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语言教学的十大原则靳洪刚美国汉明顿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现代语言教育在近二十年来受到了三大领域科学研究成果的极大影响。这三大领域分别是:语言习得研究、认知心理学以及教育学。就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而言,在过去的五十年中,研究者们通过各种实验研究,如语言对比、错误分析、语言普遍原则,认知心理学等,对不同语言的习得先后顺序、习得速度、语言输入及输出的作用、课堂过程、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有不少定论。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部分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教学原则。就认知心理学来看,研究者们从普遍学习理论,人类认知过程,大脑记忆、储存、加工及处理过程等对语言的处理过程、记忆储存方式、输入频率、视觉、听觉图显性、反例对比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语言学习理论及第二语言教学策略,极大的影响了第二语言课堂过程及学习过程的教学原则。就教育学来看,研究者强调教学的核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要让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各种合作及个人化的教学,强调与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从这一理论出发形成了多种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论,以学生为中心,以沟通为目的,通过任务教学的方式达到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及学科发展成果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后,使得外语教学发生了巨大变革以及根本性转变。这一根本性转变表现在语言教学的五个方面:第一,就语言教学原则(methodologicalprinciples)而言,现代语言教学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更重视借鉴科学的实验研究来指导教学(empiricallymotivatedmethodologicalprinciples);第二,就教学内容(instructionalcontent)而言,现代语言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而是跨越三种交际模式的交流及其跨学科的语言应用学习(languageacross3communicativemodes);第三,就语言能力的标准(languagestandards)而言,现代语言教学在四种技能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培养学习者全方位、多方面的语言能力标准(performancestandards),并以此来统一外语教学的标准;第四,就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而言,现代语言教学从注重教学过程转变为注重教学结果。课程设计要义结果为出发点进行反向设计(designwiththeendinmind)。第五,就教学策略/方法(instructionalstrategies)而言,现代语言教学更重视语言形式与功能相接合,主张采用以语言使用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方法(task-basedinstruction);第六,就测试(assessment)而言,现代语言教学不再将测试重点放在语言的单一技能上,如听、说、读、写,而是寻找能够测量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测量方法与单位上,强调利用不同的真实任务(performancetasks)来测试学习者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本文受到篇幅的限制,将集中讨论第二语言教学原则。所谓第二语言教学原则(methodologicalprinciples),指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设计、实施原则,是基于第二语言习得实验研究,认知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建立的原则。最早DoughtyandLong(2003)提出从十个方面考虑现代语言教学的原则,指导实际课堂教学。尽管这十大原则理论性强,有实证基础,可以概括第二语言教学中“教”与“学”的诸多方面,但并不是完整无缺的,例如,语言输出(languageoutput),学习策略等重要习得因素并没有涵盖在内。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能够涵盖的方面也很多,本文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本文提出,在十大原则的基础上再加一个重要原则:即“有效语言输出”(pushedoutput),以便突出其教学中的作用,并将合作学习与个人化教学的教育理论合二为一。见图1的十项第二语言教学原则。。图1、在DoughtyandLong(2003)原则基础上提出的十大现代语言教学原则DoughtyandLong(2003)还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语言教学原则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理论解释的充分性(sufficient)、原则应用的必要性(necessary),教学实施的辅助性(facilitative)及有效性(efficient)。现代语言教学的十大原则是建立在以上三个方面的现代语言教学理论,也是每一个专业教师都应该熟悉掌握的教学原则。具体如下:•以任务为语言教学基本单位(Taskasabasicunitofanalysis)•教学采用“体验式学习”(Learningbydoing)•语言教学提供丰富的输入(Richinput)•语言教学提供详尽的扩展解释性输入(Elaboratedinput)•语言学习是一种组块学习(Chunklearning)•语言教学注重语言结构的练习(Focusonform)•语言教学强调在有大量输入基础上的有效输出(Pushedoutput)•语言教学强调全程纠错,培养学习者的差异意识(Negativefeedback)•语言教学尊重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规律(Respectlearnersyllabuses)教学原则任务教学体验学习输入丰富输入详尽语言组块语言形式语言输出全程纠错习得规律合作个人3•语言教学采用多种形式个人化合作学习(Cooperativeandcollaborativeandinvidualizedlearning)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一个支系,是一个逐渐趋于专业化,不断扩大发展的重要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因此,对外汉语教师也必须了解现代语言教学的理论研究,遵循一定的科学教学原则及方法进行教学。