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物理性污染?答:物理运动的强度超过人的耐受限度,就形成了物理污染。2、物理性污染的特点,及与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相比有何不同?答:物理性污染的特点是:(1)在环境中不会有残余物质存在。(2)引起物理性污染的声、光、热、电磁场等在环境中永远存在,它们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量过高或过低才会造成污染或异常。而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随时间增长而累积,即使污染源停止排放,污染物仍存在,并且可以扩散。物理性污染是能量的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是物质的污染。3、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答:物理性污染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物理性污染机理及规律(2)物理性污染的评价与标准(3)物理性污染测试与监测(4)物理性污染环境影响评价(5)物理性污染控制基本方法与技术第二章噪声污染及控制1、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答:当声波入射到多孔的吸声材料表面,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另一部分声波透入多孔材料衍射到内部的孔隙,激起孔内空气与筋络振动,由于空气分子间的粘滞阻力及空气与筋络间的摩擦阻力,使声能不断转化为热能而消耗,此外,空气与筋络之间的热交换也消耗部分声能,从而达到吸声的效果。2、影响材料吸声的因素有哪些?答:a.材料厚度的影响,厚度增加,提高低频声的吸收效果;对高频音影响不大。b.材料的密度或孔隙率。c.材料中空腔的影响。d.护面层的影响。e.温度、湿度的影响。3、吸声结构的吸声机理:(亥姆霍兹共振原理)当共振吸声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入射声波的频率一致时,产生共振,将部分振动转化为热能,达到吸声效果。4、隔声的概念答:由于声能被反射和吸收,穿透障碍物传出来的声能总是或多或少地小于入射声波的能量,这种由屏障物引起的声能降低的现象称为隔声。5、隔声结构的类型:隔声墙、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障。6、吻合效应:声波入射会引起墙板弯曲振动,若入射声波的波长在墙板上的投影恰好等于墙板的固有弯曲波长,墙板弯曲波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会导致向墙板另一侧辐射声波,此时墙板的隔声量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吻合效应”。7、质量定律答:质量定律物理意义:单层墙的隔声量与其单位面积的质量的对数成正比;声波频率越高,隔声量越高。8、消声器:是让气流通过使噪声衰减的装置,安装在气流通过的管道中或进排气口上,有效地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9、单层匀质隔声墙的隔声频率特征答:单层匀质墙的隔声量与入射声波的频率有很大的关系,根据隔声量与入射声波频率的变化规律大致可分为3个区:第I区:刚度和阻尼控制区:刚度控制区的频率范围从零直到墙体的第一共振频率为止,此区域内,墙板的隔声量与墙板刚度和声波频率的比值成正比,墙板的隔声量随着入射声波频率的增加而以每倍频程6dB的斜率下降。当入射声波的频率和墙板固有频率相同时,引起共振,进入板共振区即阻尼控制区,此区隔声量最小,随着声波频率的增加,共振先下愈来愈弱,直至消失。第II区:质量控制区:随着声波频率的提高,共振影响逐渐消失,在声波作用下,墙板的隔声量受墙板惯性质量影响。该区域内,隔声量随入射声波频率的增加而以斜率为6dB/倍频程直线上升。第III区:吻合效应区:在该区域内,随着入射声波频率的继续升高,隔声量反而下降,曲线上出现一个深深的低谷:越过低谷后,隔声量以每倍频程10dB趋势上升,然后逐渐接近质量控制的隔声量。10、双层隔声墙的隔声原理:声波透过第一墙,由于墙外及夹层中空气与墙板特性阻抗不同,造成声波两次反射,形成衰减,又由于空气层的弹性和附加吸收作用,使振动能量衰减较大,再传给第二墙时,又发生声波两次反射,使透射声能再次减少,导致总的透射损失更大。11、隔声措施选择原则:(1)当是独立的强噪声源,可采用密封式隔声罩、活动密封式隔声罩以及局部隔声罩(2)当不宜对噪声源进行隔声处理时,允许操作人员不经常停留在设备附近时,宜采用便于控制、观察、休息使用的隔声室(3)当是车间大、工人多、强噪声源比较分散,且难以封闭,宜采用留有生产工艺开口的隔声墙或声屏障12、消声器综合性能要求:(1)消声:在正常工作状况下,要求在较宽的频带范围有较大的消声量,特别是对突出频带的噪声必须保证其消声量。(2)空气动力性能:对气流的压力损失要小,压力和功率损失在允许范围内,基本不影响设备的动力性能。(3)空间位置及构造:位置合理,构造尽量简单、便于装卸。