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迪-朱仁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3332MoralEducationChin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迪*文_朱仁宝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梳理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一、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众化研究”(13NDW06YB)研究成果。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为本;“博爱大众,民为邦本”民为重;“正心诚意,敬事而信”讲诚信;“尚中贵和,天人合一”和为贵等,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传统文化;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朱仁宝,浙江外国语学院德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2015-01半月刊特别策划Features3332MoralEducationChina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为本的价值观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国为本的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到“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强调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和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当前,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国为本精神,引导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积极作用。(二)“博爱大众,民为邦本”民为重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政治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历来重视“正民、富民、教民”之道。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王是为保民而设,统治者必须对民实行仁政。孔子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思想,照今天的解释,就是说要根据老百姓自身的利益,使他们得到好处。孔子还提出“仁者爱人”,强调“尊人”“爱人”。“仁爱”成为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党中央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种热爱人民、情系人民的民本理念,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重价值观的延续和发展。(三)“正心诚意,敬事而信”讲诚信的价值观诚实守信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孔子特别强调“信则人任焉”,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言必信,行必果”十分重要,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是治理国家还是从事经济活动及人际交往活动,都必须奉行这一原则。时代需要诚信,人们呼唤真诚。特别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美德,提倡“诚信”精神,对于有效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友好合作,显得尤其重要。(四)“尚中贵和,天人合一”和为贵的价值观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最高境界。和谐境界以追求真(自然之和谐)、善(人际之和谐)、美(天人之和谐)相统一为目标,尤其是以人际和谐为主。儒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讲究人际和谐、家族和谐和社会和谐。孔子主张治国处事、礼仪制度应以和为价值标准;处理人与人关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易经》记载:“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所谓先天,指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以前加以引导;所谓后天,指在自然变化发生以后顺随自然的变化,如此达到天与人的协调。这是一个非常深湛的符合实际的观点,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发展科学技术,建立民主制度,是与“以和为贵”“天人合一”的优秀传统相互契合的。在今天,进一步倡导和弘扬这种精神,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二、传统文化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3534MoralEducationChina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需要我们探索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一)身体力行、克己自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修身——做人之道。儒家在《礼记》中明确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则把“修身”当作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之首,治理国家以“修身”为本。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作为一个统治者必须以身作则,做好表率,才能有感召力,才能领导群众。如何修身?“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强调道德修养的自律性、自觉性,是坚持严于律己的重要方法。孔子强调的“克己自省”,是儒家文化特有的、塑造至善道德的重要途径。(二)循序渐进、积善成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强调从小开始,老而不辍,并在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且,它又是连续不断的、循序渐进的接受教育的过程。孔子倡导“循循善诱”式的教育方法,他的学生颜渊深有体会:“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积善成德也是传统文化中重点强调的。所谓的“积善”,就是指在修身中,坚持行善积德。荀子认为,圣人的高尚品格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他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儒家强调“积善”,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从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情做起,通过习惯性的反复陶冶和行为规范的多次重复,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实现自觉、无痕的品德转化。(三)环境塑造、学科渗透人所处环境的道德状况对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儒家为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提倡环境塑造和学科渗透的德育方法。所谓“环境塑造”,指的是外界环境对人的品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把人的道德品质差异归结为习染的结果,习与性成。荀子对这一点体验尤深,他特别重视环境对于荣辱观教育的作用。他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里说的是自然环境对周围事物的相互影响,这种情况在人类品格形成中同样存在着,故又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这段话是说人的品行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在特定环境作用下后天养成的。所谓“学科渗透”,就是发掘学科教学本身所蕴含的德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方式,自然地融合到教学诸环节中,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科育人功能。(四)知行统一、身教示范在知与行的问题上,儒家强调在“行”上下功夫。《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儒家学者极为重视的修养方法。朱熹在解释“笃行”时说:“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所谓“笃行”,就是强调在“明理”的基础上,把“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扎扎实实地去实行。关于“知行”关系,朱熹认为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二者相辅相成:“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知之愈明”,但2015-01半月刊特别策划Features3534MoralEducationChina“知”与“行”又各有自己的功能。他认为,“知”可以帮人们明义理,这是“行”的前提,故曰:“义理不明,如何践履?”但是“知”又必须落实到“行”上,“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重在践履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教育不仅要引导人们行,而且还要注重身教示范。庄子所谓的“不言之教”,就是身教示范法。身教示范就是将教育目标、内容融入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中,重在示人、以行教人、以行感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所要传输的思想道德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三、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对于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迪。(一)要加强爱国情怀教育爱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追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今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民族精神应成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灵魂,如美国强调宣扬所谓“美国精神”,就是要培养对国家具有强烈忠诚感的美国人;新加坡十分重视对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培养“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意识教育的核心;德国也历来注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德意志民族精神。总之,培养民族精神已成为世界各国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我国部分青少年不同程度存在妄自菲薄,崇拜西方,淡化了民族国家意识,甚至滋长了民族虚无主义。加强对青少年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刻不容缓。(二)要尊民爱民为人民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从中国发展现实来看,坚持以民生为先。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强调“尊人”“爱人”,肯定“人”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重思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把为人民办事,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最高准则,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衡量一切言行的标准。坚持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重精神的延续和发展。目前,全国各地组织的“扶贫帮困”“送温暖工程”“爱心组织”等活动,正是新型“民为重”精神的传承、践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三)要进行诚信教育自古以来,人们把“诚信”作为个体立身处世之本。在青少年中进行诚信教育,对净化学生心灵,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正确的立身处事观是构成个体人格结构的基础,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自己立身处事的态度;不仅要学做学问,更要学会做人。而诚信则是立身处事、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诚信对于青少年人格的健全与升华具有重要的影响。提倡青少年讲诚信,坚持提高诚信认知与训练诚信行为相结合,既要懂得诚信是为人之道、立身之本,又要强化诚信的行为训练。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讲真话、办3736MoralEducationChina实事,踏踏实实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四)要坚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社会实践这一大课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定要以中华美德体系的传承和实践为条件、为落脚点。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门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坚持课程学科全面渗透德育,开发有效果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丰富学校德育资源,有效开展学科德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