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学习目标•了解信息化教学的概念,能解释信息化教学的特征;•了解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模式;•掌握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和Webquest学习模式,并能够结合实际学科内容设计信息化教案。信息化教学概述•信息化教学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历程1、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2、资源库建设与应用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学的特征1、教师角色的转变2、学生地位的变化3、环境和过程的变化指导者、促进者讲解者、传授者主动建构、协作学习被动接受、机械记忆数字化网络资源与传统资源、开放、随时随地学习课堂、书本、相对封闭4、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21世纪所需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5、注意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智商就是智力。情商对一个人的成功有重要的影响,IQ与EQ协调发展)传统评价信息化教学评价评价方法测验、考试成长档案袋、学习契约、量规、汇报、情景测验、行为观察等评价主体老师学生、老师、家长评价重点成绩,注重知识掌握的程度学生参与的过程,获得的情感与智力体验评价目的甄别与选拔促进学生发展6、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信息化教学模式•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网络探究性学习(Webquest)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SCL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learningCSCL的概念•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简称CSCL),顾名思义,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即协作学习的汇合。CSCL的类型根据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可以将CSCL进行双维度划分:•(1)实时同地CSCL•(2)非实时同地CSCL•(3)实时远距CSCL•(4)非实时远距CSCLCSCL系统模型与流程一、CSCL系统模型见书207页图二、CSCL的流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1、获得学习者特征参数2、划分协作学习小组3、协作学习进程4、学习测评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project-basedlearningPBL概述从现实社会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让学生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借助多种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的特点1、情景性2、综合性3、开放性4、协作性PBL的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主题2、制定研究计划3、搜集信息4、加工、应用信息5、制作并展示创作成果案例调酒工艺调查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概述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PBL的特点问题的开放性问题情境的真实性评价的真实性教师、学生和其他成员的协同合作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技术手段的应用PBL的实施步骤①组织小组:在作为一个小组探索问题之前,学习者要互相认识,为合作学习建立基本的规则,形成毫无偏见的氛围。②开始一个新问题:用少量的信息来提供给学生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尽量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情况相接近,能够吸引学生。PBL的实施步骤③后续行动:小组成员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基于他们新学习的东西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在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要评价自己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看信息是怎样得来的,来源是否可靠等,这是促成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PBL的实施步骤④活动汇报:各小组利用各种不同形式来报告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比如数学分析、图表、口头报告、戏剧表演等。PBL的实施步骤⑤问题后的反思:为了提炼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学生们要有意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要考虑这个问题与以前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可以帮助他们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情境。而且,在学生们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表现时,他们同时也在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进行反思,这对于高级的思维技能的发展来说是很有意义的。案例说句心里话讨论学习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与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后,恰巧两者的缩写都是“PBL”,请谈谈两者的区别与联系。1、目标不同•基于问题的学习目标之一是通过解决与真实世界相关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使学生通过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从而灵活地掌握知识并能对知识灵活地加以运用。解决问题目的是为了掌握某种知识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就是说基于问题的学习目的之一是通过解决问题来灵活地掌握课程内容。•而基于项目的学习,并非只是为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而开展的,它往往侧重于对教材内容以外知识的体验与经历,旨在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它侧重于加强学生认识事物的广度,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2、学习时间长短不同•基于问题的学习为了掌握学科知识,因此解决问题持续的时间不能也不应该过长。•基于项目的学习则不受时间的限制。有些项目学习长达一个学期以致一年,是完全正常的。3、学习实施步骤不同•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步骤基本已经固定,•基于项目的学习没有一套大家共同遵循的程序,不同的人不同的项目实施的步骤肯定有差异。4、基于项目的学习最终会要求生成一个产品或展示而基于问题的学习没有这方面的要求。5、基于项目的学习里面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网络探究学习模式(Webquest)Webquest的由来•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等人创立的,主要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课程单元。Webquest概述•“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Webquest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因特网是学生主要的信息来源。•使用Webquest的目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综合和鉴别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Webquest的分类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两种:(1)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1~3课时完成,其目标是获取与整合知识,学习者需要处理大量新信息并最终形成对这些信息的意识。(2)长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其目标是拓展与提炼知识,学习者需要深入分析“知识体”,学会迁移,并能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对知识的理解。Webquest的基本结构•一个WebQuest包括导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部分。•教师一般将webquest教案发布在网络上,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任务评价Webquest结构导言资源过程结论1、导言•导言部分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了解探究的主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选择Webquest主题的原则•选好一个主题是整个Webquest顺利实施的起点,是值得教学设计者认真考虑的。(1)主题具有开放性,复杂性,能引发学生高级思维(分析、综合、判断、创造等)的参与。(2)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3)能充分运用网络资源。(4)与现实世界紧密关联。2、任务•“任务”模块对探究结束时学习者将要完成的结果进行描述。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件作品、一份电子演示文稿、一篇论文等。•任务是在主题统领之下的,教师可以将大的任务划分为一些小的子任务。3、过程在“过程”模块中,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其中可以包括把任务分块的策略,对每一学习者扮演角色或看问题的视角的描述等等。还可在这一部分提供学习建议及人际关系建议等。4、资源“资源”是一个网站清单,这些网站指导者事先已查找过,能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资源经过了预选,以便学习者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需要说明的是给学生的资源并不限定在网上,也可以包括非网上的资源。5、评价•列出需要完成这个任务相符合的评价标准。一般采用评价量规进行评价。•评价人员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或同学。6、结论•结论部分为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鼓励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及对学习成果进行拓展和推广提供了一个机会,它为整个文件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给读者一个结束的感觉。案例学习郑和与哥伦布:谁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