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长江大学医学院护理系龚爱萍第四节家庭用药保健了解药物的种类及用药途径;熟悉给药方式与药效的关系,家庭备药的原则;掌握不同人群的合理用药学习提示一、药物的种类(一)内服药:有片剂、溶液、合剂、胶囊、丸剂等。1.口服给药法是指药物经病人口服后,被肠道吸收、利用,以达到防治和诊断疾病为目的的一种给药方法。2.舌下用药有的药物在胃和肝脏中被分解后,即失去药效,对此,可以采取把药含在舌下,直接由黏膜来吸收的方法。(二)外用药1.粘贴药用药布等粘贴在皮肤上的药。2.软膏和乳脂主要用在皮肤干燥的地方,最近,出现了由血管吸收对全身都有效的这类药物。3.喷雾剂将药物直接喷到皮肤、咽喉、气管等部位的药。4.眼药水、眼药膏用以治疗眼的感染病的药物,有药水和软膏两种。5.滴鼻药治疗鼻部炎症等的用药。6.栓剂插入肛门或阴道,因药效成分被黏膜直接吸收,因此比内服药效果更快。7.含漱剂口腔的炎症等的用药。(三)注射药注射法是将无菌药物注入体内,达到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给药法。1.皮内注射将少量的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2.皮下注射将少量的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3.肌肉注射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4.静脉注射是自静脉注入无菌药液的方法。(四)新颖药剂粘贴敷片、胰岛素泵等。二、给药途径与药效的关系药剂由于给药的途径不同,被吸收的方法以及药效的表露形式(药理作用)也不同。不同的给药途径按药物吸收速度由快到慢的比较,顺序为:静脉→吸入→舌下含化→直肠→肌内→皮下→口服→皮肤1.静脉注射因为药剂是直接注入静脉的,所以也是药效出现最快的给药方法。2.吸入法是将药液加热成蒸汽后再吸入,或利用高速气流将药物喷成雾状颗粒,通过吸气进入病人的支气管和肺泡,所以药效出现较快。3.肌肉注射肌肉中淋巴管和血管都很丰富,吸收也较快。4.皮下注射从毛细血管进行缓慢的吸收。5.内服剂必须经过胃和肝脏,药效才能缓慢地表现出来。三、用药常识(一)家庭该如何备药1.宜选适合家庭使用和保存的药物剂型。(1)选择给药方便的剂型,如适合口服、舌下含服、局部外用的剂型,而尽量少选或不选供注射用的针剂。(2)尽量选择体积小、易保存的片剂,少选体积大、不易保存的散剂、丸剂等。2.药物品种的选择要适应家庭成员的需要。(1)治疗感冒的药如感冒通片、感冒清片、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冲剂等。(2)处理外伤用的药品如酒精、碘酒、紫药水、红汞、创可贴、云南白药、绷带、医用胶布等。夏天为防治蚊虫叮咬,可备风油精、万金油等。(3)若家庭成员中有常患某疾病者,应特意储备防治该疾病的药品。3.储备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来说,每一种药品准备一周左右的量即可,待用完后再加以补充。4.存放的药品要有标签。5.存放和保管要合理妥善。药品的存放要井然有序,不可杂乱无章。(1)内服药和外服药要尽量分头存放,且一个药瓶或药盒内,只装一种药品,不可将两种或数种药品放在一起,以免误用。(2)存放之处要保证安全,防止小孩乱拿、乱用,酿成事故。(3)容易发生潮解的药品,如复方甘草片、含碘喉片、维生素B1以及各种胶丸、糖衣片等,要密封保存。(4)应避光保存的药品,如鱼甘油滴剂、氨茶碱等,要装在棕色瓶内。避免高温的药品,如金霉素眼药水等,要存放于低温处。6.要经常检查存放的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药片有无变色、粘连、潮解、内服药液有无絮状物、污染物等变质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现象,应立即加以清除,另备新药,不可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品。(二)如何识别处方上缩写符号常见的符号及其含义如下:a.c.饭前p.c.饭后a.d.睡前a.j.早餐前a.m上午p.m.下午q.h.每小时q.d.每日1次q.o.d.隔日1次b.i.d.每日2次t.i.d.每日3次q.i.d.每日4次h.d.(h.s)睡时p.o.口服Rp.取biw每周两次H皮下注射IM(i.m.)或m肌肉注射i.v.或V静脉注射p.r.n.必要时用(三)如何区别药物的“量”1.用量就是“剂量”、即用药的分量。2.无效量是指药物剂量太小,达不到体内的有效浓度,起不到治疗作用的量。