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一、文化的多义性二、中国传统文化一、文化的多义性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她的文化,这个民族必然逐渐消亡!中国传统文化在哪里?她既不是飘浮在天空,也不是悬挂在树梢,它存在于我们的言行举止上、我们的观念里、我们的血液中……《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574-648)在《周易正义》中解释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文化”源出于拉丁文cultura,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人造自然物”。自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提出“哲学是心灵耕种的产物”以来,人类的精神产品就被纳入了文化范畴。德文、法文、俄文皆从英文演化而来,基本涵义包括教养、陶冶、栽培、养育、耕作等。19世纪中后期,由英国人类学先驱泰勒(1832-1917)给它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上所学得的复合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等,以及其他能力与习惯。”凡是与自然状态、天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现象。“文化”与“自然”相对。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指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际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和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成果。西班牙《世界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就是在某一社会里,人们共有的后天获得的各种观念、价值的有机的整体,也就是非先天遗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迈尔百科辞典》认为:“文化最初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艺术和道德能力和天赋的培养;亦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思想财富。”《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这个术语从较狭义的意义来看,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日本学者使用的“文化”术语是从英文和德文等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一词翻译过来的,他们认为:“文化是社会(集团)成员所掌握、共有而又作为社会性遗产而代代相承的生活方式。……是集团成员作为行为相通的依据的准则……”。《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05.6:①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等。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性:第一,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第三,文化是共有的。第四,文化具有传递性。第五,文化的变迁性和文化堕距。文化划可分为四个层次:物态文化: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制度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行为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心态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等深层次的內容。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土壤:①地理环境: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的暖温带大陆而非海洋国家;②生产方式:一个以农业为主干成分的经济结构而非发达的游牧业、工商业经济;③社会组织:一个在社会组织上不同于中世纪亚欧等级制度和印度种姓制的血缘宗法制。中国文化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孕育和发生,中经夏商周曲折多致的演变,到春秋战国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留存下来的许多历史传说和文化遗址,到所拥有的大量文字记录和礼乐制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竞起,表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在这一时期都已经初步形成了基本格局。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中国古文明历史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农业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农业种植的主要谷物品种,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是粟米,而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南方地区则是稻谷,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早期农业文明。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家畜饲养业和畜牧业,从而开始了人类的全面进化。为了适应农业耕种和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和钻孔技术发展起来,劳动工具更为精细,类型分明,便于使用,标志着生产力的水平得到提高;陶器的制作也兴盛发达起来,形式多种多样,有炊具、饮食器和生产工具等,标志着原始手工业已经产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原始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与剩余产品的产生,为财富的积累提供了可能,私有财产开始出现,社会组织的发展在经历了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转变后,氏族公社呈现崩溃趋势。从当时的墓葬遗址中可以发现,贫富差别和等级分化十分明显地存在,甚至还有殉葬的奴隶。在有的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大型祭坛、女神庙、方形广场的石砌墙等,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产生了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彭头山文化(前7500年–前6100年)、裴李岗文化(前7000年–前5000年)、后李文化(前6500年–前5500年)、兴隆洼文化(前6200年–前5400年)、磁山文化(前6000年–前5500年)、大地湾文化(前5800年–前5400年)、新乐文化(前5500年–前4800年)、赵宝沟文化(前5400年–前450年)、北辛文化(前5300年–前4100年)、河姆渡文化(前5000年–前4500年)、大溪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马家浜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仰韶文化(前5000年–前3000年)、红山文化(前4700年–前2900年)、大汶口文化(前4100年–前2600年)、良渚文化(前3400年–前2250年)、马家窑文化(前3800年–前2700年)、屈家岭文化(前3100年–前2700年)、龙山文化(前3000年–前2000年)、宝墩文化(前2800年–前2000年)、石家河文化(前2500年–前2000年)。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已经发现的有7000多处。其中著名的文化遗址在黄河中下游的北方地区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山东、河南)等,在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区有良渚文化、马家滨文化、龙山文化(湖北)、屈家岭文化等,在燕山为中心的燕辽地区有红山文化等。