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晶格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刃型位错、螺型位型。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晶界和亚晶界。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晶体: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呈规律性排列。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迅速增加;塑性、韧性迅速下降的现象。回复:为了消除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将变形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以使其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在加热温度较低时,原子的活动能力不大,这时金属的晶粒大小和形状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在晶内发生点缺陷的消失以及位错的迁移等变化,因此,这时金属的强度、硬度和塑性等机械性能变化不大,而只是使内应力及电阻率等性能显著降低。此阶段为回复阶段。再结晶: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原子也具有较大的活动能力,使晶粒的外形开始变化。从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晶格类型相同,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热加工: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一定温度进行压力加工。冷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压力加工。合金:通过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将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称为合金。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相:在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均称之为相。相图:用来表示合金系中各个合金的结晶过程的简明图解称为相图。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后形成的固相的晶格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的相同,这种相称为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合金的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具有金属性质的新相,称为金属间化合物。它的晶体结构不同于任一组元,用分子式来表示其组成。机械混合物:合金的组织由不同的相以不同的比例机械的混合在一起,称机械混合物。枝晶偏析:实际生产中,合金冷却速度快,原子扩散不充分,使得先结晶出来的固溶体合金含高熔点组元较多,后结晶含低熔点组元较多,这种在晶粒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枝晶偏析。比重偏析:比重偏析是由组成相与溶液之间的密度差别所引起的。如果先共晶相与溶液之间的密度差别较大,则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凝固时,先共晶相便会在液体中上浮或下沉,从而导致结晶后铸件上下部分的化学成分不一致,产生比重偏析。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弥散强化:合金中以固溶体为主再有适量的金属间化合物弥散分布,会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这种强化方式为弥散强化。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代替溶剂晶格结点上的一部分原子而组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填充在溶剂晶格的间隙中形成的固溶体,即间隙固溶体。相组成物:合金的基本组成相。组织组成物:合金显微组织中的独立组成部分。共晶反应:指一定成分的液体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成分和晶格均不相同的两种晶体的反应。包晶反应:指一定成分的固相与一定成分的液相作用,形成另外一种固相的反应过程。共析反应:由特定成分的单相固态合金,在恒定的温度下,分解成两个新的,具有一定晶体结构的固相的反应。热脆:S在钢中以FeS形成存在,FeS会与Fe形成低熔点共晶,当钢材在1000℃~1200℃压力加工时,会沿着这些低熔点共晶体的边界开裂,钢材将变得极脆,这种脆性现象称为热脆。冷脆:P使室温下的钢的塑性、韧性急剧降低,并使钢的脆性转化温度有所升高,使钢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淬火时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淬透性:钢在淬火后获得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淬硬性: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最高硬度。回火脆性:随回火温度提高而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红硬性:材料在经过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后所能保持其硬度的能力。同素异构转变:由于条件(温度或压力)变化引起金属晶体结构的转变,称同素异构转变。奥氏体:碳在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过冷奥氏体:处于临界点以下的不稳定的将要发生分解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M转变结束后剩余的奥氏体。铸造性能:金属或合金在铸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工艺性能,包括流动性、吸气性、收缩性、偏析等。锻造性能:衡量材料通过塑性变形加工获得优质零件的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指标,包括塑性和变形抗力两个因素。影响因素:1、金属本质:化学成分和组织2、加工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应力状态焊接性能: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包括结合性能:焊接接头产生缺陷的敏感性。使用性能: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应性。影响因素: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和结构型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