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武汉商业综合体、步行街、零售业、Wuhanbusinessresearch武汉简析商业综合体特色步行街产品业态分析2017年经济技术指标2018年经济技术目标几大核心商圈分布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武汉客厅永旺梦乐城光谷世界城江汉路步行街户部巷楚河汉街光谷风情街商业地产住宅地产01020304武汉C+P+GPART01PART01武汉简析武汉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GDP总额在全国城市中高居第八,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庞大的差旅管理市场潜力。随着武汉百强企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所属行业日益向创新驱动型的“四新”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结构服务化和高端化趋势进一步明朗,集中于以光电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工程设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领域。PART01武汉简析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武汉联勤保障基地驻所。全市下辖13个市辖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091.4万人,高新技术企业达2827家。武汉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国的经济重心。自古就是九省通衢,交通极为便利。高铁两纵两横两斜12个方向辐射全国,4小时范围圈覆盖绝大多数经济强市。坐拥黄金水道长江,长江的货运力如果完全开发,或顶10条京广线铁路,且水运的成本比火车低得多。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转型创新平台功能增强,新增国家双创示范基地4个,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创新企业快速发展,小米科技、科大讯飞等25家知名企业扎堆武汉,形成“第二总部”现象。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距今8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清末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工业兴起和经济发展,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武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以上给武汉带来巨大旅游资源。武汉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武汉,南京)之一。截至2017年,武汉有普通高校88所,在校研究生11.5万人,在校本科及大专生95.68万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7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百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7.26万人。转型de经济体昔日的老工业基地武汉,今日描画的超大城市产业图景,以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立足之基,芯片、基因工程、金融等新技术革命要素正在重新锻造城市灵魂武汉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2011年到2015年,武汉工业产值仍持续领先中西部,以东风、武钢为代表的国企为城市的经济支柱之一。而在新兴产业领域,光电子和生物医药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也正在一手抓300万辆整车产能的同时,一手抓紧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未来产业从“0到1”,颠覆式的产业进步则可能蕴藏在虚拟现实、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中。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指向产业,一代一代接续发展。曾经“武钢一咳嗽,武汉就感冒”,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发展新世纪前一个十年后期开始的武汉新一轮发展,有包括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等诸多国家机会汇集,也遭逢包括全球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国际金融危机等在内的诸多变故。咬定前沿,力拼将阿来,国家存储器基地落户只是例证之一武汉武汉市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向海内外英才发出邀约,今年公布的首批60人名单中,59位为产业创新人才,一位是知名创业投资人。他们多数具有博士学位或海外工作经历,掌握国内外领先的核心技术,部分技术成果填补行业空白。如著名材料科学家程一兵,将可瓷化塑料用于制备防火电缆,为世界首创。城市合伙人”和“创谷计划”实施,更多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正在萌芽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变革瞬息万变,武汉拿出城市最好的空间、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优的配套服务,让千军万马迸发创新创业活力,让城市尽快成为创新乐园、创业家园。以“创新”为核心,大力实施中的“创谷计划”,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10个以上“创谷”。互联网创业“第四城”在这里呼之欲出。与之相呼应,此后第8个月,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出炉,27次提到武汉,涉及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多个产业布局,与前述产业布局多有一致。中国城市战略中心执行主任罗天昊说,武汉重新对产业根基进行了改造。武汉确认了三大重点产业领域: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武汉市主城区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PART01武汉简析一、规划背景武汉市从1984年起至2006年,分四轮修编了《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此为指导又先后编制了《汉口一元片区保护规划》、《青岛路片保护规划》等20多项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和详细规划。但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保护工作仍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由于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一个基础性的有关武汉市各历史发展时期的历史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历史空间的点线面结构体系的研究,导致目前各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和地段保护规划之间,尚缺乏一个有效的衔接,无论是在整体城市功能上还是城市意象上,各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所承担的角色与任务都需进一步明确,连续性与系统性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为落实名城保护规划,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展现武汉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特色,指导下一步各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2009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邀请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4家设计机构参与方案征集,经专家评审,确定由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共同完成《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本次规划范围为《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报审稿)》确定的主城区范围,即三环线以内地区,包括局部外延的沌口、庙山和武钢地区,总面积678平方公里。规划期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检查和审议《体系规划》,并广泛征求市文化局、房管局、相关区政府、国内多位权威专家以及广大市民意见,按照法定程序公示后,上报市政府常务会审查原则同意,并于2013年2月19日正式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复。