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经济信息化1信息经济的兴起1.1世界经济由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化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的主体传统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以美国为例0%1%2%3%4%5%6%7%8%9%199319941995199619971998比重信息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以美国为例1993199419951996199719980%5%10%15%20%25%30%35%40%比重信息技术产业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以美国为例00.511.522.533.544.551990-19911991-19921992-19931993-19941994-19951995-19961996-1997不带IT带IT信息技术产业使通货膨胀率下降1.2信息化概念及其发展(1)信息化概念的出现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alBell)在1959年和1962年的研讨会上先后使用“后工业社会”一词,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中描绘了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日本学者梅忠夫1963年发表《论信息产业》一文,认为信息产业在农业和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会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推动社会前进1.2信息化概念及其发展(1)信息化概念的出现日本学者上岛教授1964年发表《信息社会的社会学》一文,认为日本正在进入“信息产业社会”1967年,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将1965年和1966年举办的两次《奔向2000:前进中的工作》研讨会文集译成日文出版,使贝尔的“后工业社会”思想传入日本1.2信息化概念及其发展(1)信息化概念的出现1967年初,日本一个科学、技术与经济研究小组参照“工业化”一词提出了信息化(日文音译为Johoka)即英文Informatization的概念小组认为,信息社会是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的社会,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反映了从物质产品的社会到信息产品的社会的演进和转型1.2信息化概念及其发展(1)信息化概念的出现中国学术界在1986年12月,首次讨论信息化问题,召开了“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讨论会”,并编辑出版论文集《信息化——历史的使命》。书中认为信息化是“描述国民经济中信息部门不断壮大的过程”,“国民经济和社会结构框架重心从物理性空间向信息和知识性空间转移的过程”。1.2信息化概念及其发展(2)对信息化的不同理解与各种区分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生产、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推广与应用过程——把信息化理解为计算机化和通讯化,以及两者结合产生的网络化认为信息化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把信息化理解为信息内容的增值化或业务活动的知识化认为信息化是信息产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把信息化理解为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高级化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把信息化理解为社会的高级化以社会为对象的信息化区分示意图以社会为对象的信息化区分示意图社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服务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财税信息化科研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公共事业或社会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地区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国防或军事信息化商业信息化金融业信息化……图书馆信息化档案馆信息化……企业及其管理信息化产品或服务信息化以世界为对象的信息化区分示意图全球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区域(集团)信息化世界组织与机构信息化1.3信息化的层次与阶段(1)层次通过自动控制、知识密集而实现的生产工具信息化通过对生产行业、部门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自动化控制而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信息化通过通信系统、咨询产业以及其他设施而实现的社会生活信息化1.3信息化的层次与阶段(1)层次信息化进程是一个由内向外逐步渗透扩散、发展的演变过程生产工具信息化生产力系统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1.3信息化的层次与阶段(2)阶段建立并普及信息工业阶段(发展信息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发展先进的通信系统阶段企业信息化阶段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办公室自动化、消费信息化、家庭生活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娱乐信息化)一些国家的信息化进展美国1993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NII)1994年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GII)1997年《全球电子商务联合宣言》1998年商务部报告《浮现中的数字经济》1999年《浮现中的数字经济II》2000年《2000年数字经济》一些国家的信息化进展法国政府要求到2000年前把信息高速网络覆盖到500万个法国家庭英国政府制订了以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的“杰菲特”计划一些国家的信息化进展欧盟电子化欧洲计划、“欧洲信息社会行动计划”等日本提出“建立发达的信息通信社会”的方针,包括三原则(民间主导、政府支持、国际协作)和四目标(普及电子商务、实现电子政府、提高国民信息能力、建设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一些国家的信息化进展韩国1999年3月制定了至2002年的国家信息化综合计划——“网络韩国21世纪”,准备把韩国变成世界十大信息强国之一新加坡IT-2000智能岛计划等1.4我国信息化进程(1)CNNIC互联网统计调查数据之一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9719992000200120022003上网人数单位:万人1.4我国信息化进程(2)CNNIC互联网统计调查数据之二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5000001997.11999.12000.12001.12002.12003.1站点数单位:个1.4我国信息化进程(3)CNNIC互联网统计调查数据之三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1997.11999.12000.12001.12002.12003.1国际线路总容量单位:Mbps1.4我国信息化进程(4)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关注国情,认真分析中国推进信息化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制度1.5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的主体(1)对于信息经济的描述马克卢普、波拉特:信息经济是指国民经济中所有与信息从一个模式向另一个模式转化有关的经济活动领域汤姆•斯托尼尔的《信息财富》(TheWealthofInformation)后工业经济是这样一种经济,制造业所雇佣的人数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都次于服务业,居第二位。