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前景认知情况的调查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管理学院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于新农村建设前景认知情况的调查报告作者胡明专业会计学年级2009级学号090301016指导教师刘艳华成绩日期2011年9月12日2关于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前景认知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与传统农村建设不同,要搞好新农村建设最关键一点就是要引纳新人才,大学生是人才,更是政治、技术、文化等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内涵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对大学生就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前景的认知情况以及参与意愿,特作此项调查。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人才;大学生;机遇;前景;认知情况;参与意愿一、调查目的2006年党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后,新农村建设开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如何?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如何?新农村建设与当今大学生就业难有什么关系?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前景的认知情况如何?对新农村建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为了解这些情况,做此项调查,掌握相关信息,就当今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前景的认知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提出些许建议,希望对日后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二、调查对象和方法、方式(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在校大学生以及刚毕业不久的大学毕业生。(二)调查方法及方式本次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法,结合问卷方式来完成调查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工作。具体是通过在网上发布邮件给不同的大学生以填写问卷问题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有一定的局限性)。自问卷发出到收回共历时一个多月,问卷的问题是结合了大学生实际,针对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是否了解、对当今中国农村生活状况是否满意、是否愿意到农村工作及原因、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及建议等方面,自行设计了23道题(包括1道开放性问题)。此次调查一共收回了126份问卷(比较少,可能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三、调查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实际上就是实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农业的工业化、企业化,农村的城镇化,使农民成为和城市居民具有平等身份的社会成员,最终实现整个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一个“新”字,这就与理解传统农村建设的概念上有很大区别,科学发展到强大的今天,正是一代代人在“新”字上的突破,就是在不断探讨的未知中求得新的发展,达到新的繁荣。新农村建设,不言而喻,就是要在没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建设农村、发展农村、壮大农村。这就要求建设者不仅仅从农村种地养殖方面着手,在于一个“新”字,无论是相关策略的制定还是实施都给相关者的能力素养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与要求。虽然新农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可更多的是需要具备高素养、高能力的引导者,将农村建设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促使我们国农业现代科技化,促使国家不断富强起来。3很明显,要解决好以上几个问题,关键在人,尤其是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业务素质和甘于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的人才。大学生毕业生作为社会的宝贵财富,拥有观念、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优势,到农村也有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基础,同时这还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四、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一)大学生对农村生活状况的认知情况从调查数据统计可知,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概念非常了解的没有,基本不了解的有53.2%,超过了被调查学生的一半。对当今中国农村生活状况比较满意的只有37.3%,还有4.7%同学选了根本就不了解当今中国农村生活状况。这说明尽管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大学生对它的认知程度偏低,农村话题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影响力不强,大学生对了解农村、关注农村的程度不高。但值得肯定的是,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都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国家的策略的发展前景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于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本领的大学生,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不仅有助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且对确保实现祖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大学生应该从一定角度转变对新农村建设与国家发展关系的观念。(二)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认知现状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运动蓬勃开展起来,这一政策为千家万户的农民所熟知。但是这些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并不是重点,虽然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也坦言了他们心中许多真实的建议与渴望,但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相关因素,认识尚不全面,程度限于一般,零零散散。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很正常的情况,但是也不否认这其中存在的些许问题。1、农村建设存在困境一直以来,农村发展就是一个大问题,其中包括政府策略、农村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当地生活的农民数量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发展的好与坏。在调查中,大学生都很清楚认识到当今中国农民存在人口众多、农民较穷、村庄村户散落等诸多问题。这还不算什么,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存在人口大量外流的现象;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农村常住人口中劳动力总资源为5.3亿,农村住户户籍劳动力中离开本乡镇外出务工人员1.3亿;并且农村青年流失严重,文化程度高的农民流失严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但大量年轻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青壮年农民外流,主体农民流失,留守农民结构失衡,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无本之木。但是从实际研究来看,人口外流也属正常,同;从本次调查中也可得出,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最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经济不好、生活没有保障,并且农村的教育水平也很差,就业也很困难;农民也要生活,也想过好日子,家里无保障,当然要另寻他地,况且从古至今,不到万不得已,中国农民有谁愿意远走他乡呢。当然,当前农村发展困境也不是就从某几方面的原因分析它的发展障碍,如有些地方由于地处偏僻、当地财政困难、渠道不通等原因导致当地发展一直非常落后,也有些地方可能是存在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城乡分治”二元社会结构等致使居民收入分配非常不平衡,还有可能就是国民思想认识上片面也会使农村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原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任何地方、任何农村既有自己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当然也存在许多先天性的缺陷和不足。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科学地而不是武断地认清各自建设的优势,是一切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扬长避短,全力弥补不足,则是一切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42、新农村建设前景广阔,需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为首要内容。(1)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多管齐下,在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工夫。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宽裕了,就更有自信建设自己的家园,更无后顾之忧。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还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都需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从村民的需求与需要为着入点,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娱乐设施、治安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让村民不再为自己的住房建设、交通工具、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日常生活问题发愁发难。(2)一切从实际出发,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性的宏大的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一切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生产发展为前提,以增加收入为目的,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全面规划。因势利导,加大建设投资,合理分配资金、资源,联系民众,积极推进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的农村经济建设,全力开展以农村基层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实施以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和思想解放为内容的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美好社会建设。(三)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意愿1、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意愿从调查的统计数据可知,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8.4%的学生认为开展新农村建设与自己比较相关,并且只有38.1%的人认为大学生基本有必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当被问及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学生尽义务出力的时候,64.3%的人都乐意接受,35.7%看情况而定;除此之外,有55.5%还愿意接受企业组织拓展性新农村建设项目参与到新农村建设,38.9%选择可以考取村官,30.1%选择了自愿到农村创业,只有15.8%选择自愿到农村就业;调查中,还有40.5%选择了国家政府制定相关项目提供补偿性的政策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人不愿意自愿到农村工作,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受传统“跳农门”的影响,受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受社会传统观念影响;过多关注眼前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没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浪潮中看到广大农村所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实现远大抱负的众多机遇。不过,从调查结果看,若要真的参加新农村建设,有90%以上都选择要参与到自己家乡或在就读大学所在省市的新农村建设,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不排斥自己尽自己所能为国家或社会出力,特别是建设自己的家乡。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具体来讲就是提高就业率,提高农民收入,建立温暖而安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广农业生产公司管理化、工业化等等。五、问题分析及建议(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大学生就业带来机遇5虽然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偏低,对农村的关注程度也不高,但还是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很重要;虽然有相当多的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但多数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前景持乐观态度;相信随着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认知程度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意愿也会增强。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却为大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广阔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空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就业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和生活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大学生就业管理和服务方式的改革。但是,对于大学生到农村发展,确实存在许多难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在诸多方面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如: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渠道亟待畅通;大学生就业观念没有与时俱进;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用毛主席那句经典的话:“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大学生到农村去参与新农村建设,不说能把个人的命运同中国农村的命运连在一起,但能够与新农村建设风雨同共的成长也会走出属于自己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