所用结构和材料要坚固耐用,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下的声学性能稳定。13、消声器的分类:(1)阻性消声器(2)抗性消声器:扩张室消声器、共振腔消声器、干涉式消声器(3)阻抗复合式消声器(4)微穿孔板消声器(5)扩散性消声器:小孔消声器、多孔扩散消声器、节流减压消声器14、阻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是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吸收型消声器。吸声材料固定在气流通道内,利用声波在多孔吸声材料中传播时,因摩擦阻力和粘性阻力将声能转化为热能,达到消声目的。15、抗性消声器的消声机理:主要是利用声抗的大小来消声,借助管道截面的突变或旁设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的改变,产生声波的反射或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声器向外辐射的声能,达到消声的目的。16、微穿孔板消声器的消声原理:微穿孔板消声器是一种高声阻、低声质量的吸声元件。由理论分析可知,声阻与穿孔板上的孔径成反比。微穿孔板孔小,声阻大,提高了结构的吸声系数。低穿孔率降低了其声质量,使吸声频带宽度得到展宽,同时微穿孔板后面的空腔能有效控制共振吸收峰的位置。17、为什么逆风传播的声音难以听清?答:当有风时,声速应叠加上风速,叠加效果使声速随高度增高而降低,声线将向上空弯曲,距离声源一定距离处形成声影区,所以较难听清。18、影响声波衰减的因素都有哪些方面?答:(1)扩散(2)空气吸收(3)绿化带的植被(4)土地表面结构(5)屏障和建筑物的反射(6)空气中的尘粒、雾、雨、雪对声波的散射19、扩散衰减中,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的划分原则。声压:受声波的传播扰动,局部空气产生压缩或膨胀,压缩的地方压强增大,膨胀的地方压强缩小,这样在原来的大气压上产生压强的变化,此压强变化称声压。声压级:该声音的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20,声强:在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量,称为声强,用I表示,单位:瓦每平方米。声强级:该声音的声强与参考声强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10,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单位:瓦。声功率级:该声音的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10,频谱:指组成声音的各种频率的分布图形。频谱分析:对噪声源发出声音的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在各频率的分布特性进行分析,考察频谱特征。这种对噪声频谱特征的分析叫做频谱分析。频程:为方便起见,通常将宽广的音频变化范围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频段,称为频程、频带或带宽。20、声波的类型:(1)平面波:声波的波阵面垂直于传播方向的一系列平面时,称为平面声波。(2)球面波:波阵面是以任何值为半径的同心球面。(3)柱面波:波阵面为同轴圆柱面的声波称为柱面声波。21、噪声的特点:(1)噪声只会造成局部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2)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在环境中富集;(3)噪声源停止运动后,污染即消失;(4)噪声声能是噪声源能量中很小的部分,一般认为再利用价值不大,故声能的回收尚未被重视。22、噪声的控制途径:(1)声源降低控制噪声:选用发声小的材料制造机件、改革设备结构、改革传动装置、改革生产工艺。(2)声传播途径中的控制:闹静分开、利用声源的指向性降低噪声利用地形地物降噪、绿化降噪、利用声学控制手段降噪——吸声、隔声、消声。(3)接收器的保护措施:防护面具、耳塞、防声棉、耳罩、头盔、隔声岗亭。第三章振动控制技术1、什么是振动污染?答:振动污染:即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轻则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降低机器及仪表的精度;重则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机械设备及土木结构的破坏。2、振动评价指标有哪些?答:振动的评价指标有:(1)位移、速度和加速度(2)振动级3、简述常用的振动控制技术。答:一、消振——振源控制:如改进振动设备的设计和提高制造加工的精度、改善机器的平衡性能、改变扰动力的作用方向、增加机组的质量、在机器上安装动力吸振器等。二、隔振——过程控制:使振动传输不出去,以减小受控对象对振源激励的响应,通常在振源与受控对象之间串一个子系统来实现。