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词,辨析病句(一)否定词:当一个句子出现几个否定词时,我们就要仔细分析是否有否定不当的毛病:或多重否定造成表意不符,或者多重否定与反问句连用造成表意不符,或否定副词与具有否定意味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造成表意相反,如:(1)谁也不会否认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不会”“否认”“不是”三重否定造成表意相反)(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否认”、“不需要”加上反问造成表意相反)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常见的有:“防止”、“禁止”、“反对”、“切忌”、“拒绝”、“杜绝”、“避免”、“阻挡”等。另外“否则”后面不能接“如果(若)不这样”的句子,不然就犯了重复的毛病。(二)两面词:一个句子中如果出现“能否”、“是否”“与否”、“有没有”之类的两面词,或出现“成败”、“好坏”、“高低”、“优劣”之类的词时,我们就要仔细分析是否有“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语病。如:(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能不能”两面与“是关系到……根本任务”一面不对应)(2)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好坏”两面与“重要条件”一面不对应)(三)关联词:关联词的毛病在病句中最复杂又最常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关联词的错用、滥用、漏用即该用此而用彼,或不该用而用,或该用而没用等。如:(1)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进而”应改为“从而”)(2)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重复,应删去“若”)(3)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至今”前应加上“所以”)2、关联词搭配不当。如: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无论”后应接“还是”,改“和”为“还是”)3、关联词位置不当。关联词使用时处在什么位置有一定的规律: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前。如:过去,内地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不是”应放在“内地产品的质量”前)4、逻辑关系不当。有些句子从前后意义看,没有这样的逻辑关系,但是却强加上了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等。如:(1)根瘤菌寄生于豆科植物的根部,不但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气,而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强加递进关系,应删去“不但”、“而且”)(2)他生活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强加因果关系,删去“因而”)(四)并列短语1、并列短语容易出现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如: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统一安排”与“问题”搭配不当)2、并列短语容易出现交叉关系或者包含关系并列的不合逻辑的语病。如: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注意:有“和”字的并列短语有时容易出现歧义。如:他背着局长和副局长偷偷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背着“局长”?还是背着“局长”和“副局长”?)(五)数量词1、数量词作修饰成份时,容易出现歧义。如:两个报社的记者昨天采访了局长。(“两个”是修饰“报社”还是修饰“记者”?有歧义)2、数量词在计量表述时,如果出现“增加了”、“减少了”和“增加到”、“减少到”时应区别清楚:“增加了”、“减少了”后应接净数,“增加到”、“减少到”后接的数量应包括底数。如: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应改为“提高了”)3、句中有“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近”、“约”、“超过”这一类词语时,要注意它们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不能是概数。如: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应改为确数,“三千万元以上”是概数)4、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可以用分数或百分数。如: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的同类教材要少好几倍。(数字减少不能用倍数)5、使用表递进关系的词“甚至”时,如往穷里或少里说,数目小的在“甚至”的后面;往高里或多里说,数目大的在“甚至”的后面。如:这个城市的居民很富,存款百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不少。(“甚至”前后的内容构成的递进关系不恰当,应对换位置。)(六)介词。1、介词开头的句子,要特别注意是否湮没了主语,造成了主语残缺的毛病。如: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她”放到“得到”前)出现在句首的介词常见的有:“通过”、“经过”、“由于”、“对于”、“为了”等,而且句中常伴有“使”字出现。如: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怨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删去“才使”)2、当介词成对出现时,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毛病。所以要特别注意由介词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的介宾短语是否完整。如: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应改为“从……中”)这类介词常见的有:在……上(下)、从……中、从……出发、以……为中心、以……为代价、以……为主、当……时、由……组成等。这类介词常常与句式杂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查病句时要特别注意。常见的有:(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以……即可:以……为宜、……即可。(3)为了……为目的:为了……、以……为目的。(4)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5)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6)经过……下:经过……、在……下。