3.治疗量是指当剂量增加到出现最佳治疗作用时的量,即“常用量”,也就是通常治病时所需要的分量。4.最大治疗量是指在常用量的基础上再增加剂量,直加至即将出现中毒反映为止,这个量就称为“最大治疗量”,也就是“极量”。5.中毒量是指用药量超过极量时,就会引起中毒,这就是“中毒量”。6.致死量在中毒量的基础上再加大剂量,就会引起死亡,此剂量即称之为“致死量”。(四)如何阅读药品说明书1.阅读药品的名字与许可证号。2.药品的名字通常可分为商品名和学名。3.成分4.适应症5.注意事项6.副作用7.用法用量:一般标明的剂量为成年人的常用量。儿童用量,通常会在此处提供换算方法。常用的方法是按每千克体重计算全日总量,再标明分次服用。多简写为毫克/千克/日或毫克/千克。如果药品标明为每日每千克体重25毫克,小儿体重10千克,则计算出全日总量为250毫克,再根据用药方法给予。8.贮藏★注意:药品说明是帮助你认识药品最好方法之一,但不应凭借一份说明书,便自以为非常了解了,更不能借此擅自服用,必须得到医师的专业指导,经医生诊治后按医嘱服用药物。(五)如何识别药品批号和有效期限1.批号国产药品的标签上,都应有阿拉伯数字的“批号”。药品批号通常由6位或8位数字组成,如20061008。2.有效期有些药物在瓶签或盒子上直接标着有效日期,超过了这个时间该药就失效了。3.失效期某些药物不标有效期,而标失效期,即什么时候开始失效,也就是说在失效以前,该药都是有效的。★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与存放条件密切相关,如果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光线过强等,都会使药物提前失效。(六)如何区分药品的禁用、忌用与慎用1.禁用就是禁止使用的意思2.忌用是指使用后,很可能发生不良反应。3.慎用指在用药时应谨慎小心,用后要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如有,就应立即停止使用。(七)如何合理使用抗菌素应用抗菌素引起的副作用主要有:1.毒性反应:如链霉素会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而造成耳聋,氯霉素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过敏反应:如用青霉素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甚至可以发生过敏性休克。3.继发性感染:应用广谱抗菌素(如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后,会使体内细菌产生耐药性,再应用同种药物时,起不到抗菌作用。使用抗菌素的基本原则: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菌素治疗。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素(除病情严重者外)治疗,用抗菌素后会使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贻误诊断和治疗。3.尽量避免在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抗菌素。4.预防性应用抗菌素应严加控制。(八)孕妇的合理用药1.整个妊娠期,特别是妊娠的前3个月,尽量少用药。凡属可用可不用的药物都不用。2。孕妇自己绝不可滥用药物。经医生开处方必须服用的药物,服用时必须遵医嘱,切勿疏忽大意。对妊娠前引起过敏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及特别注明“孕妇忌用”或“孕妇慎用”的药物,包括中药在内,都应该忌用或慎用。3.孕妇患病非用药物治疗不可时,一定要经医生确诊。在对症用药时,应该趋利避害,尽量避免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药物致畸作用。4.孕妇用药后,如感到不适,要立即停药或改用其他更为合适的药物。5.怀孕期间服用中草药或中成药也要慎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并控制好药量。掌握好用药时间。(九)婴幼儿给药1.药物剂量计算(1)按体积计算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公式为:小儿剂量=每日(或每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体重(公斤)(2)按年龄计算用于剂量幅度大、不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等。