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招教考试)心理学(包含教育心理学)完整讲义精编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绪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一、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人脑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由树突、细胞体与轴突构成。树突负责接受信息,细胞体负责接受外来信息的同时,产生神经冲动,其性质是电信号,轴突的任务是把细胞体发出的信息传导至其他神经元。2、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大脑是人脑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部位,控制和指挥着其他各部位的活动。大脑的表层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区域。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偏侧化: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性工作,包括说话、写作和言语理解,在计算、时间感、节奏感和控制复杂运动方面功能强。右半球在空间关系、面孔识别、情绪识别与表达、想象、音乐欣赏等方面更强。4、脑功能的集中表现——反射(二)心理对客观现实具有依存性(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四)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对心理现象的阐述并揭露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历史背景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他的代表作有《生理心理原理》《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大纲》等。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流派代表人物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备注构造主义冯特(奠基人)、铁钦纳意识经验(直接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内省法机能主义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意识流(强调意识的变化和功能)反对构造主义的分析式研究方法行为主义华生(创始人)斯金纳、华生行为实验法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格式塔(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强调整体性,“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荣格、埃里克森无(潜)意识和异常(病理性)现象临床观察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人格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积极的人性观,强调人的潜能实现现代认知心理学奈塞尔(1967年)、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信息加工过程实验法等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第一章认知发展第一节感知觉一、感觉概述(一)概念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二)分类根据刺激物的来源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的不同,感觉可以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枕叶)、听觉(颞叶)、嗅觉、味觉、皮肤觉等。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感觉。它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肌体感觉等。【习题】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有()。A.肤觉B.平衡觉C.嗅觉D.运动觉【答案】BD二、感觉的一般规律(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把这种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它的强弱是用绝对感觉阈限值来衡量。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相应地,对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感受性越高,感受阈限越低。(二)感觉的基本规律1.感觉适应。这是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视觉适应是一种最为重要的感觉适应。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明适应是指对明亮环境的适应,暗适应是指对昏暗环境的适应。2.感觉对比。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例如,同样一个灰色矩形,处在白色背景上看上去暗淡些,处在黑色背景上看上去明亮些。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种感受器时,产生继时对比。如,吃了糖后接着吃橘子,觉得柑橘很酸。3.联觉效应。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或同时兼有另一种感觉的现象。例如用刀子沿着玻璃边划出来的吱吱声会使不少人的皮肤产生寒冷的感觉,暖色调的衣物在冬天给人温暖的感觉。微弱的听觉刺激能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习题】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D)A智商B韦伯分数C情商D感觉阈限三、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几种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有: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投射效应。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只要客观条件具备,错觉就会发生,主观努力难以避免。错觉不是病态的,是正常的。错觉有实用价值,例如军事伪装、军事隐蔽、舞台艺术、化妆、特技、服装搭配等。【习题】“情人眼里出西施”属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属于()A刻板印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投射效应。四、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整体性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二)知觉的理解性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知识,经过思维,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三)知觉的选择性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例如阅读时划出重点。影响客观因素:1)刺激物的绝对强度;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红笔改作业);3)对象的活动性(流星;霓虹灯广告;音响等);4)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影响主观因素:1)知觉有无无目的性;2)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3)个人的需要、动机、情趣、定势、与情绪状态。(四)知觉的恒常性指当刺激源发生变化时知觉却并未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形状恒常(例如不论坐在哪一个座位上,我们看到的教室的房门总是长方形的)、颜色恒常、亮度恒常、和大小恒常。五、观察受到思维支配的,主动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的能力叫做观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实物直观(如观察标本、演示实验)、模像直观(图片、图表、幻灯、电影、录像、电视等)和言语直观。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一般而言,模像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因为前者可以解释感知对象的内在或本质规律。2、运用知觉的组织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4、让学生参与直观过程。【习题】一、选择题1.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B在起作用。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2.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C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3.当人从黑暗走入亮处后,视网膜的光感受阈限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CA.适应B.对比C.明适应D.暗适应4.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A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本体感觉D.机体感觉5.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A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6.感官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A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7.在日常生活中,个体除了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做出反应外,也会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认知,并与此伴随会有对自己的认知,这些是BA.空间知觉B.社会知觉C.运动知觉D.深度知觉8.手放进热水之后,再放到温水中,会觉得温水很凉,这种现象属于CA.感觉适应B.触觉适应C.感觉对比D.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9.关于错觉的说法正确的是CA.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原因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二、判断题1.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错,个别属性。2.适应是指感受性总是不断提高的过程。错,是变化的过程,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三、简答题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四、论述题知觉的特性有哪些?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第二节记忆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暂时神经联系是记忆的生理机制。记忆就是从脑对所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编码是指把外部刺激的物理特性转化为不同的代码,即形成心理表征的过程。储存是将已经编码的信息保留在记忆中。提取是将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恢复以便运用的过程。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模型用心解释忙保持时间长短的差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其中,“组块”概念的提出者是米勒。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如游览万里长城)、逻辑记忆(对公式、法则、定理的记忆)、情绪记忆(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动作记忆和情境记忆。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习题】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A)A记忆的作用B思维的作用C想象的作用D联想的作用小明记住了家里沙发的松软的程度,这种记忆属于(C)A情绪记忆B动作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BA.幻觉B.感觉记忆C.静止运动D.错觉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DA.思维B.想象C.注意D.复述二、记忆品质三、识记和遗忘(一)识记就是编码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有意识记(二)保持出现问题时则会产生遗忘。1、遗忘概念个体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遗忘是人人都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都具有重大的意义。2、遗忘规律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第一个对遗忘的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遗忘曲线是一条指数型衰减曲线,它表明了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在识记后立即开始,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得很快,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缓慢。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习题】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进程的不均衡性,表现为B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3、遗忘原因消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的逐渐衰落。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压抑(动机)说:遗忘是因为潜意识地压抑作用。提取失败说:遗忘不是没有记住,而是无法再认或回忆。话到嘴边现象,或者舌尖现象。同化(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习题】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C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提取性障碍D.存储性障碍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②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③学习程度。150%的过度学习。④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系列位置效应,即开头和结尾部分学到的内容比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更好。【习题】根据过度学习原理,小明背诵古诗用了6遍,他应该再背诵几遍才能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A1;B2;C3;D4前摄抑制先学的材料对后学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倒)摄抑制后学的材料对先学材料的干扰作用【习题】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C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五)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1)深度加工材料(2)多重编码:包括语义编码,形象编码、声音编码、动作编码等。(3)有效运用记忆术:牵强

1 / 10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