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李红艳主要内容一、定义二、分型三、高危人群及病因四、临床表现五、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六、预防七、护理常规定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左下肢多见。若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在急性阶段由于血栓脱落所引发的肺梗死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分型•中央型:好发于左髂股静脉•周围型:包括股静脉及小腿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最常见。为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髋部骨折及术后•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应用止血带的•原发下肢血管疾病•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长期卧床患者病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3个主要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血液凝块形成常见部位以下肢多见,通常首先发生在腓肠肌深静脉内,向上可以延伸至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上肢深静脉血栓较少见,可继发于静脉炎和导管留置术后。临床表现(一)疼痛是最早的症状,主要因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和血栓远端静脉急剧扩张,刺激血管壁内末梢神经感受器的缘故。临床表现(二)肿胀下肢肿胀是最主要的或者是唯一的症状,除少数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而表现为双下肢肿胀外,绝大多数为单侧下肢肿胀。肿胀的程度依静脉闭塞的程度和范围而定。临床表现(三)浅静脉曲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继发性代偿反应,如果血栓累及深静脉主干,特别是髂-股静脉血栓段,可有明显的下腹部和腹股沟的浅静脉曲张。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减退,导致浅表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为DVT综合征。辅助检查•血浆D二聚体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DVT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静脉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螺旋CT静脉造影。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静脉切开取栓•药物治疗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导管直接向血凝块内滴注药物溶栓及保留导管内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放•中医中药预防戒烟,控制原发疾病,控制血压。偏瘫患者避免患侧输液。尽量避免下肢输液。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新建立静脉通道。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推广普及留置套管针。高危人群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尽量避免术后无指针应用止血药。预防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对大手术后的病人,应太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曲,影响静脉回流。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对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小时就应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做足屈伸运动。不能活动者,由护士或家属被动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预防机械预防可采用气动压迫和使用分级压力袜等。气动压迫是对套在肢体末端的袖套充气和放气来促进血液流动和深静脉回流至心脏。分级压力袜是通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它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许多学者认为,联合应用分级弹力袜和低分子量肝素的效果最佳。下列禁用机械预防措施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下肢严重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下肢局部情况异常(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术),下肢血管严重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及下肢严重畸形等。护理常规1、患肢护理。2、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注意患肢保暖。3、抬高患肢: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20°-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4、患肢制动,不得按摩或微剧烈运动。5、每班一次测量对比双下肢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足动脉搏动情况。6、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长并记录。7、静脉穿刺禁忌选择患肢作为注射对象。8、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9、戒烟酒。护理常规预防并发症:高热患肢应加强口腔护理,粘膜溃疡者含化西瓜霜片,口唇干裂者涂石蜡油,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食物,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