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0203院士顾问:(按姓氏笔画排序)丁汉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天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主任樊邦奎中国工程院院士,无人机侦察技术专家指导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白相林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常务副总裁孙立宁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陈卫东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侯增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席宁香港大学讲座教授熊蓉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智能系统和控制研究所机器人研究室主任编写单位:中国电子学会编写组主任:徐晓兰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编写组副主任:编写组主要成员:张毅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李颋中国电子学会研究咨询中心主任马良尹传昊张佑辉黄淀一张婵毛诗齐陈濛萌张雅妮樊江洋凌霞徐曼刘晟瑄李冀宁姚瀚飞王博霄李志杰赵紫薇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0405第一章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一、全球整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服务机器人迎来发展黄金时代(一)工业机器人:销量稳步增长,亚洲市场依然最具潜力(二)服务机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兴起,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新机遇(三)特种机器人:新兴应用持续涌现,各国政府相继展开战略布局二、轻型化、柔性化、智能化趋势明显,实践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一)工业机器人:轻型化、柔性化发展提速,人机协作不断走向深入(二)服务机器人:认知智能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化进程持续加速(三)特种机器人:结合感知技术与仿生等新型材料,智能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三、企业愈加注重产品形态创新,网络化与智能化布局齐头并进(一)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成布局重点,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加速落地(二)服务机器人:无人车获科技龙头高度关注,仿人机器人研发再度迎来突破(三)特种机器人:灾后救援机器人研制成热点,采矿机器人开始向深海空间拓展第二章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一、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工业与服务领域颇具成长空间(一)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加速升级,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二)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家用市场引领行业快速发展(三)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范围扩展,市场进入蓄势待发的重要时期二、关键技术突破与多元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并跑(一)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程再度提速,应用领域向更多细分行业快速拓展(二)服务机器人:智能相关技术可比肩欧美,创新产品大量涌现(三)特种机器人: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领域形成规模化产品01020304050606070809091011121415161718181920I目录CONTENTS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0607目录CONTENTS212122232426272828292930313132323233343434三、自主研发与投资并购双轮驱动,行业龙头加速布局机器人生态系统(一)工业机器人:用户企业向上游延伸,海外扩张步伐进一步加速(二)服务机器人:生态系统构建加速,企业瞄准智能生活领域(三)特种机器人:多点突破实现行业领先,龙头企业着手布局无人机生态系统第三章我国各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一、长三角地区:综合实力优势突出,依赖制造业基础形成广阔市场发展空间(一)产业规模效益领跑全国(二)产业结构布局合理(三)产业创新发展形势向好(四)产业集聚程度加深(五)产业发展环境优良二、珠三角地区:中小规模系统集成企业形成集聚,机器换人步伐不断加快(一)产业规模效益稳步提升(二)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三)产业创新形式持续丰富(四)产业集聚程度不占优势(五)产业发展环境整体良好三、京津冀地区:发挥区域协同发展优势,构建技术研发与业态融合创新高地(一)产业规模效益有所下滑(二)产业结构整体保持稳定(三)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四)产业集聚依然较为分散(五)产业发展环境持续领先四、东北地区:强化政策引导与产业头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一)产业规模效益趋势向好(二)产业结构水平日趋完善(三)产业创新仍依赖龙头企业(四)产业集聚程度持续加剧(五)产业发展环境亟待优化五、中部地区:把握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机遇,加快布局区域特色机器人产业链条(一)产业规模大而不强(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足(三)产业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四)产业集聚情况趋势良好(五)产业发展环境持续稳定六、西部地区:基于产业后发优势,发力智能制造领域逐步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一)产业规模效益再创新高(二)产业结构水平总体稳定(三)产业创新能力稳中有升(四)产业集聚情况有所下滑(五)产业发展环境面临挑战3535363737383838394040414142424344444545IIIII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0809第四章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特征趋势IV5一、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后发优势日渐显著二、国产自主品牌的关键零部件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三、各地积极贯彻国家政策加快培养机器人应用型人才四、国内外机器人合作方式向多领域全面拓展五、部分发展较快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亟需升级和完善六、中小机器人企业依托业务创新构筑产业新生态七、市场与技术共同驱动智能机器人向新兴领域发展第五章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政策建议一、继续加强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有效拓宽机器人企业投融资渠道三、持续提升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四、积极搭建机器人行业开放式资源共享平台五、有序实施机器人产业应用示范工程六、逐步完善机器人产业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七、加快推进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建设46485052535455566264656667686970图表目录CONTENTS图1根据应用场景的机器人主要分类图2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结构图32014-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图42014-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图52014-2021年全球特种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图62019年我国机器人市场结构图72014-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图82014-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图92014-2021年我国特种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