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备管理结课论文1设备管理中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内容学号:姓名:正文:在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技术装备的完好有效是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为了在新形势下管理好现代设备,必须抓好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对设备的一生,即设备的选型、试制、制造、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等,确定共同遵守的准则。除了贯彻执行国教标准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外,要把企业在设备管理和维修中重复出现的业务,按照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规定出标准的数据,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作为管理的依据。设备管理标准化的对象可分为“物”与“事”两大方面,所谓“物”,是指设备,材料,零部件,工具量具,备用配件,润滑油等,所谓“事”,事指对事物的处理方法,使用方法,维修方法,工作程序。管理及服务等,实行设备管理标准化,就是按照科学的规律,运用标准化的方法,将企业在设备管理和维修中经常重复出现的“物”和“事”,用标准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指导设备使用,维修和管理的准则,并加以贯彻实施,使企业生产,技术活动合理化,达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目的。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制定贯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是实现技术标准的重要保证。设备管理标准化的对象和内容有:一、设备购置的标准化企业的设备购置标准化工作,主要是要建立购置设备的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审批程序,防止订购错误。设备购置的审批程序事:由有关部门提出设备购置计划,内容包括购置原因,设备投资概算,技术经济论证等。技术经济论证的关键,事依据什么资料,按照什么技术标准,设备标准和经济指标来进行评价。然后在经营副厂长或总工程师主持下,由计划,生产,工艺,设备,财务,标准化,物资等部门参加,对设备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案进行标准化审查和分析。主要评审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节能性,维修性,环保性,成套性和经济性。经过评审,根据资金情况,确定是否可以购置,何时购置。对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更需要进行标准化审查和分析。要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标准,设备标准和技术文件,因为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学,在标准中大多有所体现,事管理和技术的综合反映。基础技术,试验方法,检查方法,材料选用,加工工艺,质量控制。设备性能规格,通用零部件标准。都在标准中体现出来。在设备验收事,既要重视硬件设备的验收,也要重视软件(技术资料和标准文件)的验收,要确保技术资料的成套性和完整性。二、设备安装调试标准化设备购置进厂后,要严格执行安装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操作要求,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安装,调试,经过验收后才能使用,企业要制定设备安装施工和验收技术检验标准和规范,它包括:设备的布置,设备基础土建施工规范,设备检验与调整,设备的试运转等。要对安装的设备作严格的检验与调整,要通过试运转检验在此之前个安装调整工序的施工质量,发现设备设计和制造的问题。最后由单位验收。现代设备管理结课论文2三、设备使用的标准化设备使用标准化,就是要制定一套科学的使用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主要包括,各种设备使用说明书的使用。各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凭操作证使用设备的制度(对精密,复杂,稀有和关键设备还应实行定人定机使用设备制度)。根据设备的技术条件,规定相应的加工任务和合理的工作负荷标准,禁止精机粗用,大机小用和超负荷运转。对各种设备所具有的工作环境,应配置的监控仪器,仪表的标准和规定。对设备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润滑的规定。各种设备的能源,油料,器材消耗定额和费用的标准等。企业还应定制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严格遵守标准和规章制度,爱护机器设备的职工,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不执行管理标准和制度的人员,给予批评,处分直至追究经济或刑事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设备使用中的所有问题不可能全部制定成标准,可以采用指导书的形式规范,如安全防御指导书,电气防爆指导书,检查机器使用情况的指导书,技术评价指导书,危险物容器储罐的设置与检查指导书等。四、设备点检的标准化设备检查的标准化工作是对企业设备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作出标准规定。日常检查标准要明确规定各种设备的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合格的判定内容,检查记录要求等。如果发现问题或隐患应加以消除和及时汇报。定期检查标准应规定定期检查的时间,检查哪些设备,检查内容和方法,参加检查人员,检查记录要求,对设备的技术状态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五、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化根据各种设备的特点和工厂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各种设备的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完整等。制定出各级保养的标准,并贯彻实行。日常保养:要规定出保养项目,部位,保养内容和标准。一级保养:规定出保养部位和内容,操作顺序,检查内容,验收标准,定期保养时间等。有点设备还要求测定易损件,提出备用配件。六、设备修理的标准化应通过标准化工作,建立和健全预防维修制度,要制定和执行磨损零件修换标准,设备故障检查手册,设备检修规程,修理用工具和检验工具标准,安装调试方法试验验收方法,设备完好标准,备用配件图册和标准,设备修理验收标准等。有条件的企业还应定制和执行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由于设备维修作业与生厂操作作业相比,准备和停工等料的时间较长,作业效率较低,实际作业时间常常不满50%.但随着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维修费用上升,维修时间增多,若作业效率仍低于50%,则会降低设备的运转率。使设备的停机损失过大,从而严重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维修作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提高对企业拥有量较大的典型设备和典型部件。优先制定典型维修作业标准和通用维修作业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作业方法,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等,也包括作业用语,机器设备,修理工艺,作业质量,质量验收等标准。