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居住区规划的演进与前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章居住区规划的演进与前瞻主讲:刘淑娟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教学目的:了解住区规划的历史演变;掌握住区规划的设计一般方法与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城市旧住区的更新。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主要内容1.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2.建国50年来居住区规划建设回顾3.居住区未来发展趋势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第1节: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1.里:周代2.闾里:秦汉,面积1平方里(约17hm2)3.里:三国,面积约30hm2,4.坊:唐,350步*350步(约27hm2)~650步*550步(约80hm2)5.街巷:宋,商业街和坊巷6.胡同:明清,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地段,间距约70米。7.里弄:1840~1949年,街道两侧分弄,弄两侧分里。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8.邻里单位:20世纪30年代(C.A.佩里提出)9.扩大街坊:50年代(前苏联)10.居住小区:50年代末,由城市道路和自然界限划分11.居住区:由多个小区组成12.居住综合体13.综合住区:居住和工作相结合(生产型、办公型、商业型等)“某商业中心宅区”“某文化中心宅区”“某行政中心宅区”14.新城市主义模式(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第1节: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坊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街巷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胡同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里弄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邻里单位——1929年美国佩里(C.Perry)规划特点:1)控制规模以一个小学合理规模控制邻里单位人口规模(约1000户),四周交通道路为界,不被穿越,内部设置公用设施,日照通风良好。2)等级化①住宅-→邻里单元②几个邻里单元-→邻里单位③几个邻里单位-→城市次中心居住区道路、绿地、公用设施等,由小至大,等级化梯度形成中心体系。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3)特点①服务设施居中;②住宅、道路、绿化、公建等划分明确,不交叉;③道路宽度、绿化分配等级化;④住宅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密度等精确计算,达到理性。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西安紫薇田园都市教育服务范围分析邻里单位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街坊扩大街坊(小区前身):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前苏联为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兴建了一批新住宅区,摈弃了里弄式建造方法,将住宅沿着道路(街道小巷)有疏密地布置,留出一些供人们活动的户外场地,并设置托幼机构,这样的住宅区称之为街坊。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扩大街坊限于当时的经济状况,街坊用地只有百余米见方的规模,将几个街坊合起来规划兴建,相应的布置幼儿园、学校、食堂、商店、影剧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了扩大街坊。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山东胜利油田孤岛镇居住社区中华村总平面图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天津川府新村总平面上海凉城新村西南小区总平面居住小区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新城市主义模式设计准则•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最优规模——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400m左右的空间范围;•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就学、礼拜和娱乐;•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之上;•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的而不是建造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优先考虑。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新城市主义模式设计特征•相对自给自足的步行环境,围绕核心城镇设施和商店布置住宅•为人行和车行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通行路线•设计为行人、自行车、游戏以及机动车等共同使用的街道•为了围合街道空间以形成公共空间,建筑的道路退界较少,街道两侧的住宅前廊离人行道也较近。车库设置在住宅的背面并通过后街进入,以减少车库通道缘石打断街道的次数。新城市主义模式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一、50年代:①规划理论:借鉴国外、结合国情②规划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③结构形式:初期采用邻里单位,后期推广居住小区④建设体制:统建制,“成街成片,成组成团”第2节:建国50年来居住区规划建设回顾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规划组织结构特点:布局严谨周边布置内部院落邻里关系公建居中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二、60~70年代:①60年代初:注重环境,提高密度,继承传统②60年代中:取消规划,出现散、乱、差③70年代后:多层高密度、点条穿插、利用地形第2节:建国50年来居住区规划建设回顾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三、80~90年代:①体制:福利型—商品型,设计粗放型—小康型②规划:创作手法多样化高层平台花园、支撑体住宅、人车分流③结构:重视人的活动规律和空间环境塑造,强化邻里院落④功能:商业设施由服务型—经营型,小区服务网点由内向型—外向型⑤思想:“以人为核心”的环境意识生态保护、地域文化、健康休闲第2节:建国50年来居住区规划建设回顾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第3节:居住区未来发展趋势(1)选址郊区化(2)环境生态化(3)布局集约化(4)结构社区化(5)设施颐养化(6)管理智能化1.1居住区规划设计前瞻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第3节:居住区未来发展趋势1.2建筑设计前瞻(1)生活的舒适性(2)空间的灵活性(3)居住的安全性(4)环境的整体性(5)生态的持续性(6)技术的科学性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