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2010年中国各省区老龄人口(≥65岁)比重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回答下面两题。1.(2017黑龙江哈尔滨二模)下列关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龄化越严重B.老龄化严重地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C.老年人口比重总体上东部大于西部D.人口密度越大,老龄化越严重2.(2017黑龙江哈尔滨二模)广东省老年人口比重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多B.人口出生率高C.医疗水平高D.人口增长率低老年抚养比为65岁(含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与15—64岁劳动人口之比,下图示意中国与印度历年老年抚养比变化情况(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23.(2017河北张家口期末)图中信息显示()A.2000年之后,中国与印度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B.2020年之后,中国与印度老年抚养比显著提高C.2015年之后,中国老年抚养比大幅度上升D.2010年之后,印度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4.(2017河北张家口期末)印度老年抚养比低于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型B.人口健康状况改善,生育率大幅度提高C.经济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力低下D.政府长期大力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5.(2017河北张家口期末)为了有效遏制中国老年抚养比的快速上升,最先见效的措施是()A.调整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B.鼓励职业女性回归家庭C.缩短学制时间,提早走向劳动岗位D.渐次延长退休年龄萨哈共和国是俄罗斯境内最大的行政区,位于俄东北地区,居民结构以生活在农村的雅库特人为主,其次是生活在北方的土著少数民族。下图为2000—2014年萨哈共和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6.(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二)萨哈共和国人口增长特点是()A.以外来人口迁入增长为主B.以城镇人口自然增长为主C.以农村人口自然增长为主D.以城镇人口迁入农村增长为主7.(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二)2007年萨哈共和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急剧上升,其原因可能是()A.居民生育意愿增强B.国家政策鼓励生育C.医疗技术水平提高D.居民经济收入增多3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8.(2017四川自贡一诊)该国是()A.澳大利亚B.美国C.英国D.日本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完成下面两题。9.(2017吉林高三调研二)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②政府政策扶持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④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2017吉林高三调研二)“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减缓城市化速度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C.提高环境承载力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11.有人认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较30年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是当前生育政策调整的考虑因素之一,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①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②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极大改善③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④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综合题(共56分)412.目前人口问题的严峻状况,不仅仅在于老龄化,而更多在于人口数量下降的趋势不容乐观。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人口红利是巨大优势,但一直被当作巨大的劣势予以遏制。(34分)材料一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注:人口数据显示,2000—2015年人口增长缓慢,2016年较以往有较大增长。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省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740600122材料三自2016年起,我国正式终结了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两孩”时代。该政策全面实施一年后,一部分年过35岁的妈妈们再次加入“生育大军”。然而,生二胎意味着步入高龄产妇的行列,很多人在犹豫生还是不生,担心高龄生产可能带来的诸多风险,各种忐忑接踵而来。国家现在需要非常重视人口问题,放开二孩是一个具体措施,但目前效果不明显,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婴儿潮。(1)根据材料一说出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6分)(2)请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这种现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二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5(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放开“二孩”的原因以及造成当前“二孩”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因素。(8分)(5)如果你的妈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计算生育第二个孩子,你支不支持?说明理由。(6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2分)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6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比重(%)年份地区20052010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6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6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6分)(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10分)(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7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C据图分析可知,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总体上东部大于西部,但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龄化越严重;人口密度和老龄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2.A据图分析可知,广东省人口老龄化问题较轻,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多分布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口迁入多。3.C图中信息显示2015年之后,中国老年抚养比大幅度上升,而其他选项所述与图中信息不符。4.A印度老年抚养比低于中国的主要原因是印度人口增长率高,老年人口比重低,属于“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5.D缓解我国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的措施有两点,一是提高人口出生率,以补充劳动力,但所需时间长;二是延长退休年龄,多为社会提供养老资金,这是最先见效的措施。6.C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萨哈共和国居民结构以农村人口为主。估算2000—2014年萨哈共和国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其中,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4‰,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5‰,由此可知,萨哈共和国人口增长以农村人口自然增长为主。7.B由图可知,2007年萨哈共和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急剧上升,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在人口政策上对生育家庭给予经济补贴。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能够刺激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促进人口数量的增加。8.B结合图示信息知,该国移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通过计算可知,该国总人口数超过1亿。结合选项判断,该国为美国。9.A农民工在原就业地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生活压力较大;同时由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拥有很多优惠条件,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10.B“归雁经济”兴起将加快城市化速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环境承载力,导致地价大幅上升。11.A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故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改善。近30年来,我国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总体呈下降趋势。故A正确。二、综合题12.答案(1)人口基数大;截至2000年,人口增长速度快;2000—2015年增速缓慢,2016年有较大增长。(2)原因:①社会稳定;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④人口基数大;⑤政策影响。8影响: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使人口环境压力迅速上升,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增长缓慢会使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短缺,老龄化加剧。(3)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人口分布不均匀。原因:我国东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西部优越,故人口密度较西部大。(4)放开“二孩”原因:生育率低,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缺乏,老龄化加剧;“独生子女”政策不合时宜;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沉重,“失独”家庭较多。因素:人们素质提高,生育意愿低,社会抚养压力增大;高龄生产危险系数高;社会公共服务不到位。(5)答案合理即可。示例:支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是爱国的体现;可以减轻独生子女的压力,使独生子女不再孤单,有利于家庭和谐。不支持。父母年龄大,高龄产妇生产存在一定危险性;家庭负担加重。解析第(1)题,从人口基数、增长速度等方面说明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第(2)题,从社会、卫生条件、生活水平和政策等方面分析原因。从环境、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等方面说明影响。第(3)题,在调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说明分布特点,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说明原因。第(4)题,从我国生育率、人口红利及老龄化、养老负担等方面说明放开“二孩”的原因,并从人口素质、抚养压力、公共服务等方面说明效果不明显的原因。第(5)题,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在表明自己观点的前提下,合理叙述理由即可,注意理由与观点的一致性。13.答案(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任答两点)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3)增多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及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第(2)题,南部沿海地区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第(3)题,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原因主要包括:有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