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服装用纤维第三节纤维服用性能分析一、外观性能包括色泽、刚度、弹性、可塑性、起毛起球性等.1.色泽:颜色和光泽、以及染色牢度等——直接影响织物的外观美感。影响光泽的因素横截面形状和加捻圆形横截面——纤维对光线的反射应柔和,但纤维加捻成纱后,对光线的反射强烈。圆形截面成纱后反射光强。三角形横截面——反射的光线不均匀和分散,加捻成纱后织成织物——不规则的反射减少——反射均匀,具有闪烁或亮耀的光泽——效果最佳。棉纤维、麻纤维、毛纤维——不规则的横截面和长度方向不均匀——光泽较柔和或者无光泽。亚麻——多角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纵向比较平直均匀——稍有光泽。色泽:是否容易上染、颜色纯正和染色牢度。有的纤维不易上染。——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影响染色的难易程度和牢度。一、外观性能2、刚性:纤维抵抗外力弯曲变形的能力,影响织物的悬垂性,但影响织物悬垂性的因素还很多。3、弹性:纤维受外力作用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能力。影响织物的保形性。涤纶纤维最好。一、外观性能4、可塑性:纤维在加湿、加热的状态下,通过机械作用改变形状的能力。涤纶等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百褶裙。一、外观性能5、起毛起球性织物在实际穿着与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使织物表面的纤维端露出于织物,在织物表面呈现许多令人讨厌的毛茸,即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着中不能及时脱落,就相互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小粒,通常称为“起球”。二、舒适性能现代人对服装的舒适性能非常重视,要求服装透气、吸湿、不产生静电、不闷热、轻等。而织物的舒适性主要是由纤维的导热性、吸湿性、放湿性、表面摩擦性能、比重、弹性等决定的。1、导热性纤维传导热量的能力。表1-5,P19如果纤维的导热性能好,那么能很快把人体的热量传导出去,人体就会感到凉爽,否则,就会感到暖和。2、吸湿性纤维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对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外观形态、重量等都有影响,在商贸、性能测试、服装加工中很重要。(1)吸湿性指标A、回潮率W=(G–G0)/G0*100%G——纤维湿重;G0——纤维干重。B、含水率M=(G-G0)/G*100%(1)吸湿性指标C、公定回潮率(表1-6,P20)在相对湿度为65%±2%,温度为20±2℃条件下的回潮率。(1)吸湿性指标D、混纺材料的公定回潮率W=(P1W1+P2W2+…+PnWn)/100*100%P1,P2,Pn——分别为第一种、第二种、第N种纤维的干燥重量百分比;W1、W2、Wn——分别为第一种、第二种、第N种纤维的公定回潮率(1)吸湿性指标E、公定回潮率核算:即在某地购买的材料,如何核算成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来计价、付款、即标准重量。标准重量: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时的重量,简称准重,或公定重量,简称公量。GK=材料干重*(1+公定回潮率)GK=称见重量*(1+公定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WK:公定回潮率Wφ:实际回潮率GK:公量Gφ:实际重量3、触觉感和弹性纤维表面的粗糙或光滑湖影响人体的舒适感,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或皮炎。服装材料应能使人的身心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且有助于人的生活和行动。应该在人体活动时伸缩自如。弹性要好。4、体积质量单位体积的纤维重量。各种纤维g/cm3,即比重。纤维结构决定起比重。