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谈谈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我们古老的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实施素质教育,而创新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要进行创新教育,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而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承袭和发展的纽带,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体制的一种综合反应,是社会主体发展自身的基本活动。教育具有它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下面我将分六个板块具体阐述教育对社会个子系统的促进作用。一、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的这种巨大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其次,通过教育,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成为生产力要经过几个环节,贯穿这几个环节的中介是教育。通过教育,科学第一步转化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说,科学作为社会生产力是通过教育而实现的。教育在把科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方面所起的作用,将愈来愈巨大。二、教育推进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教育制度。”这段话对于我们认识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同样适用。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政治也有反作用。下面主要谈一下教育为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推进作用。民主的问题成为教育与政治的核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知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参与对国家的监督和管理。列宁曾经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毛泽东也说过,民主的方法就是必须让人民“参与政治活动”。人民怎么才能参与政治活动,参与国家的管理呢?当然有各种条件,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没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是难于参加政治活动,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的。列宁在强调对工农的教育问题时,就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他还说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是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列宁把提高工农的文化和教育水平,同实现苏维埃民主和克服官僚主义来纳西在一起。实践表明,列宁的意见非常深刻。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人民群众参加选举、监督、管理等政治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政治水平。教育在这些方面也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广大群众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条件。教育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二,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由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教育。三、教育对文化的能动作用我们知道教育对文化有传递保存功能、传播交流功能、净化提升功能、创造更新功能和文化分层功能。下面我就着重谈一下教育对文化的传递保存功能。教育是文化传输的重要工具。既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教育传递着文化,因而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使一个人从毫无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的“文化人”。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的保存、积累与发展就成为绝对的不可能。任何新生的一代都得去重复他们的前辈所经历的事,人类就不可能进化,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结绳记事,钻木取火的蒙昧时代,并随时都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继承者,这是就其世代交替的整个人类而言的。就其每一代人来说,首先是文化的承继者,然后才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只有先承继文化,才能创造文化。“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般说来,每一代人对于人类文化进步做出贡献的大小与他们的先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多少成正比。教育传递文化,从其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意义来说,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任何个体,如果没有间接经验且不说发展,就连生存都不可能。谁都知道,一个言语器官生来很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所谓“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育传递文化,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成为整个生命的一部分,这样,人类的精神财富便找到了它最安生、与人类共存亡、且具有再生功能的“保险库”。因此,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的手段,也就具有了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传递文化,实质上是一个精神文化再生产的过程。这个再生产的过程,具有经济、高效、迅捷的特点。“再生产科学,同重新生产科学所需的劳动时间是无法相比的,例如,学生在一小时内就能学会二项式定理。”这一精神文化的再生产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作用过程,它是一个受教育者在客观精神文化的作用下不断重组和建构自身主观精神文化的过程。人类学家格里库里贝特森的研究是对上述观点的佐证。贝特森在《思想生态学的步骤》一书中,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文化本身是复杂的,学习文化的过程也是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每一代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都有一个重新发现和理解的过程。每一代人不仅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重新结构自己的文化。”在这里,我们不准备深入讨论教育传递文化的复杂机理问题,而只想强调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的手段,具有保存文化的功能。在人类世代交替的过程中,它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对整个人类,还是任何个体。四、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作用具体表现为:(1)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受教育程度高的妇女因为就业机会多,容易接受计划生育观念而更愿意节制生育。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能改变人们的一些不利于降低人口出生率的观念,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少生优生。再说,随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培养孩子的教育成本增高,会间接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2)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手段。教育能够直接而又比较突出地改变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知识水平、智力能力和劳动技术水平,即改变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自然经济状态下,增加家庭人口数量对增加家庭收入有利。但当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了巨大提高以后,人们就不得不强调人口素质。要提高人口素质,必须借助于教育。教育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培养人才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接受教育能提高全民素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抓好基础教育,特别是抓好农村基础教育,事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事关社会的持续发展。(3)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合理的人口结构即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结构。通过接受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可以促使人口的地域分布向合理的方向流动,使人口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我国的情况来看,整个人口的文化水平不高,职业结构方面技术性职业人口所占比例小,人口分布不合理,偏东、偏南的人口密度大。要改变这种人口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教育事业还任重道远。因此,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具有国家之本、民族之本和人生之本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普及教育。五、教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知道教育是宣传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的主要工具。只有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能够选择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可持续发展做为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需要全民的参与。没有绝大多数民众的接受和参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我国环境污染事件的屡屡发生,其原因大都源于公众甚至某些地方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淡薄。为使全体社会成员尽快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懂得自己做为人类一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负有的义务,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类可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育起宣传可持续发展理论、弘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职责。可以说,没有教育尤其是全民教育的参与,全面、有效地转变人们旧有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树立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不可能的。六、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支柱精神文明的昌盛,是以教育的发达为条件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说明,先进的教育对于政治的昌明、文化的繁荣、思想的进步、道德的完善、人际关系的协调、生活方式的健全等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仅是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建设说的,也是就建设社会精神文明、民主政治说的。教育作为社会精神文明支柱的作用,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共鸣,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的素质是由一定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社会意识形态性质以及文化、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所具有的决定人的素质的作用,一般都是通过教育而实现的,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共中央关于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知道方针的决议》指出:“教育和科学,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但精神文明建设上不去,经济建设也将没有后劲。”可见,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过程中,将教育置于关键的地位。因此可见,教育相当重要。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教育,而是应该大力普及教育。因为普及教育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普及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最根本和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全面普及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为国家繁荣富强提供重要保证。我的小小体会:我在这里只是叙述了教育对社会促进作用中的一部分,但是从这小小的一部分中我们已经看到教育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在上课时老师也举了一些实例给我们听。例如在经济上,由于教育的作用培养了许多人才,他们会使用先进的机器,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总产值。在文化上,我们不再保守,与其它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取其精华,这也正是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交流功能。在政治上,教育也告诉我们维护自己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共同来创建民主化国家。同时我也体会到教育也教会我们应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原来先搞经济建设,在治理它的污染,到现在的边搞经济边保护环境。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真的好大啊!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