七、设备改造标准化在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部件,新附件改造老设备时,从设计,制造到鉴定验收,都要提出标准化综合要求和进行标准化审查。要对现有不同规格型号的老设备进行简化优选,合理地压缩和简化零部件。易损件的品种规格,现代设备管理结课论文3提高通用化,标准化程度。八、设备管理标准规范化是对设备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有:设备预算标准,油类,工具,备用配件管理规程和标准,设备生产能力标准,设备折旧及眼材料物资消耗标准,维修费用管理标准,设备管理考核标准,设备经济评价方法,设备大修理验收移交制度,设备大修理工作流程,技术准备工作流程,设备管理全过程流程等。标准化是近代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和现代化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当今标准化活动早已越出了技术范围而渗入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中,成为既是技术工作的基础又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可以说,现代生产及其他领域的迫切需要,促使了标准化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反之,没有标准化也就没有现代化生产。标准化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之一。设备管理标准化的意义: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标准化管理实施的步骤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企业标准化工作要攀登三个台阶,要走“三步曲”。第一步,制定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第二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第三步,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这三步的具体含义是:第一步:制定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获得市场欢迎和较高的满意度,解决占领市场的问题;第二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率的提高,使企业能够占稳市场,不至于刚占领市场,由于质量不稳退出市场;第三步: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使企业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即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市场不是固定的,不是开发出一种产品,制定了一个标准,就几十年可以不变,市场经济没有这种机制。市场是多变的,企业必须具备这种应变能力,这就是使企业不仅能够占领市场,站稳市场还能够适应市场,扩大市场。标准化要一步一步的跟着企业的市场运作来转,一直转到这个角度,登上制高点,这才能体现出标准化的作用和价值。这三步曲中的每一步,都要现代设备管理结课论文4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种种弊端,每个企业都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通过创新开辟自己的道路。标准化要赢得竞争,就必须创新。企业标准化不能再走老路了,创新才有出路。企业标准化不能孤军奋战,要同各部门协作配合、互相支持,发挥整体系统功能,才能走好三步曲。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另外,对于技术尚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文件引导其发展或具有标准化价值,尚不能制定为标准的项目,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技术报告的项目,可以制定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企业标准化是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贯穿于企业整个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企业标准化是包括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在内的,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它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用标准化这条法规进行管理是逐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起步点,是管理战略史上的重大转变,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个人观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国际贸易化的迅速发展,标准化已跨越国界,日趋国际化。标准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也是一切组织管理的综合性基础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实现以标准化作为管理基础的现代化管理。实现标准化管理,会获得人、财、物、技术和时间资源的节约,从而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标准化就是企业的灵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要使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要使企业在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中更好地成长,就必须加大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力度。以标准化为核心才能真正做到以客户、以质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标准化还是一个过程。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可以使企业持续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参考文献:[1]姜金三,《现代设备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金铂凡,《设备管理与维修》设备管理1997年第9期[3]张友城,《现代企业中的全面生产设备管理》.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4]王汝杰,石博强。现代设备管理.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5024-4182—1[5]马新国,《现代企业设备管理百科全书.黑龙江: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年3月,I-IS一11579[6]沈永刚,《现代设备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5次印刷[7]王晓磊,《浅析设备的综合管理》,2005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现代设备管理结课论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