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历史唯物主义【精品PPT】2019年高中政治复习专题课件★考点一社会历史观考向一社会发展的规律[理清—主干知识](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社会实践,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同时要确立先进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法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原理(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一般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法律体制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解放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般涉及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区分辩证关系基本矛盾(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1.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解决基本矛盾实现的。2.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是非对抗性矛盾,不能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四)全面把握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趋势之间的关系[澄清—易错易混]常设误点(一)从“颠倒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角度设误1.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纠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互联网思维属于社会意识,无法决定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纠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社会意识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2.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3.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纠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也可以滞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纠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常设误点(二)从“歪曲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一角度设误5.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纠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都属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纠正: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看,只有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看,变革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变革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6.只要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常设误点(三)从“混淆改革的性质和夸大其作用”这一角度设误7.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纠正: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纠正:在我国,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阶级社会,社会发展主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8.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查清—高考题点]本考点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命题往往以当前的经济政治领域的改革考查社会发展的规律,结合当前的理论文化成果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2019年高考要注意结合网络热词,法律、制度的完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等热点理解和把握以上考点。1.(2018·全国卷Ⅲ)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④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科学理论,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①正确。马克思主义指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预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无产阶级推翻,从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正确。②错误,很多理论都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构想和设计,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正确地指明了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③错误,马克思主义没有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答案:B2.2017年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医疗服务。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①改革是对我国医疗体制机制的改变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④改革就是为了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改革不等同于改变,①错误;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④错误;②③是改革的原因。答案:A3.就推进“厕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从2018年至2020年,全国计划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正所谓“小厕所、大民生”。“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从唯物史观角度看()①“厕所革命”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厕所革命”的指示具有指导作用③推进“厕所革命”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④“厕所革命”体现了从“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秩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就推进“厕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从2018年至2020年,全国计划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反映了这一指示的指导作用,②符合题意;推进“厕所革命”是根据社会实际状况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③符合题意;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④属于认识论角度,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答案:B考向二社会历史的主体[理清—主干知识](一)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依据(二)全面把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地位基本内容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唯物史观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认识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顺序辩证法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唯物论[澄清—易错易混]常设误点(一)从“混淆人民群众的范围”这一角度设误1.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纠正:人民群众的范围要大。纠正: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2.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影响较大,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普通个人对历史的影响较小,是次要部分。常设误点(二)从“夸大人民群众的作用”这一角度设误3.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领导力量。纠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是代表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或集团。纠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不能任意创造,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4.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5.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纠正: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纠正: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但他们的生产活动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纠正: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并不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6.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7.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查清—高考题点]本考点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019年备考要注意结合热点、焦点素材,如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利益、发挥人民群众作用的具体事例,党和政府的有关决议等理解和把握以上知识。1.(2016·全国卷Ⅲ)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从唯物史观角度讴歌劳动者的原因”。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强调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①符合题意;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符合题意;“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作用的融合”“劳动者知识结构的优化”都不是“讴歌劳动者的原因”,排除②③。答案:B2.(2018·衡水一中模拟)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一切社会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①正确;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社会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不是人民群众是一切社会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②不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③正确;群众观点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④错误。答案:A3.子贡问治人。孔子曰:“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子贡曰:“何畏哉?”对曰:“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不畏!”下列观点与孔子的观点相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