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师制”的几点思考随着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子女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增多,家庭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程度减弱,或者是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都会使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为了体现素质教育中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的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我校本着“学生个个受关爱”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位导师有针对性地选定十几名学生与他们结成对子。通过每两周的周五集体会面,平时个别聊天、谈心的方式和学生加以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了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如下:1、导师要在确立受导关系的一个周内熟悉受导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学生品德、学业水平、身体素质情况、家庭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的现状,并填写好《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的学生基本情况栏目。2、一个周内要与受导学生进行第一次谈话,按导师工作原则与受导学生确立受导关系,并做好受导记录。并计入导师的量化考核。3、确立受导关系后每周导师与学生至少进行一次谈话,了解学生本周的成长情况,解决受导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有必要可以做谈话记录,也可以不做记录。4、每次模块考试后,导师必须与受导学生进行谈心,总结一个模块学习以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变化等内容填写受导记录。5、每学期导师要写出自己的导师工作总结,反思与总结学生工作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实行导师制,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对学生的管理与辅导中。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以正确、合乎实际的方法指导;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地交流,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心灵距离更近,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行为见效果,教育出成果,经过一年的实践,导师制已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已逐步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管理文化,一种制度文化,一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文化,学校上下逐步形成了一种全员育人的可喜局面。我校导师制实践的成果: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有效转变在教师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沟通,越来越难教的情况下,“导师制”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十个手指有长短”,教师开始能正确地看待特殊学生,遇到问题学会了换位思考;能承认学生的差异,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导师制活动与新课程改革完美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由重“教书”轻“育人”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转变。教师从教“学”走向导“育”,自觉地把自己从学生的“学业教师”转变为“人生成长导师”。2.教育方式方法得到创新“导师制”活动采用师生结对的形式,引起了特殊学生的重视和家长的关心,在活动中,导师自觉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方式得到创新;从原来单一的口头教育,拓展到利用电话、网络、书信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对特殊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教育、学业辅导、生活指导融为一体,让特殊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3.有效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实施导师制,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通过培训和相互间的探讨,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水平。导师直接参与学生活动的指导,导师全面了解学生,指导学生,从而了解学生工作,理解学生工作,同时,有助于导师树立威信,充分发挥育人效果。4.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导师制活动中,导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特殊学生的朋友、参谋,与特殊学生平等相处,坦诚以待。导师经常用谈心的形式关注特殊学生的生活,师生间的感情更加融洽。实施导师制,使老师和学生走得更近,情感沟通更勤,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真正感受到了老师发自心底的爱,从而更乐于和老师说悄悄话。5.学生的行为习惯更文明实施导师制,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学生明礼仪、讲廉耻,开始更加注意每一个细节,形成了文明道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校园氛围。人格上自尊,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为上自律,处事上自信,“五自”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逐步得到巩固、内化、升华。6.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导师制”为不同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殊学生在导师的感化下,找回了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一些平时教师较少顾及的特殊学生,课外也能得到导师的个别帮助,从而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成才的意识增强。导师制这种亲情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以及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注入了新的活力。7.家长更信任学校“导师制”活动开展后,家校联系频繁,导师以电话、家访、书信、网络往来等多种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使家长确立了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了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8.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实施导师制,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课堂纪律有了明显的改善,无论是老师的讲课,还是学生的听课,都明显感受到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先学后教,反馈矫正”得到不断深化,减负提质逐步变为现实。使我们的老师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魅力。9.资源整合,创出特色,逐步形成校园文化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相互了解,相互渗透。教师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各自发挥所长,有效的整合资源,办出了学校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师生之间选择的针对性不够突出,有的学生可能文科不够好,却分给了理科老师受导,有的老师可能业务能力突出身体力行但不太善于做思想工作,对以谈话形式进行的导师制就感觉不能得心应手。2.教师对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应付检查,往往是集中找学生谈一谈话,走一下过场,或者检查的时候将《学生成长记录》匆忙地填一填,并且《学生成长记录》要求有谈话内容和学生感受,学生为了配合老师也只能根据老师记录的谈话内容编造出一些感受,这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将学生牵扯到造假活动中,产生了反面的影响。3.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被要求选导师,被要求分配给某一位导师,被导师找谈话,学生出现问题并不能主动找导师沟通,导师的谈话内容一般也只是围绕着学习方面,其他方面很少涉及,这样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4.在评价方面,目前采用对受导学生问卷调查和依据《学生成长记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两种方式进行,在问卷中学生一般不会给自己的导师打不合格的分数,因为导师同时也是自己的任课老师,高中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对《学生成长记录》的记录内容打分,“重量不重质”,只看记录本上的记录是多少,对中间的实施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对学生的受导效果也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二、对导师制的建议1.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导师。我校为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生活在集体里,没有自己的空间,在学校难免和同学产生摩擦,有的同学可能在情绪上表现得就比较明显,需要老师对其心理进行疏导,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沟通自己解决。另外高中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初上高中,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当,出现学业水平下降的情况,这是就需要相应的学科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之迅速适应高中生活,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但是高中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需要自己的活动空间。既然是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最好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需要导师给予帮助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受导服务,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2.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当导师。“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有的老师善于和学生谈心,能在谈话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老师业务出众但是不太擅长做思想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去辅导学生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导师肩负着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生活上指导学生的重任。所以做导师需要有一定的资质,应该给导师设定一定的门槛,各方面表现突出并且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导师。3.多次浅谈不如一次深谈。目前导师制的实施方法是每周谈一次话,考完试必须谈话,时间不限,短可以三五分钟几句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时间长度没有上限,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不可能超过二十分钟,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有限。经过笔者的实践,发现和学生谈话三五分钟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既不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详细的了解或者指导。和学生的谈话不在于次数多少而在于谈得是否透彻,即使不能达到谈一次就让学生受益终生,也要谈一次就让学生有所体悟,有所收获。4.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充分突出导师制的育人发展功能。导师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可以引进教学评价的标准,以具体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而目前的导师制评价只突出了过程,没有突出结果。实施导师制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用谈话的次数来衡量导师制的工作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应该从学生最终发展的角度对导师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