图10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主要集聚区图11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图12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图13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图14东北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202030405141516172627303336目录CONTENTS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1011图15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图16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雷达图图17减速器行业现状及国内外产品参数对比图18伺服电机行业现状及国内外产品参数对比图19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需要重点关注的技能指标图20国内外机器人合作向多领域合作发展图21机器人产业园区服务平台功能图22地方机器人企业传统和新型经营模式对比表1我国中西部地区典型城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案例表2我国智能工业机器人活跃企业表3我国智能家用服务机器人活跃企业表4我国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活跃企业表5我国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活跃企业表6我国智能特种机器人活跃企业3943515152535455495758596061图表目录CONTENTS6121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内容摘要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中央及各地方相关主管部门陆续出台政策规划,在项目支持、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等方面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报告旨在综合分析全球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围绕产业的规模效益、结构水平、创新能力、集聚情况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中部和西部全国六大区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水平,并围绕地区区域优势、关键零部件、应用人才培养、国内外合作模式、公共服务平台、产业生态、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归纳具备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发展趋势特征与潜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搭建行业共享平台、有序推进应用示范、完善标准及检测认证体系和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建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一、研究背景本报告为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2021年财政专项《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评估体系构建与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增长点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产业规模与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核心技术研发、价值链分工、人才培养等领域面临瓶颈制约。积极跟踪研究我国机器人技术及产业布局动向,及时研判产业发展所处阶段水平和呈现的特征趋势,有利于为国内广大机器人企业提供发展方向、路径及模式参考,并为国家制定出台产业政策提供决策支撑,推动营造良好稳定的产业生态环境,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规范有序创新发展。基于此,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及研究人员共同编制《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并公开发布,作为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主要成果之一。二、研究对象根据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指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主要包括人机协作机器人和工业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主要包括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现阶段,考虑到我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相对突出的需求,我们将机器人划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类。其中,工业机器人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自动控制来代替人类执行某些单调、研究声明14151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研究声明三、研究重点以研判2019年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及特征趋势为目标,采取定性判断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度解析我国各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对国内外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四、研究数据数据统计采用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公开口径,并参考采用了IFR、CSSCI、Wind、CBInsights等各大组织和机构的公开数据库。涉及企业、园区的统计数据全部来自课题组的实地调研和统计。自2018年报告开始,根据IFR机器人最新分类标准,结合我国产业发展情况,相应调整统计口径,对往年已发布的2016年和2017年数据做出了修正,特此说明。本研究报告征求吸纳了大量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知名专家的意见建议,由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研究团队独力编写,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文责自负。如有转载、摘录、引用,请注明来源。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整理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主要包括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包装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和净室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指在非结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先进机器人,主要包括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其中,公共服务机器人指在农业、金融、物流、教育等除医学领域外的公共场合为人类提供一般服务的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指代替人类从事高危环境和特殊工况的机器人,主要包括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图1根据应用场景的机器人主要分类1261371819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机器人产业近年来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技术研发、本体制造、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应用推广、市场培育、人才建设、产融合作等方面取得丰富成果,为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换档升级提供了全新动能。与此同时,机器人产业也存在核心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发展环境需进一步规范、融资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需要引起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综合协调各方资源进行统筹布局与精心规划。基于此,中国电子学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