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一、临县县情概况临县位于山西西北部,吕梁山西侧,西临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相望,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80公里,县域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万亩,总人口64万人,农业人口56.84万人,辖23个乡镇631个行政村,人口总数和国土面积均为山西省第二位。临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37度的倾斜坡面,其状如簸箕,地貌比例大致是五山四沟一分平。全县海拔最高点城庄镇柏榆庙山为1924米,海拔最低点南部碛口镇657米。县城位于全县中部偏东,海拔1050米。临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一年内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凉湿润。年均日照时数2807小时,年平均气温8.8℃,年平均降水量528mm,年蒸发量为2149.8mm,无霜期160天。临县为古老文明之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西汉置临水县,唐为临泉县,元为临州,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始称临县,一直沿袭至今。建国后属兴县专署,1952年划归榆次专署,1959年改为晋中行署,1971年划归吕梁行署,2004年隶属吕梁市。临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7年就建立了地下党组织,1939年解放,1940年建立人民政府,为全国最早的解放区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临县人民出钱、出力、出军工物资支援革命,被誉为“晋绥边区支前模范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贺龙等都曾在临县工作和生活过。临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煤、铝、钾等17种。其中,全县含煤面积达257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86%,预测储量311.75亿吨,探明储量150.28亿吨,具备建设大型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含钾岩石矿床面积达5.13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4.74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为全国三大富钾矿之一;煤层气储量达4000多亿立方米,顿煤含气量平均在10立方以上,甲烷含气量达到95%,是我国目前少有的煤层气商业性开发地区。此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紫砂、霞石等陶瓷原料,储量达100亿吨。全县红枣林面积83万亩,年均产量3亿斤,是全国以县为单位最大的红枣生产县。临县是人力资源大县。是全省人口第二大县,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十分充足,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5万人,遍布全国及全省各地,是我省的劳务输出大县。临县名胜古迹较多,人文景观瑰丽。尤其是碛口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集晋商文化、黄河风情、民清建筑、革命遗迹于一体,极具开发价值。多年来,影视界、摄影界、书画艺术界将碛口誉为“艺术家摇篮”。此外,紫金山、汉高山等名山峰峦叠嶂,曲峪乡正觉寺的“十二连城”古柏郁郁葱葱,均为罕见的自然奇观。临县交通运输便利。距省城太原260公里,距孝柳铁路73公里。太佳高速公路由东至西横穿全县,与陕西榆林市高速公路连接,直通大西部;苛大线二级公路由北至南纵贯全境,与青银高速相接可直达全国各地。全县已实现乡镇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省道、县道、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公路网络齐全,物流畅通。临县经济状况实现明显改善。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4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财政收入13.3亿元,增长102.7%;一般预算收入4.46亿元,增长9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7亿元,增长7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0元,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2658元,增长29.9%。