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依据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背景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以来,各地、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联合协作、务实进取,全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实现了“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开局和实现2020年长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2.5%;大力实施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高;广泛开展科学教育与科普活动,科普设施不断完善,科普资源逐步丰富,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得到较快提升,科学素质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加快发展科普产业,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机制初步建立;不断完善联合协作工作机制,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2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发展还不平衡,面向农民、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工作亟待强化,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科普事业投入不足,科普产业发展不够,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科学素质工作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于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二、方针和目标(一)指导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主题,以提升公共科普服务能力为核心,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以服务民生为着眼点,以服务基层为着力点,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科学素质,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安徽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和智力支撑。(二)主要目标。3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在“十一五”基础上有显著发展,基本建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力争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4%。——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工作主题,广泛宣传普及低碳生活、防灾减灾、公共安全、身心健康、创新创造等观念和知识,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显著提升,城乡居民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之间科学素质差距逐步缩小。——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普资源更加丰富,科普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基本科普服务更加公平普惠,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制不断创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协作、社会参与、监测评估、奖惩激励等机制继续健全,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机制逐步完善,科普工作与科研、教育、文化等事业紧密结合,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合力不断4增强,社会各界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三、重点任务(一)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任务:——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内容,使未成年人不断提高科学认知水平,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使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与兴趣。——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女童和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其独立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树立科学意识,崇尚科学精神,养成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措施:——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科学启蒙教育。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5——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素质教育。总结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改革经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评价、考试制度,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实施科学等课程标准,提高科学课程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加强数字技能学习教育,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推广“做中学”活动的经验和成果,创新科学教育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和动手制作等方式提高科学素质。——推进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鼓励普通高中开设科学教育选修课,拓宽学生知识面。鼓励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支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面向农村中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教育,让有培训意愿的农村新成长劳动力都有机会接受就业技能培训。——丰富校外和课外科学教育活动。动员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开展与青少年面对面的科技交流活动。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走进科学殿堂等活动。推进学生进实验室、动手做科研、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活动,提高各类科技竞赛的质量。鼓励地方和民间公益组织开展普及性科技活动,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面向乡村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等各类志愿服务。6——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校园科技节、科技周等活动,鼓励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设立科普教育长廊、板报,营造师生自由讨论的文化氛围。注重在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活动中,普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土保持、节约能源资源、心理生理健康、防灾减灾、安全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等宣传教育。——完善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衔接机制。开展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科普教育共建共享试点工作。推进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科技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科普活动。——发挥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鼓励中小学校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会议等形式,指导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升教育理念,提高科学教育水平。鼓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为未成年人的科学探究、科学课学习提供条件,引导未成年人广泛接触自然,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分工:省教育厅、团省委牵头,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厅、省广电局、省社科院、省妇联、省科协、省气象局、省地震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参加。(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任务:7——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应对突发事件、防灾减灾、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推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将普及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相结合,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适应现代科学文明生活的能力。——增强农村妇女、少数民族农民及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措施:——建立农村科学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安徽农网、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村成人文化教育机构、普通高校、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面向农民开展科学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科技培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百万工程”。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包括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科技示范培训)、星火科技培训、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培训、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培训等活8动,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的农业科技培训和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加强技能培训。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订单式培训或定岗培训,使其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或达到上岗要求。鼓励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参加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组织有技术、资金和创业意愿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加强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支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依托农村成人文化教育机构和农村中小学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开展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农村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农技110、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下乡、科教兴村、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农家书屋等做法,探索科技工作者“常下乡,常在乡”长效机制。实施“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建设,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等宣传,推进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邪教、远离“黄赌毒”等科普活动。——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农村清洁工程、村庄整9治、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等惠农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和科普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工作队等示范带动作用,探索科普服务“三农”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含市、区,下同)、乡(镇)、村等创建活动,推广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先进经验。——健全农村基本科普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发展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加强“一站一栏一员”、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面向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骨干农民和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以及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加强科普工作培训,强化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发挥乡镇科协、村科普小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以及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作用,组织开展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行动,努力形成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有效机制。分工:省农委、省科协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厅、省林业厅、省广电局、省安全监管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气象局、省地震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参加。(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任务:10——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