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中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教后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第一课时的内容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的基础上,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并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为下节课学习消化和吸收过程奠定基础,并且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概述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2)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讨论及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培养学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观点。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由于初一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并且思维依赖于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难点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力求给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我设计教学过程为: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和应用;引导并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探索知识发现过程及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应用:食物在消化系统的消化过程比较抽象,不宜理解,所以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直观化。为实现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目的,还采用了实验探究、分析归纳与知识迁移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组建学习共同体,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采用接受与体验、探究与发现、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课前准备:因课堂容量大,探究实验种类多,所以我和学生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6人小组合作,课前尝试制定实验方案,搜集有关消化和吸收方面的资料。各实验小组明确分工:组长(主持讨论每一个问题,作好分工及指导;讨论内容记录员(简单记录讨论的结果,准备组间交流);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负责人;实验操作人(负责实验的操作,其他人辅助)。教师: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小组长如何进行探究实验,小组长在课上起小助手作用。让学生明确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三、教学程序:我从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本节的教学1、创设情境,自然导入上课伊始,我提问学生: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常常感到略有甜味,这是为什么?自然引入课题。这样从生活入手,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馒头变甜的生活体验,学生会产生浓厚的疑问,到底为什么馒头会变甜,是什么使馒头变甜呢?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2、图片展示,突出重点。遵循观察图片——发现问题——讨论及解决问题——教师点拨总结思路,引导学生从易到难,层层深入,并鼓励学生勇于探究、自主学习。具体安排如下: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但还没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观察消化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我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完成对消化系统的小结,然后屏幕展示不同学生的答案,通过对比,学生自然而然的找出最好的答案。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学生已经指出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是口腔,这时我又回到上课伊始的问题:在吃馒头时你的口腔都对馒头进行了哪些处理?馒头有什么味道?这样引导学生对口腔的消化过程有了感性认识,同时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3.探究实验,突破难点(1)思考问题,设计探究针对学生提出的口腔对馒头的处理和馒头味道的变化,学生通过生活经验会得出馒头在口腔内经过了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会分泌唾液。教师提问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种成分有没有甜味?教师继续提问馒头的变甜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没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呢?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产生变化呢?下面让学生根据假设做出他的探究方案。教师在这里适当的给予提示:①设计一组实验,有的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的只探究唾液的作用,有的既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探究唾液的作用。②如何收集唾液。③口腔的温度大概是37℃。(有些小组配备了水浴锅,有些小组没有,这样让小组根据配备材料的情况想办法克服没有水浴锅的困难)根据提示小组讨论自己的方案,并在课堂阐述。(2)手脑并用,深入体会学生根据自己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在学生收集唾液前,教师提醒学生要漱口。嘱咐学生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制定计划。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搅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或者将舌头顶住口腔上部,闭嘴不说话,储蓄唾液)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把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或直接吐到烧杯内部去)。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1)(2)(3),然后做如下处理:1号瓶:将A馒头碎屑放入里面,注入2毫升唾液进行充分的叫搅拌。2号瓶:将B馒头碎屑放入里面,注入2毫升唾液进行充分的叫搅拌。3号瓶:将C馒头碎屑放入里面,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任何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4.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搅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3)观察现象,思考原因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了现象,请学生叙述看到的现象。通过看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前面给于的提示,学生小组讨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馒头中的淀粉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A试管未变蓝,说明A试管中的淀粉在唾液作用下分解为了麦芽糖。B试管变蓝了,说明B试管中的淀粉未分解为麦芽糖。C试管变为棕色,馒头块变蓝。(这个试管中的现象可能学生做的现象不一样,可做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课下讨论)这样学生就从感性的认识过度为了理性的认识。(4)表达讨论,归纳总结通过实验学生获得了充分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推测馒头变甜的原因?以及牙齿、舌头、唾液腺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牙齿对馒头进行咀嚼使馒头变碎,舌头进行搅拌使馒头碎屑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进行充分的混合,唾液就使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了麦芽糖,所以我们吃到馒头感到甜。教师指出唾液之所以能够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但是麦芽糖还不能被人体吸收,还需要进一步的消化才能被吸收。同时指出脂肪,蛋白质等也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都要经过消化变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4、小结:由学生上讲台用模型小结本节内容。5、课堂练习四、教学特色本节课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多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并积极创造探究实验的条件,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素养。通过学生自身体验,主动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五教后反思:为了寻找一种比馒头更好的实验材料,本人在实验过程中作了细心的考虑和安排,并对一些细节进行了改进。1验材料选择的改良.本次实验提供了2种实验材料:馒头,大饼.通过用馒头,大饼等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比较,从中得出效果最明显而又较易操作的实验材料,从而代替课本提供的以馒头材料来进行实验,从而达到实验改良的目的.2唾液收集方法的改良.唾液是实验的主要材料之一,课本要求学生口内含消毒棉絮收集唾液,现改为课前让学生先漱口,要求学生口内含消毒棉絮收集唾液。然后,稀释唾液,因为唾液酶是高效酶,稀释不影响实验结果,可以避免学生取的唾液过少的问题,这样收集的优点是收集的量与质都可以保证,且学生相对易于接受。3搅拌工具的改良以往实验中进行搅拌的工具一般是玻棒.学生进行搅拌过程中比较容易碰破试管以致失败.现改为用竹签代替玻棒,避免了碰破试管致使实验失败.4实验材料大小的改良.材料的大小要适中,以分成三块后有绿豆大小较为合适。太大造成浪费,而且学生往往是你给他多少他就用多少。时间又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材料消化不完全,加入碘液后溶液变蓝色,导致实验失败。且材料比课本要求的小些,需要的唾液也相对少些,这样更避免了因学生收集的唾液不足以致实验失败.【实验材料比较】通过实验,且对各种材料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用大饼进行实验,相对用其他三种材料效果较为理想.其优点主要如下:⑴验现象明显,三支试管中,第一支不变蓝,第二支变蓝,第三支大饼表面变蓝.与期望的实验结果一致.⑵材料大小的选择比较方便.因为大饼厚薄均匀,只要截取相同长度宽度的材料就可以保证材料的质量相同.⑶大饼在唾液中不易碎裂,能较长时间保持成型,这样更有利于第三支试管的实验要求,得出更理想的实验效果.而馒头块在实验中很易碎裂,这是馒头材料的主要缺点.其他材料的不足之处馒头块在实验中很易碎裂,虽然实验前没有弄碎,但实验中还是碎裂了,不符合实验要求,导致第三支试管的实验现象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