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虚与实摘要:虚与实是中国传统美学中重要的观念,这也造就了中国传统艺术十分讲究虚实结合,这一运用同时也是现代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手法。从当代各门类艺术设计作品来看,设计者们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虚实表现手法,诸如以虚实对比、虚实相生等,无论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还是空间设计中都有体现,并提升了作品的设计高度和品味。关键词:传统艺术;虚实;现代设计;美学法则中国传统美学中,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形成了一个虚实结合的重要哲学问题,在中国传统艺术艺术创作中,虚与实的运用自然也成了中国艺术创作中的一条重要美学法则。若从中国传统哲学角度来审察,二者的辩证关系也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核心思想。在众多传统艺术门类创作中,虚实相生的美学法则不单独使用在造型艺术中,其他诸如文学、舞蹈、音乐等艺术门类,也离不开虚实相生的辩证关系。因此,了解虚实相生的美学规律及其在艺术中的表现对指导现代设计艺术也具有其重要的现实作用,同时也能够指导人们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特征的现代设计作品。一、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虚与实宗白华先生认为“实化为虚,虚实结合,情感和景物结合,就提高了艺术的境界。”[1]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以虚当实,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有时不着一墨,却满纸江湖。中国水墨山水在创作中往往用很多空白来表现自然之境,因而造就了“留素以成云,借地而为雪”。画家观照自然,这种计白当黑的造物手法由心出发,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虚实表达自然的意气。中国造园艺术跟水墨画的表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园林中的假山、门洞、花窗、怪石、廊柱、草木这些元素与外部景观之间的相互映衬,相互借鉴而构成种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虚实,正是这些虚实之境让无数的游人寄情其中,思之恋之。虚实概念仍旧是现今的设计者们自觉或不自觉共同遵循的基本原理或使用的共同法则,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中,虚实的使用对于实现功能,传达精神意蕴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虚和实时刻在同其它设计元素共同构建着作品的内在气韵,并体现民族化风格的美学特征。以书籍设计为例,封面的形状的大小、版式的格调和布局、以及色彩的虚实搭配无不体现出虚实之间的关系。一本书的封面、护封、檐口、环衬以及页眉、字体等,每一内容都需要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在封面设计中,设计者如何运用的虚实理念,如何构思利用看不到的物象来衬托封面上有形的视觉元素,以便读者在翻看的时候,一种含蓄和意在言外的奇妙感受。正因如此,积极而大胆的利用虚实相生的变化效果,通过物象的虚实效果来提高图像大量信息的传达功能和涵载能力,就会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地冲击力。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中遵循虚实变化和相互衍生的技巧和法则,抓住设计的传统文化内涵,重视形式美,努力琢磨和编排版面的视觉元素,在点、线、面的穿插于搭配思考谋篇布局,就一定会创作出构思精巧,韵味无穷的设计作品来。二、虚与实的美学法则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往往通过虚实相生法则来进行意境的创造,虚实相生是一种通过指导注重感性判断的重要美学法则。这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创作是树立民族艺术特征的重要手段,它是感性思维在具体的创作中体现。今天的观众已经对设计作品提出了更加挑剔的要求,他们已经不再满足直白和被动的接受信息的传递,而是追求一种更为含蓄和生动的审美享受,设计者只有清楚地了解到设计过程就是将自身的修养和情趣融铸为视觉形象的过程,才能引导观者完成一次视觉和心理的享受过程。当代的艺术设计大致分为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三类。而这几类艺术设计中虚实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色彩或线条的互补、形体或构图的虚实、表象和内涵的传达。诸如平海报设计中主体物件的表现和背景的虚化关系,就是往往用虚化的背景来衬托主体的实物,以此来呈现海报的主题。产品设计中,“实”是指作品外形的实和空,现代工业设计中产品讲求简洁流畅,正是有了留空来衬实,才使得产品变得干净和空灵。而在空间设计中,“实”是指空间中的可感的形象,“虚”是指空间观念中的色彩对比、借景、换位等,老子《道德经》讲“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虚实观念,对当代艺术设计作品品位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设计师也越来越多地运用虚实的设计方式,来提升作品的高度和品味。三、不同设计门类中虚和实的表现方式(1)平面设计中的虚与实在平面设计中,作品的格调和意境至为重要,而虚实相生的设计手段对实现这一意义起到最直接的作用。平面设计中中图和背景的关系往往体现的就是虚和实的融合,作品的主体是图,让人产生第一印象,但也容易形成一种直观的错觉,那就是作为图的附属背景容易被忽略。