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社会交换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论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社会交换理论也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而产生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从宏观的社会角色、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去研究社会,而社会交换理论则以微观的个体为研究单位。该理论从人际互动中最基本的形式—交换—中发现形成社会结构的最初动因。一、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理性经济人”假设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按照“互惠原则”进行交换是初民社会整合的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刺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原则。社会交换理论是以古典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心理学为基础,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为,认为人的一切互动行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最大利益满足而发生的交换。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霍曼斯(美,GeorgeHomans,1910-1989)从文学转向社会学研究,哈佛大学教授,代表作:1961年《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霍曼斯的理论主要受益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曾自诩为一个“彻底的心理还原论者”。他认为,心理学的解释能为所有的社会科学提供依据。寻求心理层次的解释是霍曼斯交换理论的核心。(一)基本概念(10个)1、行动: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报酬,逃避惩罚而做出的行为表现。2、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3、刺激:是指来自环境的暗示,能引起个体作出行动上的反应。4、情感:是指在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所具有的内部兴趣,通常被视作交换过程中的社会资源。5、报酬(核心概念):又称奖励,是指能够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对象,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6、公正性期待:是指个人在过去行动中所付出的费用和所得到的报酬之间的比例关系所构成的主观期待。7、成本:是指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失去的报酬或受到的惩罚,分为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两种。8、利润:是指在一项行动结果中,报酬-成本所剩下的纯粹奖励,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9、投资: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全部资源,包括社会地位、知识、专长、性别、种族等。10、价值:是指某一具体行动获得报酬或受到惩罚对于行动者所具有意义的程度。(二)基本命题(6个)1、成功命题(successproposition):某人的一个行动越是能经常得到报酬,他就越愿意重复这种行动;相反,如果一项曾经得到报酬的行动失去报酬时,行动便会中止,除非得到其他的报酬。(这一命题强调了行动频率与奖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2、刺激命题(stimulusproposition):过去某种特定的刺激一直有机会获得报酬,那么目前类似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这一命题强调了情境再现可以导致行为再现)3、价值命题(valueproposition):某人的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他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这一命题强调了行动结果的价值水平对行动的影响)4、剥夺-满足命题(deprivation-satiationproposition):某人在近期内越是频繁地得到某种报酬,这种报酬地追加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这一命题是对成功命题的限定,考虑到了时间因素)5、攻击-赞同命题(aggression-approvalproposition):该命题注意到了人类行动中的情感因素。(1)攻击命题:当某人的行为没有得到他预期的回报或使他受到意料不到的惩罚时,他会感到气愤,并采取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2)赞同命题:当他的行为使他得到期望的回报,尤其是当回报大于其预期或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时,他会感到高兴并采取赞同行为。6、理性命题(rationalityproposition):当某人在各种行为中进行选择时,他会根据当时的认识而选择获得报酬的可能性最大的行为。(这是总结性命题:行动=价值*可能性)霍曼斯的基本观点:社会交换行为是一种选择、计算得失的过程,人们所选择的总是一种追求最大报酬而避免惩罚的行动方案。六大命题之间的联系:成功命题是其理论的最基本的公理,它指出人们的行动总是追求报酬,逃避惩罚;刺激命题则指出行动受到经验和情景的制约;价值命题指出人在进行行动选择时是有价值判断参与的;剥夺-满足命题限定了价值的时效性;攻击-赞同命题揭示了人类行动的感情色彩,行动者受自我公正感的支配;理性命题则在指出行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行动的可能性问题。(三)评价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只适用于小群体研究。理论缺陷心理还原主义:用心理学的命题来作为所有社会科学的一般的解释性命题。机械论:将人的行为始终视为一种理性行动。循环论证。过于强调社会交换的公平原则。三、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论布劳(美,PeterBlau,1918-2002)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交换理论的代表作为:1964年《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布劳的理论目标:弥补霍曼斯理论的不足,为分析非制度化的人际互动和制度化的结构关系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框架,从而填补理论社会学中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之间的鸿沟。布劳构造交换理论的步骤:首先,从微观领域的交换过程中概括出最一般的概念和原则,并用以解释社会结构的出现;其次,不断扩大研究领域,补充新概念和新原理,用以解释宏观领域的交换网络,在此基础上考察社会结构制约的宏观交换过程。理论重点:探讨基本交换过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社会结构又是如何制约交换过程的?(因此称为结构主义交换理论)基本概念和原则定义:社会交换是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那些不期待他人回报的交往不属于交换关系)社会交换不同于经济交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交换要受社会规范的制约,而非纯粹的基于利害得失的理性权衡。影响社会交换的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为:“互惠”和“公平”。“互惠”规范是指,一旦发生社会交换,受惠的一方就必须承担和履行回报义务。“公平”规范是指对规定的交换关系中报酬与代价的比例所作的社会规定,它直接制约着人们报酬期待的程度。基本交换过程1、吸引和竞争社会交换过程始于社会吸引。社会交换是通过竞争得以实现的。2、分化竞争的每一步结果都推动着群体内部结构的分化,即交换各方所拥有的资源不平衡导致了权力分化。社会交换的报酬类型: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服从。4、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人们就只能用服从作为回报,资源提供者因此获得了权力,从而导致了一个权力分层的形成。2、在大部分社会关系中,金钱都不适宜作为报酬,它的价值最小;社会赞同是社会地位差别不大的成员之间采取的一种报酬形式;最能体现结构分化的报酬形式是尊敬和服从,它们是最具有价值的报酬。3、人们在接受特定资源时,如果具备了以下条件,一般不会用服从作为回报。a、可以用某种形式的服务作为回报手段;b、可以选择其他报酬形式;c、可以使用某种强制手段迫使对方提供资源;d、可以找到其他资源提供者或替代资源。1、这四类交换报酬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由小到大排列。3、整合与冲突在一个社会中,要让下级心甘情愿地服从,必须使权力转化为合法权威。当权者能否将权力转化为权威,取决于他能否按公平和互惠规范与下级实现交换;对权力的集体赞同和集体规范是形成合法权威的基础。合法权威的确立,改变了群体成员的互动模式,群体成员不用再为每次具体的交往讨价还价,从而减少了分歧和争执,提高了效率,上下级力量达成平衡,从而促进了群体成员之间的整合。当群体内部的报酬结构发生了变化,或者群体成员报酬期待结构发生了变化,很可能产生对立和冲突,从而改变现有的权力结构。基本交换过程:吸引-竞争-分化-整合与冲突。宏观交换观点在宏观领域,一方面存在与微观领域内相同的基本交换过程,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无法还原于微观过程的突发性质。宏观交换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共享价值观和制度化。1、共享(中介)价值观:微观领域中个人之间基本交换的“人际吸引”到宏观层次就被共享价值观所取代,它为宏观结构中复杂的间接交换提供了一套共同的标准,从而可以减少摩擦和隔阂。2、制度化:其核心是在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涉及各个具体交换关系的稳定和普遍的规范,从而促进了宏观层次上的交换的结构化。现行的制度化交换系统中包含了反制度的成分,最终导致社会冲突。布劳通过共享价值观和制度化概念,将微观领域与宏观领域的交换沟通起来,来说明宏观社会结构的形成和维持。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