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生平简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路遥,原名王卫国,汉族,中国当代土生土长的农村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去陕北故乡的“毛乌素沙漠”,他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习总书记提及曾和路遥同住一个窑洞彻夜长谈,路遥1973年离开延川县,由此推算,两人在延川同住一个窑洞应该是在1970年至1973年之间。作为北京知青,习近平当年来到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路遥则是当地的回乡知青,很喜欢结交见多识广的北京知青,两人在那时成为朋友。习近平所在的梁家河离延川县城很远,开会或办事晚了回不了梁家河,就会找路遥长谈。1973年,路遥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他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同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路遥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路遥因此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长篇巨制,他早早就开始了生活的实践和体验。1982年,路遥的弟弟王天乐由陕北清涧县招工到铜川矿务局下属的鸭口煤矿当了采煤工人,路遥因此也常来铜川,并深切关注煤矿工人的生活,也为以后的创作种下了煤矿基因。在鸭口煤矿期间,路遥在弟弟王天乐的协助下,深入职工群众中调研访问,又多次和矿上的同志一起下到千米井下现场,深刻体验煤矿生活,搜集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随后,1985年秋天路遥就住进陈家山煤矿医院,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于当年岁末写完了作品的第一部。1987年秋,当《平凡的世界》写到第三部,也就是大量涉及煤矿章节时,路遥又来到鸭口煤矿采煤五区体验生活。在他《平凡的世界》中,从大牙湾煤矿到矿工孙少平等情景和人物中到处流下了鸭口煤矿的影踪,这让铜川人特别是鸭口人和陈家山人感到分外亲切。路遥第一次下井到工作面升井后,把安全帽从头上拿下来,往地上一放,坐在井口就走不动了。他对矿上陪同的人说:凡是下过井的人,生活在太阳底下就应该知足了。在陈家山矿医院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日子,他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他写作起来非常的要劲,而且是一根接着一根的吸烟。那里的生活过分简单,早晨我不吃饭,中午只有馒头米汤咸菜,晚上有时吃点面条,有时和中午一模一样,写作紧张时,常常会忘记吃饭,一天有一顿就凑合了,我一天通常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种伙食无法弥补体力的消耗……这些,都是路遥在他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里对矿山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候,陈家山矿的人们几乎会在每个周日下午的沮水河边,看到路遥一个人低头漫步的影子。他一个人,抽着烟,沿着河边那条小路徘徊着。认识路遥的人看见他,会绕道而去,他们知道,路遥那不是在散步,他是在思考他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1988年,从首都北京传来消息,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百里矿区再一次掀起庆贺的热潮。1992年11月17日早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医治无效撒手西去,年仅42岁,而且距他43岁的生日只有16天。作家黄卫平在铜川的一次作协会议上说:路遥体验生活,不像当记者的,带个采访本,他什么都不带的,也不记,他逮住老工人或者跟矿上的干部,一块儿聊情况说事的时候,从来不记录,后来我就问他了,他就说,我要感受生活,给我说一件事情,它要能感动我,我就不用记,我会记到心里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鸿表示,路遥的精神遗产至少有以下四点:路遥第一,他对文学事业的那种神圣感,以整个生命去打造自己的文学;第二,他对普通人命运深刻、持久地关注;第三,他所塑造的高加林、孙少平等人物形象,给了社会底层特别是正处于奋斗中的青年,以永远的感情共鸣与精神鼓励;第四,他尽可能地挖掘、表现了每个人本身潜在的朴素而又宝贵的精神。这四点足以使一位作家永远不朽。这是一处静谧的灵魂安息之所,路遥在这里沉睡。雕塑中的路遥,平静而坚毅,目光远远地望着前方,望着他的母校,望着陕北这片黄土地。在路遥墓后有一面高大的石壁,上面镶嵌着一尊孺子牛的浮雕和路遥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