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现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1201140129农机121李绍龙指导老师:周清摘要:为了提高农药利用率,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减少农药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在系统阐述了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农业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提升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水平的对策与措施。关键词:植保机械;施药技术;现状和问题;对策与措施引言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机具、农药制剂、施药技术3个方面对农药利用率和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农药生产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施药机具和技术的水平却严重滞后,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仅农药利用率低、施药效果差,而且还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和操作者中毒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分析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各种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提升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水平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为满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和操作人员安全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开发可追朔到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植保机械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实现粮棉、油料、水果等作物的高产稳产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植保机械性能和施药技术水平落后,无法满足当今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产品结构单一,专业化、系列化程度低欧美发达国家的植保机械发展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已逐步实现专业化、系列化,大田作业有农作物专用喷雾机,苹果、梨、葡萄等果园有专用喷雾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国内植保机械种类较少,产品单一,基本上以手动和小型机具为主。据农业部门统计,我国现有手动植保机械的社会保有量约为6000万台;背负式和担架式机动喷雾喷粉机及电动雾喷雾机的社会保有量为300多万台;大型植保机械保有量4万台多。另一方面,专用植保机械还没有发展起来,大多利用同一种机具进行多种不同的施药作业,尤其是这些器械所使用的喷头只有少量几种,无法满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施药器械多样化的需求。1.2高新技术应用少,产品技术水平低现代微电子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现已在发达国家植保机械产品中广泛地应用,并朝着智能化、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以实现病虫害防治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操作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然而,目前我国植保机械产品结构简单、技术陈旧、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植保机械研制开发中广泛采用的低容量宽喷幅喷洒、全密封自动混药、宽喷幅风送防飘移、机器视觉技术、静电喷雾技术、自动对靶喷雾技术、GPS和GIS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国内植保机械中很少得到应用,由此导致了国内植保机械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只有发达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也仅有少数产品达到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1.3行业技术标准不健全,产品质量和使用监控体系不完善发达国家在20世纪就制订了一系列植保机械行业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其主要内容涉及植保机械企业、销售及售后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政府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监控的规定等。与此同时,相关法律还规定植保机械还必须进行定期检验,只有年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喷雾作业。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则将植保机械列入特种农业机械行列,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部门。然而,国内植保机械的一些关键技术质量指标与国外现有的通行标准相差甚远,不适应当前植保机械发展要求,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另一方面,国内对植保机械产品监控力度不够,缺乏严格市场管理,致使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不仅严重干扰了我国植保机械的正常市场秩序,而且还损害了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1.4施药技术落后,农药和施药器械的研究缺乏有机结合农药的科学使用涉及农药制剂、喷洒机具、施药方法、生物行为、毒理学、气象学以及环境科学等许多方面的高度综合性的应用工艺学。防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施药机具和技术的发展,机械施药技术的先进与否对农药在农作物的沉积率,农药施用量和利用率,消除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以及对环境污染有着重要影响。至今我国许多地方仍沿用20世纪50年代的大容量淋雨式喷雾法,由于施药技术落后,致使大量喷洒农药不到位或不均匀,药剂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并造成了大量农药的浪费和环境水土资源污染。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国内从事农药药剂和施药器械的研究人员缺乏联系和合作,二者之间缺乏有机结合,这也是导致我国施药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1.5缺乏完整和系统的机械施药技术规范当今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农药的使用以及废弃的农药和使用过的农药容器的安全处理都有详细且明确规定。