公式为:小儿剂量=(年龄+2)×5%×成人剂量(3)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剂量(每日或每次)=体表面积(m2)×每平方米体表面积需要量(每日或每次)体表面积计算公式: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2.给药方法(1)口服法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幼儿用糖浆、水剂、冲剂等较合适,也可将药捣碎后加糖水吞服,年长儿可用片剂或药丸,婴儿及不合作幼儿则需喂药。(2)注射法注射法比口服法凑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肌肉注射次数过多还可造成臀肌紧缩、影响下肢功能,非病情必需则不宜采用。静脉推注多在抢救时用;静脉滴注时应根据年龄病情控制滴速。(3)外用药常用软膏、水剂、粉剂等,用外用药时要防止小儿用手抓摸药物,以免误入眼、口引起意外。3.喂药方法(1)抱起患儿坐在凳子上,然后以左臂固定患儿的双臂及头部,如不宜抱者需抬高头部,面部稍偏向一侧。(2)用小勺盛药液,从口角处顺口颊方向慢慢到入,小勺仍留在口中,待药液咽下后,才将药勺拿开,以防患儿将药液吐出。(3)若患儿不肯咽下时,可用拇、食指轻捏双颊,使之吞咽,(4)喂药后在喂少量温开水,冲净口中的药液。(5)抱起孩子轻拍背部,排出空气,避免吐药。4.喂药技巧(1)散剂或片剂、丸剂,可研细溶于水而改为汤液,药内可加少许食糖或蜂蜜。(2)不溶于水的药物,可把药和糖先搅拌均匀,使药粉浮在糖粒上,然后放在小勺内用开水化开,以免引起呛咳。(3)味特别苦的如黄连素等,可先在小勺内放些糖再放药不搅拌直接到在孩子嘴里,用糖水迅速送下。(4)中药汤剂,不宜熬得太稀,汤药应少量多次温服。也可在汤药中放入少许冰糖或蜂蜜浓缩成糖浆,一剂药分4—5次,根据患儿不同年龄选择适宜方法和体位喂服。5.喂药注意事项(1)患儿在喂药中出现恶心、呛咳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喂药,如不能避免呕吐时,应将头转向一侧,避免吸入气管。(2)婴儿喂药应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间进行,以免因服药时呕吐而将奶吐出。(3)给油剂药物(如鱼肝油)时,可滴在小勺药面上同服,或用塑料滴管,吞咽障碍者或新生儿应注意避免强喂油剂,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4)不能将药和乳汁、牛奶、果汁混在一起,以免产生凝结,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十)老年人用药原则1.尽量少用或不用药老年人用药一般只限于急症和器质性疾病。2.精确选药如确需用药,应选择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对胃肠、肝肾和神经系统有损害的药物。3.用药剂量个体化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用药应从小量开始,然后逐渐达到个体的最适用量。一般主张老年人用量为成人的1/2-3/4,并且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根据病情随时调整。4.注意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一般联合用药最多不超过3-4种,并用1-5种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8.6%,并用6种以上的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8%-81.4%,联合用药还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5.谨防药物不良反应每个人对药物是反应不同,老年人因各种生理功能下降,用药后易出现不良反应,更应谨慎预防。6.记录用药老年人常忘记服药或服错药,因此服药应有记录,请家属协作监督用药,这对长期服药和服药种类较多的老年人尤为重要。高血压病人有“十怕”一怕:情绪大起大落;二怕:过劳过累;三怕:睡眼不佳;四怕:过量用盐;WHO建议每日食盐量5g五怕:过食肥甘;六怕:嗜烟酗酒;七怕:凉水浸泡手足;八怕:中止治疗;九怕:随意用药;十怕:使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