仰韶文化前5000至3000年红山文化前4700至2900年大汶口文化前4100至2600年良渚文化前3400至2250年屈家岭文化前3100至2700年龙山文化前3000至2000年随着各个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斗争和融合,使不同文化之间出现了汇聚与交融。到国家形成以前,在黄河与长江流域主要有三大集团:黄河中游为华夏集团,黄河下游和江淮流域为东夷集团,江汉流域及长江以南为苗蛮集团。在这在这三大集团的连续征战中,最终华夏集团取胜,从而确立了华夏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与原始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原始精神文化亦日益丰富和发展起来,其主要存在的形态是原始宗教和艺术,为后世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始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曾普遍流行。当时人们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等。自然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最早形态,崇拜的主要对象有日、月、山、石、火、水、天、地、星辰以及自然现象的风、雨、雷、电等。图腾崇拜是比自然崇拜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崇拜的主要对象有熊、鸟、鱼、蛙、龟、蛇、虎、狼等实际动物,及后来人们运用抽象概括性思维创造出来的虚拟动物,如龙、凤等。在母系社会盛行的是女性祖先崇拜,女娲是主要的崇拜对象。在父系社会里则男性祖先备受崇拜,盘古、伏羲和炎黄二帝便是父系时代的崇拜对象,表现了人类对自身敷衍的关注和对创造生命的祖先的崇敬,以及重视生命的庄严情感。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王朝建立起来,中国文化进入了勃发阶段。在夏商西周时期,从文字的发明到青铜器具的普及,从宗法、礼乐制度的创建到人本精神的确立,使中国文化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为以后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汉字早期的形态是以殷商的甲骨文为代表。它是刻契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是用以记录占卜,所涉内容有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字型结构已经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和用字方法,以象形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其中有许多单字形体接近今天的汉字,读音也基本上是一字一音。甲骨文也已具有方块字这种汉字独特的书写形式,其行文方法与后来汉字的行文方法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竖列书写。中国文化史上的四次大发现,一是汉武帝末年“古文经书”的大发现、二是西晋初年汲冢竹书的大发现、三是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四是1899年敦煌宝藏的大发现,无一不是惊心动魄的故事。金文也是汉字早期的形态之一。金文即青铜铭文,它是铸在青铜礼器上的文字,在商代后期就已产生,到西周时期兴盛发达起来,记载内容多为国家政令、贵族功德和铸造原因等。商代也由此成为“有册有典”的时代,从而标志着古代中国已跨人文明社会的门槛。公元前16世纪,商灭夏,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政权,奴隶制社会进入强盛时期。公元前11世纪,周取商而代之。从周朝建立到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西周时期。西周是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西周统治者一方面因袭商代种族血缘统治方法,并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完备的宗法制度;另一方面承袭商人的天神观念,提出天命神权的思想,将上帝与周王的关系比作天与天子的关系,用“德”的概念进行限制,强调上帝也要“惟德是辅”。周人的人本思想和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正是肇端于此。西周文化的另一特征为“尊礼文化”。周代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干”,礼乐制成为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此后,周人的冠、婚、丧、祭以及视、听、言、动,都用礼乐加以规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尊卑等级关系。西周时期还出现了最初的阴阳、五行思想,西周初年的《易经》,已经蕴涵着“阴”和“阳”的意思,并试图以代表两种不同性质原理的符号,以及排列组合的变化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到洛邑,史称东周,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帷幕。这一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中国社会开始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大变革的局面,诸子百家学说竞起,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学术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中国文化类型的确定是从秦汉建立大一统文化开始,中经魏晋、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明时期得到强化,时间跨度很大,延续了近2000年。从清王朝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时期。与延续了近二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发展相比而言,时间比较短暂,但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革时代,通过新旧文化、中西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变化和交锋,中国文化走过了从传统向近现代化转变的艰难历程。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要进行一个大致的梳理,从①儒家文化、②道家文化、③先秦法家学说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④中国古代宗教、⑤中医中药、⑥中国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⑦中国古代文学、⑧中国古代艺术、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⑩民俗文化几个方面作一个挂一漏万的、大致的了解。1、儒家文化: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享有独尊的地位,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乃至风俗习惯上,儒家思想的印痕无处不在,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指导中国人的思想逾两干余年。先秦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汉代儒学(主要代表人物董仲舒),宋明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开山”,张载和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奠基,南宋朱熹集大成的理学唯心主义体系,从及与之抗衡的陆王心学:陆九渊和王守仁,现代新儒家(主要代表人物:第一代是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第二代有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钱穆、方东美、冯友兰、贺麟等人,第三代有杜维明、刘述先、成中英、蔡仁厚等)是不同的。礼:三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