(7)由于……下:由于……、在……下。(8)从……出发点:从……出发、以……为出发点。(9)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10)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11)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12)是由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3、有“对”、“对于”出现的介词短语中,常常有主客体颠倒、不合逻辑的毛病。如:在那时,改革开放对于我们是很陌生的。(改为“我们对于改革开放”,或在“我们”后加上“来说”)(七)代词:句中有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而前文中又出现几种情况时,常有指代不明的毛病。如:(1)王老师经常为李成补课,李成总是努力学习,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家长放心。(“他”是指王老师还是李成呢?指代不明)(2)李秀成临刑时是不是表现很英勇呢?从一些历史记载看,并不是这样的。(“这样”是指英勇还是不英勇呢?指代不明)(八)副词:一些表时间、地点、范围、程度或心理活动的副词作修饰语时,要特别注意与后面的中心语是否有语意重复毛病。如:(1)、专家们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目前的当务之急。(“目前”与“当务之急”语意重复,应删去“目前”)(2)“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可以”与“堪称”语意重复,应删去“可以”)象这类短语常见的有:“忍俊不禁地笑了”、“破天荒地第一次”、“独自孑然一身”、“过分苛求”、“更为弥足珍贵”、“最至关重要”、“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盛况”、“被人贻笑大方”、“三令五申地强调”、“深深地沉思”、“令人堪忧”、“过去存在过”、“各种形形色色的”、“十分酷爱”等等。(九)判断词“是”:1、当句中出现判断词“是”时,则应考虑主宾搭配是否恰当。判断句是“主词+系词(“是”)+宾语”的结构,主词与宾词必须相应,能一起构成一个判断。如:中等教育是开发人的能力的最好时期。(“中等教育”后应加“时期”)2、当句中出现判断词“是”时,这样的句子常常是对某事物进行解说,这种句式可能会出现句式杂糅的毛病。如: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份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钠等配制而成的。(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一来表达:或“主要成份是……等”,或“是由……配制而成的”。3、有判断词“是”的句子,常常有判断不明确的毛病。如:张长福今年22岁,是应届毕业生。(究竟是初中、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判断不明确)(十)“把”字句“把”字句是一种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放在动词之前的句子。构成“把”字句的规则有:(1)受“把”字短语修饰的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2)“把”字领起的状语一般来说应尽量靠近它所修饰的动词。(3)多数情况下“把”字句里的主要动词不能另外带宾语。例:(1)他把政治学研究的一种传统继往开来,现代化了,成为政治社会学的方法。(错误地用了不及物动词“继往开来”充当谓语动词,改为“他发展了……传统方法,使之现代化……”)(2)下岗职工不会把干个体再看作是丢脸和难于启齿的事。(“把”字短语应紧接它所修饰的动词,改为:“不会再把干个体看作……”)(3)该书的出版把“名人”出书热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同时也引来了对名人出书热的更严厉的批评。(“把”字句的主要动词错误地带了另外的宾语,即“掀起”带了另外的宾语“高潮”,应改为“该书的出版掀起了名人出书热的又一个高潮……”)(十一)“被”字句被”字句的特点是:(1)主语是受事者,施事者由“被”字引出来。(2)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3)当主语明显是受事者时,一般不用“被”。例:(1)一个姓张的老环卫工人遭到他人无故毒打,结果竟被以赔偿50元钱而私下了事。(a、“施事”赔偿者应是打人者,而此句主语是老环卫工人,应删去“被”,补充主语“打人者”。b、“了事”是不及物动词,充当了被字句的谓语动词,应改为:“结果打人者仅赔了50元钱就了结了这件事”)。(2)黎女士拿着120万元存款单去取钱时,竟被发现存单与银行电脑帐目不符。(被字句的主语应是受事者,但句中“被发现”的主语却是施事“黎女士”,应删去“被”。)(3)在厂长的主持下,这位因失职损坏了工厂设备的工人在大会上公开检讨,并罚款500元。(加“被”字,改为:“并被罚款500元”)(十二)谦敬词:汉语言极为丰富,许多词语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谦敬词就是其中最容易误用的一种。所以当句中出现谦敬词时,应仔细分析这些谦敬词的含义及使用对象,看是否用错。常见的敬词有:“令”(“令尊”、“令堂”、“令郎”、“令媛”,称人家的父母子女),“贵”(“贵庚”,称别人的年龄),“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赐”(“赐教”,请别人给予指教),“惠”(“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光”(“光临”,称宾客来到)等。常见的谦词有“家”(“家父”、“家母”、“家兄”、“舍弟”,对别人称自己的父母兄弟),“拙”(“拙见”,称自己的见解),“寒”(“寒舍”称自己的家),“愚”(“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使用时应准确掌握这些谦敬词的含义及使用对象。如: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在社会上清清白白地做人(“令尊”,敬词,用于称别人的父亲)校长抛砖引玉的演讲,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抛砖引玉”,谦词,称以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不能用于他人)象这样的词常见的还有:“蓬荜生辉”:谦词,常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题赠的字画。“不情之请”:谦词,不合情理的请求。多用于向人求助的客气话。“信笔涂鸦”:多用作谦词,形容字写得很坏或书画拙劣。“三生有幸”:谦词,形容极其幸运。“洗耳恭听”:专心地听。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犬马之劳”:谦词,比喻甘愿受驱使,为之效劳。“才疏学浅”:谦词,才识不广,学问不深。“刍荛之言”:谦词,称自己的言论。“鼎力相助”:敬词,常常在表示请托或感谢作用。“高朋满座”:敬词,形容宾朋很多。“高抬贵手”:敬词,恳求别人通融宽恕的话。“惠然肯来”:敬词,表示欢迎客人来临。“众望所归”:敬词,形容有很高的威望,受到人们的敬仰。“德高望重”:敬词,品德高尚,很有威望。多用以称颂老年人。“后起之秀”:敬词,后出现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