(表1-7,P21)影响织物的覆盖性:比重小——覆盖性较大,服装轻比重大——覆盖性小,服装重◆:哪种场合需要较轻的服装,哪种场合悬垂性好的服装,在选择时“比重”是很重要的参考数据之一。三、耐用性能织物在一定条件下抵抗损坏的性能。纤维的强力、延伸性、弹性、耐磨性、耐热、耐光和耐化学药剂等性能都会影响其使用寿命。1、拉伸强度和延伸性拉伸力——沿纤维长度方向作用的外力;拉伸变形——纤维在这种作用下的伸长。强度:绝对强度——纤维或纱线直接拉伸到断裂时所需要的力;相对强度——一般指1旦或每特细度时,能承受的拉伸力(克力或N/tex)。对于不同细度的纤维或纱线,其绝对强度不具有可比性,要用相对强度1、拉伸强度和延伸性表1-8,P22。纤维的拉伸强度大——织物的强度大——但不一定耐用。影响耐用性的因素:强度、弹性、回弹性、延伸性。例如:棉的强度>羊毛,但实际上毛织物比棉织物耐用,毛的弹性好,断裂伸长率大于棉纤维。2、耐气候性和耐磨性看书:P23。耐气候性:服装在穿着的过程中,纤维抵抗日晒、风雨雪、霉菌、寒冷、大气中的气体和微粒等的侵袭的性能——通常指耐光性。紫外线表1-9,P23耐光优劣:腈纶>麻>棉>羊毛>粘胶纤维>醋酯纤维>涤纶>锦纶>丝>丙纶2、耐气候性和耐磨性耐磨性:织物抵抗磨损的性能锦纶>涤纶>氨纶>亚麻>腈纶>棉>丝>羊毛>粘胶纤维>醋酯纤维3、耐热性纤维抵抗温度的能力。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在一定温度下将直接分解或炭化;合成纤维:绝大多数会从固体变成液体,既熔融。利用温度的变化,可以使织物重新定型,尤其是合成纤维,在一定温度下,大分子重新排列,然后迅速冷却,其形状将被固定,只要今后使用过程的温度不超过定形温度,形状就不会变化,这种性质叫热塑性。加工为热定型衡量纤维耐热性的指标1.是纤维是否容易燃烧这是评定纤维可燃性,可以观察纤维的点燃温度和开始冒烟的发火点温度。书P24表1-12。2.纤维能否经受燃烧这是评价纤维的阻燃性,用极限氧指数(LOI-limitingOxygenIndex)说明。极限氧指数是指纤维点燃后在大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的体积百分数,看书P25表1-14。4.融孔性纤维制品在接触到烟灰或火花等热体时,在织物上形成孔洞的性能。——合成纤维5.耐化学品性纤维抵抗化学品破坏的能力。纤维在加工、穿着和洗涤、存贮等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化学品,避免纤维受到损坏,要了解纤维的耐化学品性。纤维素纤维:耐碱不耐酸;蛋白质纤维:耐酸不耐碱;合成纤维:耐酸碱优于天然纤维。四、保养性能指纤维抵抗微生物和虫蛀的能力,既是否容易霉变或虫蛀;另外洗涤后是否需要熨烫等性能。如毛料服装通常要求干洗,羊毛衫洗后可能毡缩,真丝、棉服装要熨烫等,服装就不易保养。第四节纤维鉴别一、手感目测法棉:手感柔软麻:手感粗硬短纤维羊毛:手感滑糯、富有弹性蚕丝:长丝,光泽特殊、柔和化学纤维:手感细腻,光泽不如蚕丝柔和,强力高。二、燃烧法缺点:只适用于纯纺和交织产品,且只能鉴别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不能鉴别出纤维的具体品种。三、显微镜观察法观察纤维的纵横向截面的状态。所以,能够观察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大类。使用生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本方法适用性比燃烧法要广泛些。只要能将织物变成纤维,无论纯纺,混纺,交织都能鉴别出来。唯一的缺点是对合成纤维无法进一步鉴别。四、溶解法利用不同纤维对不同溶剂在不同浓度下的溶解性,对纤维进行鉴定。适用性:适用于各种纤维和各种的产品。观察现象:溶解情况:溶解、部分溶解、微溶、不溶溶解温度:常温、加热、煮沸五、药品着色发根据各种纤维对不同的染料着色性能的差别来鉴定纤维。应用:未染色产品六、熔点法用于合成纤维鉴别。需要专用的仪器—————化纤熔点仪,且只能对能够熔融的纤维有效。根据合成纤维的不同熔点特性原理来鉴别纤维。不适合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七、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不在介绍。系统鉴别法盐酸粘胶:溶解纤维素纤维棉麻:不溶——显微镜,手感目测燃烧盐酸丝:溶解未知纤维蛋白质纤维羊毛:不溶合成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