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子平真诠评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原文:天地之间,一气而己。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动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阴少阳。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阴也;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徐注:阴阳之说,最为科学家所斥,然天地间日月寒暑,昼夜男女,何一而非阴阳乎?即细微如电子,亦有阴阳之分。由阴阳而析为四象,木火金水,所以代表春夏秋冬四时之气也。大地之中,藏水,以及金属之矿,孰造成之?万卉萌生,孰使令之?科学万能,可以化析原质,造成种子,而不能使其萌芽,此萌芽之活动力,即木也。故金木水火,乃天地自然之质。万物成于土而归土,载此金木水火之质者,土也。人秉天地之气而生,暖气,火也;流质,水也;铁质,金也;血气之流行,木也。而人身骨肉之质,运用此金木水火者,土也。人生秉气受形,有不期然而然者,自不能不随此自然之气以转移也。PS:徐乐吾的注解,其实没有很清楚地解释原文的那一段话。因为徐乐吾的那个年代,正值废旧立新之际,人们对新学的热情早已经超过了迷信的程度。认为凡是物理化学皆是科学,中华五术全是迷信。甚至当时有人提出,中医也是迷信。可想而知,八字命理在当时的社会认同度是很低的。徐乐吾关于这段话的注解,与其说是诠释,还不如说是对当时社会中将八字命理归为迷信邪道的那类所谓的科学家、学者的一种反驳。在徐乐吾的心里,八字命理,也是一种科学,而不是当时世人所谓的迷信。诠释:其实这段话源于《易经》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之间,一气而己”————这里所说的“一气”,指的就是太极。在这里,引用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孙,孙颖达的解释:“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就是说,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混而为一的元气。那么元气,就是阴阳之气未分之前的混合之气,也就是《子平真诠》里所说的“一气”。这“一气”我们既可以称之为太极,也可以称之为太初或是太一。“惟有动静,遂分阴阳。”————这句话指的就是“太极生两仪”的概念。我们知道,两仪即是阴阳之气。那么阴阳之气为什么会从太极里分化出来呢?这里给出了一个八字命理里最关键的一个概念:动静!即:阳主动,阴主静。这个概念是贯穿整个儿八字命理的核心,我们学习八字命理的每一步,都必须要将“动静”这个概念融入进去。因为八字命理所有的理论,都是由“动静”而派生出来的。明白了“动静”,也就明白了什么是“阴阳”。我曾经在以前的贴子里多次提到,不识阴阳,无以断八字。大家都不太明白,这个阴阳到底是什么东西?是天干地支的阴阳?还是寒暑冷暖的阴阳?其实,《子平真诠》一开篇就告诉大家了,阴阳,即是动静。只是大家阅读的时候没有斟字酌句,都是草草阅读罢了。这样的阅读,读成百上千遍也是浮于形式,收效甚微。“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动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阴少阳。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阴也;”————这里所说的四象,指的就是金,木,水,火。火,为气动之极时,为太阳;水,为气静之极时,为太阴;木,为气动之初时,为少阳;金,为气静之初时,为少阴。这里所说的极动静之时,说的就是前面我们所讲的“一气”极动静之时。这时候,可能有很多学者会误读,一气不是已经分为阴阳两气了吗?应该是从阴阳两气里各自分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啊,怎么会还是一气?在这里,我就要提醒大家,不要摘了芝麻,扔了西瓜,像狗熊掰玉米式的学习。“天地之间,一气而己”,其实天地之间只有混元一气。而我们之所以配以阴阳之说,只是给这一气在不同时段的表现标注一个符号。就好像水这种物质,为液态时,我们称之为水;为固态时,我们称之为冰;为气态时,我们称之为蒸汽。这是一个意思。所以,阴阳无非是气动气静;五行无非是动静之异。这时,也有朋友会问,那五行中的土呢?