目前,国内机械施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农民得不到相应规范的施药方法的指导,一般根据农药使用手册中规定农田面积确定药液的数量或根据经验进行喷施,这与现代施药技术所要求的根据农作物不同的发育阶段和病虫害种群密度,来选择施药机械种类、农药剂型和喷雾方法相去甚远。由此带来了农药利用率低,防治工效低,病虫害防治效果差、作物药害、操作者中毒和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平均每公顷的用药量是以色列、日本的1/8~1/4,美国和德国的1/2,但农产品残留却是他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同时农药有效利用率最高不足30%,流失量却高达60%~70%。2发展对策与措施根据国内植保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来提升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2.1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多样化的需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农作物种类多、种植制度复杂,为适应各地区各种作物的种植要求,需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专业化、系列化的植保机械产品。为此,根据我国的地貌和不同农业区域特点,以及目前农村购买力,研制开发适合平原地区、水网地区、山区、旱区,以及设施种植的各类机动和电动的小型高效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大中型植保机械具有效率高、便于控制并能大面积扑灭暴发性病虫草害等优点,因而要加快研制开发风送式喷杆喷雾机、果园弥雾机等大中型植保机械,以满足我国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需求。此外,为适应病虫害生物防治快速发展的要求,应加强研制与开发繁殖或施放害虫天敌的器械和装置及喷施生物农药的药械。2.2健全行业技术标准,完善质量监督和使用体系产品质量标准在规范市场,保护生产者、贸易商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参照有关国际标准,建立和完善现行植保机械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鉴定与检测体系,依法强化产品质量监管,要严格地执行植保机械“推广鉴定证”制度,对未按规定取得“农机推广许可证”的植保机械产品,不得进行推广与销售;同时,积极探索农业机械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目录管理制度的路子。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植保机械产品,建立规范有序的植保机械市场,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农民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不受损害。此外,农机主管部门应制定和建立类似国外的有关植保机械的年检制度和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确保植保机械的性能发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2.3加快基础部件研发,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喷头、喷射部件和液泵等基础部件对提高植保机械性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以及提高农药利用率和施药效果有重要作用[1,4]。例如,在20世纪,为了满足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喷施要求,发达国家研制开发出了具有防止农药飘失的扇形喷头及其它专用扇形喷头,克服圆锥喷头存在不能均匀喷洒农药的问题,使农药得到了合理应用,减少了环境污染,但是目前我国植保机械中绝大部分是采用圆锥喷头。因此,通过加强低量喷雾技术的雾化原理及雾化部件的性能参数和结构参数的研究,完善设计手段和方法,加快系列新型喷头的研制开发,以满足各种新型手动喷雾器和机动喷雾器的配套需求,在提高我国植保机械基础部件配套性能的同时,缩短整机系列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加速对现有植保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2.4重视高新技术应用,提高植保机械的技术水平高新技术在植保机械研制中应用不足是导致我国植保机械技术水平落后主要原因[4,5]。鉴此,今后我国在研制开发植保机械时要加强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尤其是在国内已有一定研究和应用基础的先进技术,如静电喷雾技术、低量施药和雾滴的防飘移等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外植保机械已大量使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混药技术、气力辅助喷雾技术、自动控制和“3S”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应用;与此同时,还应进行精确喷雾技术和智能喷雾技术的研究,如流量、压力等各种传感器元件、信号采集和处理方法,建立植物和病虫草害数据库等基础研究。此外,还应开展植保机械主要工作部件和整机性能,以及机器田间作业时的喷洒质量测试技术和检测设备的研制,以适应植保机械发展的需求。2.5加强施药技术研究,制定和完善施药技术规范农药、药械和施药技术是合理使用农药的3个同等重要的环节。机械施药技术规范体系对提高农药利用率和病虫害防治效果,以及减少农药残留和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施药技术是我国至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却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国际上非常重视施药技术的研究,当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已建立了施药技术专门研究机构,从事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研究。为此,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借鉴国外经验,以国内现有的从事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依托,整合各种资源,组建专门机构从事植保机械、施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制订相关施药技术规范和法规,为合理地施药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何雄奎.改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农业工程学报[2]杨学军,严荷荣,徐赛章,等.植保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学报[3]邱白晶,李会芳,吴春笃,等.变量喷雾装备及关键技术的探讨.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