二、文化习俗临县岁时节日风俗独特,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腊八等。临县春节民俗大致为,进入农历腊月后,人们就开始沽酒买肉、置办年货、添置新衣、蒸年糕、擀豆面筹备过年。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翻箱倒柜大洗涮、大扫除,夜间祭灶神,祈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腊月三十为除夕,家家担水、扫院、贴对联、挂灯笼、垒“塔塔火”,上祖坟送年食,傍晚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给孩子“压岁钱”,燃竹放炮,灯火彻夜通明,小孩枕头底下压红枣、核桃、葱、蒜、火柱、菜刀,脚上拴石锁、铜锁或铁锁,老年人通夜不眠,谓之“守岁”。正月初一,俗称“过年”,家家起四更、穿新衣、放开门炮。早晨吃“宽心豆面”,中午吃饺子,即“翻身饺子宽心面”,小辈给长辈拜年磕头,长辈给“岁数钱”。大年为一年之首,忌口舌,忌说不吉利的话,意为开头吉祥,四季通顺。临县婚嫁民俗地域差别,各地稍有不同,自古流传下来有七个程序:提亲、相亲、定亲、送彩礼、娶亲、成亲、拜亲。三、特产及特色小吃1、特产临县地处黄河岸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临县红枣高产质优,营养保健价值高,在全国红枣市场占绝对优势。全县红枣林面积100万亩,年均产量2亿斤,是全国以县为单位最大的红枣生产县,素有“天下红枣第一县”的美称。“天渊”、“碛口红”、“鸿潮”等红枣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打入东南亚国际市场。此外武家沟铜器、招贤瓷器、曹家峁柳编、碛口布老虎、胡公木艺等土特产、手工艺也很有名。2、特色饮食临县饮食风俗为夏秋一日三餐,春冬一日两餐。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系列细粮精制、粗粮细作的手艺,即使家常便饭也各有千秋,如白面蒸馍、画卷、苜合斜子、揪片子、手擀面、水饺、蒸角、包子、豆面抿尖、包皮面、擦尖、发糕、米疙瘩、枣糕、油糕、莜面栲劳、荞面圪垛、糊子饭、山药擦擦、家常凉菜、大烩菜、酸菜捞饭等。特色小吃中最有名的有豆腐、家常凉菜、碗脱、枣糕、油锄片饼子、大烩菜等。临县豆腐是用大豆去皮,水浸软,再磨成豆浆,煮熟,加卤水,后空出水分,在木器容器内压制成型。滑嫩适口,如再加辣酱为佐料,口感更好。家常凉菜是将熟土豆丝、绿豆芽、细粉条、莜面条和油炸豆腐配以大蒜沫、葱丝、黄瓜丝、熏胡芥等佐料后调匀,还可加入切成薄片的猪头肉,别有一番味道,是聚餐下酒的上等菜。四、民间艺术伞头秧歌、道情戏、大唢呐、三弦书等是临县影响较大的民间艺术。1、伞头秧歌临县伞头秧歌俗称闹秧歌、闹会子、闹红火,是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具体指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和陕西省榆林市的吴堡、绥德、佳县、榆林、米脂、子洲、青涧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延安市,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临县秧歌虽与全国流行的秧歌同属一类,但又有自己的风格,故独树一帜。大体可分为两类:即上川秧歌和下川秧歌。上川秧歌以县城为代表,其特色是以伞头为领队,以即兴演唱为指挥,迎来送往、赞颂答谢也用秧歌徕表达。秧歌的主要表演形式是“促鼓子”,鼓子对由三四十名青年小伙组成,前边有好多副大鼓、大锣、大钹、大铲、丁头锣组成的锣鼓乐队助威。鼓子队后面还有杂会子,如东峁村的跑竹马等秧歌表演形式。下川秧歌以碛口为代表,除伞头带队外,最大的特点是大唢呐伴奏,小会子奇特,阵容庞大,形式多样,细吹细打,扭步优雅。改革开放以后,秧歌形式也逐步改革创新。一方面有一些传统节目被丢弃,形式几乎都是男女老少穿彩衣、舞扇子,非常单一。另一方面,有的也新旧结合,参与者有三四百人,形成庞大的阵容。其中有鼓子队、扇子队、花伞队、花束队,还有传统的骑驴驴、舞狮子、跑旱船等。遗憾的是不少专门用于秧歌的大唢呐曲牌和传统形式的小会子已经失传。2、道情戏临县道情戏是吕梁地区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被群众誉为“吕梁山上一枝花”。它主要盛行于临县,分布于方山、离石、柳林及陕北佳县、米脂、吴堡等地。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临县道情的形成与金元时期北方全真教盛行有很大的关系。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与道教发源地终南山所在的陕西省只有一河相隔,故从汉唐到宋元,这里一直是道教最兴盛的区域。临县境内至今保存着许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筑,有“十三观寺九厦院”之说。在临县道情的传统剧目中,反映道家思想的戏占了很大比例,说明临县道情的兴盛与道教的活动紧密相连。临县道情属于道情系统中的北路系统,地方色彩浓郁,红、黑、生、旦、丑行当齐全。