉……近日,一则专家称黄瓜带花涉嫌使用过量植物激素,建议削皮食用的报道再次让人们担心起果蔬安全问题。植物激素会危害健康吗?对过量使用植物激素的果蔬该怎样辨识?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和市农业局有关蔬菜专家。合理使用植物激素无危害昨日,市农业局蔬菜专家介绍,植物激素又叫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广。这位专家介绍,带花黄瓜是使用了一种保花保果的植物激素。这种激素在茄瓜果类蔬菜中使用较多,原本目的在于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从而整体提高作物产量。对此,华中农大园林学院教授、博导、水果专家李国怀教授介绍说,草莓分为陆地草莓和大棚草莓,3月份前成熟的草莓基本上是大棚草莓,在大棚中生长的草莓会普遍使用植物激素,像赤霉素,可以促进草莓加速生长;还有像催熟香蕉,实际上乙烯利是国际公认的水果催熟剂,如果等到香蕉自然成熟后再采摘,运不到产地之外的其他地方就会腐烂。在自然状态下,香蕉自身很难成熟,催熟技术目前运用得非常成熟。李国怀明确表示,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植物激素合理使用不影响人体健康。但一般来说,水果品种成熟越早,其品质、口感、营养价值越低。对目前热议的过量使用植物激素,李国怀说,大得畸形的草莓可能是激素使用过量所致,应避免选购。部分植物激素有残留标准记者昨日还连线了正在北京的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导、蔬菜专家别之龙,他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我国《农药残留最低标准》涉及到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残留标准也作了规定。据了解,我国目前对植物激素使用及滥用该如何处罚并无明确规定。但专家们提醒:植物激素浓度过高,会损害作物生长,最终影响种植户的收成及销售。专家选果蔬:自然环保看重天然李国怀认为,从消费心理来说,春节吃到草莓会感到更珍贵,4、5月吃草莓就不那么稀罕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但他希望市场上拥有更多天然、环保的水果,这需要人们消费习惯和心理的理性改变。他建议,如果想吃到没有使用激素的草莓,最好食用3月份之后成熟的草莓。市农业局蔬菜专家说,她本人选择果蔬,更看重自然环保,会选择瓜条粗细均匀,颜色嫩绿,顶部没有突起瘤状物的黄瓜,避开顶部带花的黄瓜;西红柿则选择饱满圆滑、着色均匀自然、手感柔软的,特别避开畸形、颜色深浅不一、手感较硬的西红柿。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是否有害?据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记者于文静董峻)近期,媒体对“西瓜使用膨大剂”、“顶花带刺黄瓜被激素催熟”等事件的报道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究竟是什么?国家是否允许其用于生产?它的使用是否对人体有害?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叶志华研究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世界广泛应用记者:近期有媒体报道顶花带刺的黄瓜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造成的,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市面上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多少种?使用情况如何?叶志华: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为植物外源激素,一般通过人工合成或微生物发酵等方式生产,其生理作用和生物学效应与天然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类化合物)相同或相近。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世界上广泛应用于农林业生产,国外已商品化的品种有100多种,主要有乙烯利、甲哌鎓、矮壮素、噻苯隆、赤霉酸等,应用范围包括蔬菜、果树、棉花、烟草、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我国登记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38个品种,常用的有乙烯利、赤霉酸等近10个品种,主要在园艺、水稻、棉花等作物上使用。我国在黄瓜上登记使用的品种有噻苯隆、氯吡脲、核苷酸、芸薹素内酯、复硝酚钠、萘乙酸、吲哚丁酸等7个品种,主要作用是促进雌花生长、提高座果率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毒性较低的一类产品,如果按照国家登记批准标签上标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是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不仅能保障农作物稳产、改进农产品品质,而且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使农业生产省工省时、节本增效。国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严格管理记者:国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有何规定?叶志华: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农药管理范围,只有取得农药登记并获得生产许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才能进行生产、经营和使用。我国对农药登记要求十分严格,申请登记的农药产品,都需要进行大量试验,从产品化学、药效、毒理学、残留、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和科学评价,只有证明具有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人畜健康和环境影响可控,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要求,方可取得登记。生产经营农药,要附有经有关部门核定的标签,明确有效成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严格按照标签标明的使用剂量、使用时期和使用方法规范使用,不可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无害记者:什么是植物激素?用激素催熟的瓜果会不会对人体有害?叶志华: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质,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它的存在可影响和有效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从细胞生长、分裂,到生根、发芽、开花、结实、成熟和脱落等一系列植物生命全过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们在了解天然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后,通过人工合成与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在农业生产上使用,有效调节作物的生育过程,达到稳产增产、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目的。按照登记批准标签上标明的使用剂量、时期和方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如果使用上出现不规范,可能会使作物过快增长,对农产品品质和口感会有一定影响,但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危害。瓜果从小到大被曝用十几类激素至少增产20%新闻文章排行榜2011-5-20南方日报我要评论(0)广泛使用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不过,有部分专家对当前种植业滥用各类添加剂表示担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称,现在为追求产量、追求效益,商家大部分都使用催化剂,“尤其是那种形状异常,外观色泽美丽,味道差而平淡,一般都是被催熟剂、膨大剂搞出来的。农民根本不知道添加多少是合适的,导致市面上水果也很不安全”。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有资料显示,长期食用这些膨大剂的产品,对人体肾脏有危害,对孕妇和婴幼儿造成的潜在危害会更大。“这些激素类瓜果剂易使孩子性早熟,我国不少地方爆出三四岁男孩长胡子、女孩乳房鼓的性早熟症状,应该与此脱不了干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陈运也有同感。在他看来,“果实不是自然成熟,通过人工催熟使它提前转色、变成成熟的,没有达到应有的成长期,它的营养成分没有自然成熟的果实积累得多。”他认为,许多生长剂和抗生素都不应该去使用,像乙烯利、避孕二号等催熟剂必须要去禁止。据了解,作为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目前,国际上不少国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有管理规定,其中重要的一条措施是规定其在果品中的残留限量值。以氯吡脲为例,日本规定,氯吡脲在香瓜和葡萄中的残留限量值为0.1PPM;韩国规定,瓜类中氯吡脲的残留限量值为0.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