二、规划构思该规划基于城市整体保护和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吸取国际上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中的相关理念与先进经验,提出武汉市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的目标、原则、要素、层次及体系,通过对武汉市城市文化和历史遗存状况的全面梳理和系统评估,建立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资源数据库,明确历史街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和历史文化脉络结构,对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进行分区分类分级判定,制定具体规划编制指引和管理实施机制,为下一步详细规划的编制奠定基础。武汉市主城区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PART01武汉简析主要规划理念与技术重点:(1)进行全面、深入的基础研究与现状评估对武汉市各历史发展时期的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空间进行研究,对其形成与演变机制、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等做出分析和概括。研究武汉市既有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普查数据及其分类分级,对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以及相关资源集中区进行综合资源价值评估;对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现状体系进行研究,评价武汉市已编制、实施的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和局部地段规划。(2)建构系统的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体系提出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总体规划目标、原则与方法及框架。按照历史发展与演化的轨迹,分析城市空间的变迁、历史资源生存环境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按照空间要素演化的规律对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历史资源进行梳理和组织,提出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体系的空间文化脉络。基于城市整体格局和特色,将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历史文脉和历史线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空间和功能相结合,提出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保护要素与框架,构建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历史文化空间网络体系。以现有历史资源的普查建库工作为基础,以城市整体格局为平台,深化完善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分类、分级评估标准,提出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关保护与更新再利用的技术方法体系。(3)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保障机制与行动指南研究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保护体系的具体落实,对规划实施和日常管理机构的组织构架、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等提出建议,分阶段地提出政策保障与行动纲领,特别是针对下一层次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规划编制的指导要求。武汉市主城区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PART01武汉简析三、主要内容该规划是《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街区详细规划的中间层次,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主要目标是落实《名城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提出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保护目标、原则、要素、层次及体系,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评估和名录增补,建立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资料档案和控制指引,切实指导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详细规划编制和实施,搭建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管理和建设平台。具体内容如下:1、对武汉市各历史发展时期的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空间进行了整体研究,按照历史发展与演化的轨迹,对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历史资源进行梳理和组织,提出了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体系的空间文化脉络。2、以城市整体格局为平台,深化完善了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分类、分级评估标准,运用指标定量分析方法,从综合价值、保存状况和策略措施等3个方面19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数理分析,将达不到历史文化街区标准,却保存着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信息的大智路片、六合路片等六片区域作为传统特色街区纳入保护体系。3、提出了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总体目标与原则,建构了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的保护要素与总体框架,并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0片历史地段的基础上,补充划定了6片传统特色街区,作为武汉市集中展现历史风貌特色的区域,形成由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传统特色街区构成的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4、采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街区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历史街区的历史遗存特征和历史文化代表性进行分析和梳理,按照传统商业街区、近代里分街区、近代租界街区、革命文化街区、工业文化街区和近代教育文化街区等六种类型进行分别定位,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信息的原真性。5、将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规划通过对全市历史文脉中工业文脉的提取,将汉阳兵工厂、汉阳钢铁厂、国棉一厂、武钢住宅区等四片工业遗迹集中的区域纳入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范围予以保护。6、将城市艺术设计贯穿到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与发展全过程。通过历史街巷、历史建筑的艺术设计、景观营造等方式,提高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整体品位,恢复历史环境风貌。7、通过资源建库实现街区体系的精细化保护。以现有历史资源普查为基础,建立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信息资料档案,按照总则、通则和细则三级要求分别制定保护措施,实现精细化管理。8、探索和创新实施机制,采用静态保护与主动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长效机制,组建管理机构和实施公司,腾退并修缮、修复历史建筑,提升街区活力,实现旧城有机更新和整体功能提升。9、从法规体系、组织构架、保障机制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优化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实施保障机制的建议。商业综合体PART02PART02商业综合体武汉客厅武汉客厅,位于武汉市汉口金银潭,由香港上市公司卓尔发展联手美国、法国、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文化会展机构共同打造1、项目总建筑面积180万方,总投资100亿,将打造成集文化艺术品展览、交易、高端酒店、商业集群于一体的世界级文化综合体和城市文化地标,被写入湖北省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