首先,就一个专业的汉语教师来说,除了了解、掌握、应用这十大原则外,还应该知道教学原则(principles)是有限的,但应用、实施的程序(procedures)是无限的。其次,专业的汉语教师应了解教学原则的实施程序是一个有选择的决策过程。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学习阶段、教学目的等来实施教学原则。这一教学实施过程将受到教师的教学思想、个人风格、学习者年龄,语言能力,智力、学习风格、认知能力,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实施原则过程中,教师要讲求灵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下面我将就每一个原则的理论基础,语言教学应用进行详述。原则1、以任务为语言教学基本单位任务教学是一种以语言使用为中心的教学及测试方法。从九十年代起,任务教学开始成为语言习得研究及教学的中心。这是因为学习者的任务实施过程不仅揭示其中介语的发展、完善过程,而且较为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者的实际语言沟通能力(Willis,1996;Skehan,1998,Lee,2000,Bygateetal.2001;Ellis,2003)。任务教学法通常以任务为教学基本单位,而不是以课文或语法结构。教学目标及教学结果以学习者能够完成的任务种类、数量及质量来统计评估。这一方法与传统教学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任务的六个方面:首先、任务讲究有明确的交际目的及具体的预期结果;第二、任务中的语言理解及表达是出于交际的必要,而不是出于礼貌或来自教师的压力;第三、任务是一种涵盖操练、应用的语言使用活动,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操练;第四、任务的关键是交流,是传达交换信息,在真实场合下使用真实语言;第五、任务须涵盖表达或理解,口头或书面完成的任务;第六、任务的实施的目的就是使学习者在任务中进行各种认知性语言处理活动,如对信息的转换、选择、推理、分类、排列、分析、评估等;第七、任务可以起到测试的作用。任务完成与否,有无预期结果可以用来衡量语言交际能力。任务教学设计一般要包含三个任务循环及五个基本组成部分。任务的三个循环也就是任务的三个阶段(见图2)。前期阶段是任务准备阶段,多在课下完成。前期任务的目的是开启学习者已有知识,为新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从语言输入、信息来源、交际背景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语言及交际框架(scaffolding),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核心任务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以开启已有知识,处理语言输入为主,活动多以理解诠释性阅读、听力为主。核心任务阶段是任务模拟、实施阶段,多以口语输出,人际交流的方式在课上完成。核心任务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一定认知复杂度的不同形式的模拟任务,让学习者有目的地使用目标语言,4完成任务,取得预期结果。主要形式采用分组互动,进行信息交换,信息拼凑,意见交换等。后期阶段是任务总结、反思、实际应用阶段。多以实地操作、书面输出或口头报告的方式在课上或课下完成。主要形式采用书面总结,实地调查,口头报告等形式完成。根据Ellis(2003)的归纳,每个任务循环应包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教学目标、语言输入、任务条件、任务程序、预期结果。图2、任务的三个阶段及循环教学目标(goals)指的是执行任务时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形式、功能及策略。语言形式包括交际任务实施时使用或涉及的词汇、结构、定式(句型、程式)、策略等;语言功能包括完成任务涉及到的叙述、陈述、分析、说明、比较、评估等功能(根据Bloom’staxonomy,1956)。教学输入(input)指的是完成任务时所需要的信息,语言、交际框架,背景知识等。包括阅读文章、听力材料、图片、任务说明等。这些语言输入可以给学生提供完成任务的框架,让学生在下一步的任务互动中有效完成任务。任务条件(conditions)指的是任务实施中对信息的控制、调配。任务教学讲求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分配信息,以便促进任务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及互动。如:参与者掌握部分还是全部信息,信息交换为单向(如:只听不说)还是双向(如:又听又说),信息由单人掌握还是大家分享,任务包含信息断层还是不包含等。不同的任务条件均可导致不同的任务结果。任务教学的大量实验研究已证实(Ellis,2003;Doughty&Long,2003;Kong,2002;Lee,2002;Robinson,2001a2001b;Skehan,1998,Skehan&Foster,1997,1999,amongothers):双向、有断层,信息分配多样化的任务条件可以导致学习者主动参与任务,主动进行交流,最终影响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流利度,准确度以及复杂度。任务程序(procedures)指的是实施任务时,教师使用的操作方式。任务教学讲求任务完成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任务由个人/双人/小组还是全班完成;任务前有无准备时间,任务中实施时间有无限制,任务后有没有总结报告等。实验研究证实(Loschky,1994;Ellis,Tanaka,andYamazaki,1994,Pica,Young,andDoughty,1987,Skehan,1998;Jin,2010):任务由双人或小组任务循环前期任务核心任务后期任务5完成,有一定的准备时间,任务后有总结对任务的完成有正面的影响,而且可以导致学习者语言输出的流利度及复杂度较高。预期结果(predictedoutcomes)指的是任务完成后要有一个或数个明确、具体预期的结果。例如,通过拼凑信息找出凶手,通过交换信息了解事情的经过,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政策,通过分工合作,整合信息比较结果等。实验研究证实:有预期结果的任务在语言输出的复杂度及表达量方面都较无预期结果有效。在任务中进行的各种认知性语言处理活动都可以用具体的复杂度来衡量、控制。根据Ellis(2003);Robinson(2001a);Skehan(1998);Skehan&Foster(2001)的调查,不同的任务复杂度牵涉不同的认知资源。复杂度的高低也可以决定并影响任务中语言学习者的注意力分配,语义协商的频率,进而导致语言重构等。任务复杂度通常由两个因素引起:一是任务本身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复杂度(codecomplexity),如任务中所涵盖的熟悉及非熟悉词汇、高频或低频词汇、复杂或简单词汇、专业或普通词汇;任务中所使用的结构复杂程度或结构类型等。这些语言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任务的实施结果;二是任务实施过程中所牵涉到的功能或认知复杂度(functionalorcognit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