1、采用大型基础2、采用隔振元件3、防振沟4、距离衰减三、吸振——受控对象控制:在受控对象上附加一个子系统使某一频率的振动得到控制,称为动力吸振,也就是利用它产生的吸振力减小受控对象对振源激励的响应。四、阻振,又称阻尼减振:在受控对象上附加阻尼器或阻尼元件,通过消耗能量使响应最小,也常用外加阻尼材料的方法来增大阻尼。五、修改结构:通过修改受控对象的动力学特性参数使振动满足预定的要求,不需要附加任何子系统的振动控制方法。7、振动的定义:广义地讲,任一个物理量在某一定值附近作周期性的变化均称为振动。8、机械振动: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9、振动的利用:琴弦振动;振动沉桩、振动拔桩以及振动捣固;振动检测;振动传输、筛选、研磨、抛光;振动压路机、振动给料机和振动成型机等。10、振动污染特点:主观性局部性瞬时性11、环境振动污染的主要来源:自然振动,人为振动12、振动源分类:1)工厂振动源2)工程振动源3)、道路交通振动源4)、农业机械5)、低频空气振动源13、振动对人体的危害1)局部振动:风动工具电动工具局部振动——全身性危害: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其它系统局部振动病: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也可累及肢体神经和运动功能。发病部位多在上肢末端,发作性手指变白是其典型表现。2)全身振动——一般为低频率大振幅振动振动病:亦称晕动病,由不同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反复过度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一系列急性反应症状。患者先出现疲劳,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继之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血压下降,视物模糊,频繁呕吐还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少数严重反应者甚至出现休克。14、振动对构建物的危害:振动通过地基传递到房屋等构建物,导致构建物破坏,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和强度。共振的放大作用会带来更严重的破坏的危害15、简谐振动:物体运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或角位移)按余弦(或正弦)规律随时间变化。16、振动相关概念回复力:作简谐运动的质点所受的沿位移方向的合外力,该力与位移成正比且反向。振幅: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的绝对值。周期:物体作一次完全运动所经历的时间。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所作完全运动的次数。振动的评价与标准17、振动的评价1)、评价指标: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振动级2)振动评价标准:A振动的“感觉阈”;B振动的“不舒服阈”;C振动的“疲劳阈”;D振动的“危险阈”18、振动控制技术一、消振——振源控制消除或减弱振源是最彻底和最有效的办法。如改进振动设备的设计和提高制造加工的精度、改善机器的平衡性能、改变扰动力的作用方向、增加机组的质量、在机器上安装动力吸振器等。特别强调要控制共振。当振动机械受到的扰动力频率与设备固有频率一致时,设备振动得更加厉害,甚至起到放大作用。二、隔振——过程控制使振动传输不出去,以减小受控对象对振源激励的响应,通常在振源与受控对象之间串一个子系统来实现。1、采用大型基础——最常用和最原始的办法2、采用隔振元件3、防振沟4、距离衰减三、吸振——受控对象控制四、阻振,又称阻尼减振第四章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1、什么是电磁污染?电磁污染可分为几类?各有何特性?答:电磁辐射污染:是指产生电磁辐射的器具泄露的电磁能量传播到室内外空间,其量超出环境本底值,其性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影响引起周围人群的不适感,或超过仪器设备所容许的限度,并使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电磁污染按场源可分为自然电磁污染和人工电磁污染。天然源: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场,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此外,太阳及其它星球自外层空间也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但天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没有多大的损害。人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