演唱方式以坐唱为主,兼有站唱、背唱、边唱边舞以及帮腔等多种形式。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临县道情音乐婉转缠绵,曲调开朗而流畅,节奏明快而活泼,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为当地及吕梁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临县道情语言通俗,接近日常生活用语。其唱词和说白均由民间艺人自创而成,口语化极浓。同时衬字虚腔利用得当,避免了衬字虚腔淹没唱词的缺陷,唱出来明快热烈,巧夺天工。由临县道情“七字调”、“十字调”创作的著名唱段《翻身道情》便是巧妙应用衬字虚腔的典型范例。临县道情的兴盛与发展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只能根据民间歌谣和老艺人的介绍进行推测。临县群众中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炒鸡蛋,烙烙饼,弹起弦子唱道情。宁看道情《小姑贤》,不去方山做巡检。”巡检是清代以前的官职,这个顺口溜说明道情很可能在清代以前就在当地有一定影响。清末民初,临县道情发展到鼎盛时期,艺人辈出、班社林立,道情之声遍及城镇乡村。其活动范围,除临县外,遍及方山、柳林、中阳、离石以及陕北的榆林、延安地区。据民国初年的粗略统计,当时仅道情班社就有100多个。同时,也涌现出大批著名的道情艺人。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前,半农半艺的道情戏班演出活动较多。随着中路梆子的发展壮大,道情艺人开始兼学唱大戏,出现了一批“风搅雪”班子,即既唱道情又唱梆子。由于两个剧种的结合,临县道情在表演程式、伴奏乐器、艺术风格、班规习俗上均受到了中路梆子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晋西与陕北隔河相望,这里在抗日战争后期成为人民革命的根据地。晋西道情较早地与革命文艺工作实现相结合,运用固有的艺术形式,演唱新编的现代剧目,作为宣传政策、宣传革命、教育人民、发动群众的手段,从而成为人民革命的文艺武器。解放后,临县道情艺术有了新的发展。1960年春,临县正式成立了地方国营性质的临县道情剧团。在恢复和上演大批传统道情剧目的同时,又挖掘整理和改编了不少民间戏曲,并移植了一部分现代戏。在音乐、舞美、表演上也作了不少改进,为这一古老的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1967年,临县道情剧团与临县晋剧一、二团合并为临县晋剧团,临县道情发展遭到停滞、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临县道情剧团得到恢复,重新购置了乐器、服装、道具,培养了一批有较高艺术水平的道情演员。进入新时期,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临县道情发展前景不佳。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受经济发展的制约,以临县为主要演出市场的道情剧团收入极低,资金短缺,剧团难以自养,演员流失严重。随着老艺人逐渐远离舞台或离开人世,道情剧团出现了人才断层,面临传承断绝、后继无人的状况。经典剧目无法演出,道情戏整体演出水准下降,造成市场进一步萎缩,并产生恶性循环。3、大唢呐临县大唢呐是临县地域文化的一种形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大西北黄土风味。唢呐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常用作室外演奏,是民间婚丧仪仗和吹打合奏中的主要乐器。同时,在地方戏曲、说唱音乐和民族乐队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用它伴奏的戏曲和说唱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临县大唢呐音乐属吹打乐类,以吹为主,打击乐伴奏。旧时主要采用唢呐、号筒、大鼓、硬铰子、疙瘩锣等。唢呐音色高亢,情绪激昴,特别讲究字正声满,洪亮高昴。唢呐一般多用两支,一支在高音区吹旋律,俗称“靠字”,一支在中低音区衬托主旋律,俗称“拉筒”两支唢呐音乐融合,清浊有别,在整个演奏风格和曲目上分为:大家伙吹打、小家伙吹打、细家伙吹打。因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东依吕梁和晋川连接,所以“临县大唢呐”不仅传承了陕北大唢呐粗犷、豪放、音色激亢的一面,又吸纳了晋川小唢呐清秀、明快、委婉细腻的特征。排街则威武雄壮,坐场则幽雅宛转,哀则凄切缠绵,喜则喧闹红火。临县大唢呐有传统曲目100多首,这些曲目多系古曲牌传承下来,是研究民族文化的珍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临县大唢呐师传的“腮振音”、“气哄音”与“死曲活吹”等吹奏技艺独具特色,打击乐鼓点“合愣则”、“大得胜”、“小得胜”等传统配器合奏形式非常罕见,对研究中国音乐史和民族音乐结构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4、临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