(这里的服务业是由信息工作人员组成的知识性服务业)1.5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的主体(1)对于信息经济的描述霍肯信息经济是指依靠更多的知识信息,生产出物质和能源消耗更少,而质量更好、更耐用的产品的经济。在信息经济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的产品和服务将占主导地位1.5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的主体(1)对于信息经济的描述乌家培《经济信息与信息经济》信息经济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产业为部门构成,以信息活动作用的强化为主要特征。在信息经济中,经济活动对信息活动的依赖达到了空前的地步1.5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的主体(1)对于信息经济的描述林德金《信息经济学导论》信息经济是关于信息价值,信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经济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控制以及信息在生产、科学、技术以至在整个社会过程中如何有效合理利用地组织的新兴经济1.5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的主体(1)对于信息经济的描述葛伟民信息经济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论性的、严格定义的信息经济,只包括与信息的生产、加工处理和流通直接有关的经济活动第二层次是统计性的,根据统计工作的需要将国民经济中的各部门各行业按产业的性质加以划分,这时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同义第三层次是日常用语性的,受前两层次“定义”的影响和习惯传统的影响1.5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的主体(2)信息经济的含义信息经济是一种与物质经济相对应的经济结构,是指与信息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化有关的相关经济活动的总称,这一转换过程包括信息的生产、加工、存贮、流通、分配和利用的各个领域与各个环节1.5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的主体(2)信息经济的特征•信息经济主要是知识工业占主导地位的服务经济,而不是制造业经济•劳动力以信息工作者为主体,而不是以机器操作者为主体•信息经济是以信息为基础,特点是信用信息的流动,而不是现金交易(2)信息经济的特征•主要是制度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因而出现了三大经济结构:政府、大公司和工会•不局限于一国范围,基本上是跨国经济•无论个人还是公共部门都变得空前富裕•信息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变化速度加快,正以几何级数的速率发生变化2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2.1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物质基础、扩大市场容量、积累建设资金、输送专业人才2.2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用IT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2.3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3社会信息化程度测定方法3.1日本信息化指数测定方法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日本学者小松峙清介提出侧重于从衡量社会的信息和信息能力来反映社会信息化程度该指标体系有4个主要因素:信息量(Q)信息装备率(E)通信主体水平(P)信息系数(U)3.1日本信息化指数测定方法信息化指数信息量(Q)信息装备率(E)通信主体水平(P)信息系数(U)Q1人均年使用函件数Q2人均年通电话次数Q3每百人每天报纸发行数Q4每万人书籍销售点数Q5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E1每百人电话机数E2每百人电视机数E3每万人电子计算机数P1第三产业人数的百分比P2每百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行外)杂费的比例3.1日本信息化指数测定方法计算方法:(1)一步算术平均法(Q1+…+Q5+E1+…+E3+P1+P2+U)(2)二步算术平均法[(Q1+…+Q5)+(E1+…+E3)+(P1+P2)+U]111151312143.1日本信息化指数测定方法项目指标1990年(中国)1965年(日本)绝对值指数%绝对值指数%信息量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电话次数每百人每天报纸发行数每百人书籍销售点数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823.41061.81204.97.5236734597314452.47265100100100100100信息装备率每百人电话机数每百人电视机数每百人计算机数1.29150.0911.7835311180.17100100100通信主体水平第三产业人数的百分比每百人中在校大学生数18.60.3841.333.3451.14100100信息系数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行外)杂费的比例2689.6291001999年中国信息化指数测算3.1日本信息化指数测定方法测算步骤(1)基年确定。假设日本1965年为基年,各项指标值指数为00(2)测算年度各指标值指数测算年度某一指标值绝对值基年该指标值绝对值测算年度指标值指数=×1003.1日本信息化指数测定方法测算步骤(3)信息化指数计算一步算法:信息化指数=1/11(4.9+7.5+236+73+45+11.7+83+53+41.3+33.3+89.6)=61.7二步算法:信息化指数=1/4[1/5(4.9+7.5+236+73+45)+1/3(11.7+83+53)+1/2(41.3+33.3)+89.6]=62.43.2国际电联(ITU)指标体系1995年向正在召开的、以“信息社会”为主题的西方七国集团会议,提出一套评价七国信息化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6组指标(详见后表):电话主线每百名居民拥有的电话线数数字交换的电话主线数蜂窝式电话每百人中蜂窝式电话的用户数蜂窝式电话在七国中的分布情况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每千人中ISDN的用户数ISDN用户数在七国中的分布情况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的用户数已装上有线电视的住房占全部住户的百分数计算机每百人中拥有的个人电脑(PC)数每10万人中拥有的国际互联网主机数光缆光缆公里长度的年增长数光纤公里长度的年增长数国际电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