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专题概要导读·新课标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层出不穷。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小,被称为“地球村”。│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时政热点探究·新课标要闻点击信息提取材料一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揭开了中国航天的崭新阶段。神舟八号材料二2011(第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8月23日~2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8月18日,大会议题通过初审,热点领域也浮出水面。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网络安全、行业环境、新媒体、IPv6等行业热点,以及“开放”“创新”“协作”等热词频频被各位出席嘉宾提及。互联网、电子计算机│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续表)知识链接一、三次科技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开始,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主要标志。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2)第二次工业革命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使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并加紧了对外扩张。(3)第三次工业革命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促进了知识经济出现。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续表)二、中国近现代科技●科技人物篇时期人物突出贡献近代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轨、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侯德榜研制出“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对碱业的垄断现代邓稼先中国“两弹”元勋,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袁隆平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续表)●科技成就篇领域年份成就核技术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航天技术1970年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005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科目三考试实际道路考试技巧、视频教程科目四考试科目四仿真考试│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续表)863计划1986年3月《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重点,1996年又增加海洋高技术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三、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进程时间原因方式影响起源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与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商贸往来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起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化扩张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近代工业出现加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体系最终确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深入20世纪9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美苏“冷战”的结束经济体制趋同世界经济迅速增长;中国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精要考点拓展·新课标1.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及其认识。(1)落后的原因:①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掠夺,国民政府和四大家族的搜刮和战争的严重破坏,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经济的残破状况不可能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②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处于内战时期。③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3.我国面对当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形势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4.经济全球化出现以及发展的因素。(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2)工业(科技)革命的进行。(3)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4)国际组织的建立。5.新时期中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举措和具体做法。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典型例题精讲例12011年6月21日零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0号”卫星送入太空。追溯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所取得的骄人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B.第一颗氢弹实验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C│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命题意图]此题主要借助中国最新的科技成就这一热点来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成果,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流程]│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例22011(第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8月23日~2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主题是“网络中国——责任与活力”。互联网技术发展得益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科技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第四次科技革命C│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新课标[命题意图]此题主要借助(第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这一时政热点,来考查三次科技革命方面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的识记。[解题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