别急,下面这句就会讲到。“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土,是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种气相冲相杂而成的。关于这一点,在《造化元阴》里有详尽的论述:“土者,在四时交脱之际,春季木气未尽,火气已至,夏季火气未尽,金气已至,秋季金气未尽,水气已至,冬季水气未尽,木气已至,间杂之气,名之为土”《造化元阴》里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春天的第三个月为辰,是木气没有完全散尽,而火气已经集聚,木火两气杂而相生而成。夏天第三个月为未,是火气没有完全散尽,而金气已经集聚,火金两气杂而相冲而成。秋天第三个月为戌,是金气没有完全散尽,而水气已经集聚,金水两气杂而相生而成。冬天第三个月为丑,是水气没有完全散尽,而木气已经集聚,水木两气杂而相生而成。这时,有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戌丑辰三土都是杂而相生,而独未是杂而相冲呢?《造化元钥》里也给出了解释:“土终始万物,金木水火,依以成象,故土之性质,随春夏秋冬之气候而异其宜忌也。”意思是说,世间万物始于土,而终于土。即以未为始,以未为终。一气由未之后,由申开始于秋季为金,是为气初静之时,为少阴;至戌之后,由亥开始,是为气极静之时,为太阴;至丑之后,由寅开始,谓阴极一阳生,是为气初动之时,为少阳;至辰之后,由巳开始,是为气极动之时,为太阳;至未之后,谓阳死阴生,复以申为始,循环往复,变化无常。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滴天髓》里以丑未为界,取东南为阳,西北为阴的道理。上贴的诠释,是学习八字命理的基础中的基础,重中之重。连上面的东西都没弄明白的人,去学习八字命理,就好比是不识数的人练习解方程一样可笑。所以,我重申一遍“不识阴阳,无以断八字”至于这些浅显的道理究竟有几个人能弄懂,我不想说。自己有几斤几两,看过之后应该就心知肚明了。别人知道不知道无所谓,关键是自己知道就好。有品德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应该继续埋头研究,以求继续提高,而不是在此自鸣大师,害人害己。关于阴阳的概念,我不得不提出一点素为科学家诟病的“天圆地方”之说。可能大多数人还记得,上学的时候,说我国古人不懂科学,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后来近代科学证明,地球是圆的,周围包围着的是外太空。其实,这样的说法,正是体现了近代科学的无知。“天圆地方”是我国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根本意思是说,五行之气于天道循环无常,是以为圆;五行之气于地道散于四方,是以为方。而西方科学家,不懂我国国华精妙,以小人之学度君子之理,诚为可笑!原文:“有是五行,何以又有十干十二支乎?盖有阴阳,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阴阳。即以木论,甲乙者,木之阴阳也。甲者,乙之气;乙者,甲之质。在天为生气,而流行于万物者,甲也;在地为万物,而承兹生气者,乙也。又细分之,生气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万木之所以有枝叶者,乙之甲,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乙之乙也。方其为甲,而乙之气已备;及其为乙,而甲之质乃坚。有是甲乙,而木之阴**矣。”徐注:五行各分阴阳而有干支。天干者,五行在天流行之气也;地支者,四时流行之序也。列图如右(详见《命理寻源》)诠释:徐乐吾的注释,其实已经是一针见血了。虽短短只有两句话,却道出了这段话的精粹之解。总的来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八字五行,天干为阳,为动;地支为阴,为静。而在天干和地支里,也分阴阳。以木举例,即:天干甲为阳,为动;乙为阴,为静;地支寅为阳,为动;卯为阴,为静。这时,就会有朋友问了,天干为阳主动,地支为阴主动,那天干中的乙木和地支中的寅木,到底是动呢,还是静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找到徐乐吾的《命理寻源》,不知道徐乐吾先生是如何诠释的。但是在研读《滴天髓》时,让我无意中找到了答案。“五阳得阳之气,即能成乎阳刚之势,不畏财杀之势;五阴得阴之气,即能成乎阴顺之义”————这是《滴天髓》关于天干阴阳的论述。