而在现代平面设计值,优秀的设计作品往往使画面的主体图与背景各自成为设计中的视觉目标,图与背景相互依存,互相配合,使整个版面存在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依存关系,这和中国传统美学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美学原理是非常相似的,这种设计方法会让人直接产生虚形和实形共生的妙境,无为有处有还无,虚实相间,天然浑成,各种意境应运而生。例如平面设计中的共生图形,就是由两组双关轮廓组合而成的虚实图形,以一种非常巧妙而又独特的方式紧密关联并组合成一个虚虚实实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轮廓共生图形这种以极其简练的线条勾画出饶有趣味的视觉形象,正是利用了虚和实的反转来表现主题的。实形往往是画面中被认为是图的部分,而与之相对的是负形则是即主体图形之外的背景部分。而这种图形由于虚实关系的巧妙,有极容易发生两者之间的逆转,当人们的视觉中心停留在实体部分的时候看到的一个形状,而当转换视觉中心关注背景的时候,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形象。例如鲁宾之杯,太极图等皆是虚实关系、图底反转最佳运用的典范。“在这一协调的符号中,不对称的两半在一个宁静的圆中组成了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2]。现代平面设计中很多作品正是成功地利用了“图底反转”的设计手法,而设计出了一系列奇妙的作品。例如,日本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就习惯于在其作品中经常使用这一设计理念,准确把握了实、虚形的空间共享,设计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2)产品设计中的虚与实虚实关系的运用作为艺术创造中一个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相似与非似之间的统一,也是虚与实的对立统一。在日用产品的造型设计中,我们所说的统一往往是指产品的形状、大小、材料、色彩及其表面纹理等要素的一致性或相近似性而言:与其相对的对立则是指产品的形状、材料、色彩、材料及其表面纹理等造型要素的多样性与变化而言的。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设计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或者善于统一之中求变化,或者变化之中求统一。在产品造型中被实物直接占用的空间一半称之为“实空间”,而未被实体占用而只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产生影响的称为“虚空间”,即虚形空间。虚形会通过虚拟、扩张、穿透来增加了产品造型内外的影响,使得实形在视觉上沿着虚拟的空间从静态走向了动态。“如果说实形告诉人们如何把握空间,虚形则提供了可让人把握的空间。实形往往是坚硬而且充实,虚形是松散而缺乏质感,二者具有冲突性,进而形成对比。结果是虚形与没有边界的环境相融合,构成‘基底’。”[3]而这两者共同构成丰富的产品要素,这一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是简洁和实用,力求自然。其巧妙之处就在于虚形空间外延无限的被扩大的,令使用者明显感觉无形的空间远远超过了实体空间,形成了一种巧妙的空间张力,使用者在使用该产品的时候会自然产生一种轻松感。其次,无论是功能化的实形,还是空间化的的虚形,都在力求构造一种视觉上的实用空间形态,使观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无尽的联想。虚形依附实形而产生,实形又因虚形而产生空间张力,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产品设计中实形和虚形共同依赖,相互构成了产品设计的重要美学形态。(3)空间设计中的虚与实在空间艺术设计中虚和实仍旧是一对辨证范畴。建筑的外在形体和内部装修是靠大量的材料堆砌而成的,如何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充分地利用好有限的空间,是每一个空间设计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空间中虚实关系的处理,是解决空间视觉效果的最好途径,要想处理好虚实关系,离不开在“虚”字的内涵上文章,处理好虚实之间的平衡点,才能使空间设计变得更加丰富、意境深远。。虚形往往给人呈现的是令人反复回味的空间。虽然观者无法触摸,却能从空缺处感受到虚虚实实的美妙意境。空间中的实就是指实物、实景。在环境艺术设计及室内空间设计中,虚往往暗示了一种设计意念,如田园风格、简约风格、欧式风格、古典主义风格等事实上就是一种空间风格的观感,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的内涵歌格调,其视觉效果往往给人的是古朴典雅、简洁大方或者婉约柔美等。而实则是指处理和构建空间的材料说呈现出的色彩、形状、规格、材质、肌理等方面,不同的实体元素可以只有组合成产生不同种类的“虚”的效果,它往往要服从于虚的调配。环境及室内空间设计和绘画作品一样,虚境之美来自实景的塑造,来自与实景的搭配和衬托。虚境是现实环境模拟和诱导观者自觉产生的一种么空间遐想,它一定是通过实景来体现的,如园林中的漏景、借景等造园手法。虚境和实景有时却是相辅相成、互相渲染的,使空间设计中的设计意图得以实现。传统艺术中的虚实观念间接或直接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当代艺术设计者对传统虚实观的把握并自觉的使用到作品中,能对激发使用者或观众产生审美直觉,从而决定了作品的设计高度和深度。从平面设计到产品设计再到环境与室内空间设计,许多设计师都有意无意的运用着虚实手法,使得设计作品更富有含蓄性和回味性。而传统文化中虚和实这一对辩证统一的元素极大地增强了设计作品的内涵和感染力,它们相互统一,相互依存,而作为设计师只有把当代设计创作根植于适合传统文化中,探寻一条文化与设计结合的道路,才能设计出耐人寻味、意趣和格调高的作品。参考文献:[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英]贡布里.希秩序感[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3].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