“阳支动且强,速达显灾祥;阴支静且专,否泰每经年。”————这是《滴天髓》关于地支阴阳的论述。通过这两句论述,我们首先可以看出,天干和地支之间的区别:即,天干为阳,为动,强调的是五行之气的旺衰,阳旺则阳刚而有力,阴衰则阴翕而顺义;地支为阴,为静,强调的是五行之气的强弱,阳强则灾祥速至,阴弱则灾祥慢显,经年累月不断加深。其次,我们可以看出,天干和地支之中各自的阴阳区别:以木为例,即,甲为阳,为动,旺则气刚而有力,不畏克伐;衰则气弱而无力,畏遭克伐。乙为阴,为静,旺则气强独立,不苟且;衰则气弱顺义,多顺从它格。寅为阳,为动,一旦透干引出支藏之气,则灾祥速至;卯为阴,为静,纵使透干引出支藏之气,也灾祥不能立显,必经年累月潜移默化不断加深之后,方可显现。其实,这里的知识点,对于深入学习八字命理是很关键的知识点。但,就是因为徐乐吾一句总结式的注释,让很多人认为是一笔代过,无足轻重的东西。所以,不求甚解,草草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其实,徐乐吾的本意是,要诠释这个问题,花费的篇幅太多,甚至可以专门以此为题目作一本书。所以,关于这个问题,他希望学者应该深入研究,因此,他将自己的著作《命理寻源》介绍给读者,里面有更为详尽的诠释。关于天干地支的阴阳概念,我就诠释到这里。不是说诠释到这里,就把这个题目都讲清了。其实,以上关于天干地支阴阳的概念,等于是作了个总结性的论述。概念就是这个概念,但具体在批断八字的时候该如何运用干支阴阳的概念来进行预测,还需要大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完善。如果大家把八字命理的基础都打扎实了,就干支阴阳的问题,作一个持续的深入研究,纵使以此为题著书立说都不为过。可见,阴阳干支这个课题之庞大、精妙。原文:何以复有寅卯者,又与甲乙分阴阳天地而言之者也。以甲乙而分阴阳,则甲为阳,乙为阴,木之行于天而为阴阳者也。以寅卯而阴阳,则寅为阳,卯为阴,木之存乎地而为阴阳者也。以甲乙寅卯而统分阴阳,则甲乙为阳寅卯为阴,木之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者也。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也,而甲乙施焉。是故甲乙如官长,寅卯如该管地方。甲禄于寅,乙禄于卯,如府官之在郡,县官之在邑,而各司一月之令也。徐注:甲乙皆本,同为在天之气。甲为阳和初转,其势方张;乙为和煦生气,见于卉木之萌芽。虽同为木,而其性质有不同。甲乙为流行之气,故云行乎天;寅卯为时令之序,故云存乎地。流行之气随时令而转移,故甲乙同以寅卯为根,而亥未辰皆其根也(见下阴阳生死节)。天干通根月令,当旺之气,及时得用,最为显赫,否则,虽得为用,而力不足,譬如府县之官,不得时得地,则不能发号施令,不得展其才也。十干即是五行,而分阴阳,然论其用,则阳干阴干各有不同。《滴天髓》云:“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盖阳干如君子,阳刚之性,只要四柱略有根,或印有根,则弱归其弱,而不能从;五阴则不然,四柱略有根,或印有根,则弱归其弱,而不能从;五阴则不然,四柱财官偏盛,则从财官,即使日元稍有根苗,或通月令之气,亦所不论。然或印绶有根,则又不嫌身弱,不畏克制。此阴干阳性质之不同也。如伍廷芳造,壬寅、丁未、己卯、乙亥,己土虽通根月令,而见木之势盛,即从木,所谓从势无情义也(见下用神节)。又如阎锡山造,癸未、辛酉、乙酉、丁亥,乙木只要有印通根,不怕身弱,煞透有制,即为贵格。又如许世英造,癸酉、辛酉、乙丑、辛巳,十九误作从煞,不知印绶有根,即不嫌身弱,仍喜制煞之运。此又阴干之特点也(见下格局高低篇)。阳干则不然,如虞和德造,丁卯、丙午、庚午、己卯,庚金虽弱,透印有根,即不能从,身弱自为其弱,运行扶身之地,自然富贵,特劳苦耳。此不同之点也。然阳干亦非绝对不能从者,如逊清宣统造,丙午、庚寅、壬午、壬寅,印比皆无根,则不得不从。此所谓从气不从势也,其理甚深,非可猝喻,学者多阅八字,经验积久,自能会悟,非文字所能达也(按本章论干支性质,虽为初步,实为最深;命理精微之点,即为干支阴阳性质之别,学者不妨置之后图,俟研习入门之后,自知其重要也)。诠释:这段话,进一步阐述了天干地支的阴阳,以及相互作用。总的意思是说,天干为流行之气,循环往复,流动不息;地支为时令之序,静待乘临。天干不临地支之气不谓之强,地支不受天干之气不谓之旺。其实,这段话是引出了《滴天髓》里的一个概念,即“天覆地载”,也可以说这段话是对这个概念的阐释。所谓“天覆”,即是五行天干流行之气乘临地支

1 / 1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