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社会学简介1、人口的概念: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领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2、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3、人口的双重属性(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2)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①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②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③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4、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5、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人口现象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人口过程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是人口结构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四是人口变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章中外人口社会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两个抑制和三个命题)(1)建立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①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恒状。这两个前提亦称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公理”或“自然法则”。(2)两个级数的理论。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长。因而人口增长势必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因此,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是必然的。(3)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①积极性抑制:通过增加人口死亡率,减少现存人口,其手段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②预防性抑制: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其手段包括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3)三个命题:①人口增加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②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也一定会始终不渝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抑制。③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这三个命题构成了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口思想(1)马克思关于人口过剩: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创造了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或者说是“失业后备军”。人口过剩或失业有三种形式:1)浮动的人口过剩:主要是指工人受机器或工业结构的变迁所取代。2)潜在之人口过剩:是指资金渗入农业,使多数农业人口濒于迁往都市的边缘。3)呆滞的人口过剩:指那些不固定被雇佣、过着最低生活情况的人。不同的经济和人口因素使得不同形式的人口过剩现象一直延续下去。ª过剩人口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经济与人口不相适应,充足的劳动力不能与物质资料生产条件相结合,因此人口相对于社会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的不足而出现的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有用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重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才能消灭贫困和过剩人口问题。(2)“两种生产”的原理: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本身又有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两种。两种生产中,物质生产是根本性的,它决定人的生产。ª人口的阶级观:马克思认为,如果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马克思把人口视为具有社会性与阶级性的社会体,受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口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表现为人口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工人会普遍觉醒,产生共同意识以推翻资本主义体系才能改善社会现状;马尔萨斯则认为只有经由培养个人之责任感,才能改善社会秩序。第三章生育制度一、生育:生物学意义:人类进行自身生产的能力。社会学意义:指人类现实的生育能力(水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二、生育力:妇女生育的能力和潜能。三、生育率:指某年、某地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活产婴儿数)的数量。四、生育测量:ª生育率测量的前提:视生育行为只与妇女有关。活产标志:具有四种条件之一:呼吸、心跳、脉搏与脐带跳动、肌肉动。●活产:妊娠的产物完全从母体排出时,具有呼吸、心跳、脐带动脉搏动、明显的随意肌的运动这四种生命现象之一(不管这种生命现象持续多长时间)。ª生育率计算是生育测量的主要指标,其目的是描述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整体生育水不。五、粗出生率(CBR):也叫一般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公式:粗出生率=某地某年活产数\同期该地区年平均人口数×六、一般生育率(GFR):也称为总生育率,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15-49岁)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公式: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人数\同期育龄妇女人数×1000‰。七、年龄别生育率(ASFR):反映了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的生育水平,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个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所生育的活产婴儿数与相应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总人口数之比。公式:年龄别生育率=一年内某年龄组妇女生育的活产数\同年该年龄组妇女数×1000‰。八、总和生育率(TFR):是在一定时期内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公式:总和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之和。十、生育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1)农业社会生育模式:第一、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紧密,生育行为直接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第二、农业社会的各种经济影响着生育模式。第三、男性偏好是农业社会普遍的生育观念。第四、阶级间生存境遇的巨大差别和极度的不平等。(2)工业社会的生育模式:第一、死亡率导向下的生育模式消失,在低死亡率的状况,生育率明显下降。第二、人类的生育从自然型走向了人为的控制型。十一、生育制度的分析(p58)第四章死亡制度一、概念: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具体可用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来进行表示。二、各种死亡率统计指标:粗死亡率、死因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三、死亡统计(1)死亡人数统计:死亡人数统计的基础是获取准确的死亡资料,这有赖于死亡申报制度。世界上死亡申报制度包括:属地原则:把死亡的实际发生地作为死亡事件的申报登记地。属人(或属籍)原则:把死亡当事人的户口所在地作为死亡事件的申报登记地。我国采用属人原则,当某人死亡后,由医生开出死亡报告,家属到公安部门注销户口然后火葬。漏报的主要原因:一是死亡报告制度有缺失;二是存在有意隐瞒不报的情况。(2)粗死亡率(CDR):粗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反映了该地区人口的总体死亡水平,以千分数表示。粗死亡率=该地该年死亡人数\该地该年年均人口数×1000‰。●死亡率是反映实际人口死亡水平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死亡率应在6‰~35‰之间变化。有两种情况可能出现例外:一是发生饥荒、疾病和战争的特殊情况,死亡率会升高;二是当一个社会年龄结构严重扭曲,如高度的老龄化等,死亡率的波动也会异常。(3)死因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每10万人口中因某种或某组原因致死的人数,这个指标以十万分表示。某种死因死亡率=该地该年因某种原因死亡的人数\该地该年年均人口数×100000/10万(4)婴儿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以千分为表示。婴儿死亡率=该年该地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该年该地活产婴儿数×1000‰。(5)新生儿死亡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通常是一年)内出生后28天以内或一个月以内的死亡婴儿数占同期出生婴儿总数的比率,以千分为表示。新生儿死亡率=该年该地未满28天或1个月的婴儿死亡人数\该年该地同期活产婴儿数×1000‰(6)标准化死亡率:用同一标准年龄构成作为权数来计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人口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X标准年龄构成)之和五、死亡的分析框架(1)寿命:指人们实际生存的年龄,在人口统计上使用预期寿命的概念,是指一个特定人口平均能够存活的年龄。(2)影响寿命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它标志着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控制能力;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条件和生活方式是影响死亡率的基本因素。六、死亡模式: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一)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工业革命之前的整个历史时期,人类在恶劣条件下的生存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死亡模式表现在三个方面:(1)新生儿、婴儿死亡率高;(2)平均预期寿命短;(3)死亡率波动大。(二)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18世界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的普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死亡率陆续下降,特别是19世纪中叶后,死亡率的下降过程更为明显。基本形成了死亡率多集中于高龄人口的死亡模式,完成了死亡率由高向低的转变。(1)死亡率下降明显。(2)传染病仍然是影响死亡的因素,控制能力增强。(3)多集中在老龄人口和高龄人口第五章人口迁移一、概念: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ª世界上通行三种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第一,以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的统计。第二,以居住地改变的时间进行的统计。第三,以常住户口登记地的改变进行的统计。二、人口迁移的测量:(1)人口普查设置的人口迁移项目:出生地、上次居住地、固定时点居住地、居住时间、迁移原因(2)人口迁移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普查、人口调查和人口登记。(3)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测量人口迁移的指标有迁移的数量、方向和距离三个层次。迁入率:某一地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该地区的人数。它反映了人口向该地区迁入的强度。迁入率=该地该年迁入人口数\该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迁出率:某一地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迁出该地区的人数。它反映了人口由该地区迁出的强度。迁出率=该地该年迁出人口数\该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总迁移率:是指某地区一定时间内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之和。总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净迁移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间内每1000人口中迁入与迁出该地区的人数之差。它反映的是该地区人口的迁入与迁出这两种同时发生的事件对这一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综合作用的强度。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三、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1、迁移者研究(1)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迁移者是指参与人口迁移的人。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认为,迁移具有选择性,只有某些特定的人可能成为迁移者。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人具有迁移倾向的差异。职业生涯理论:强调职业影响人们迁移的可能性。迁移是一些人口通向事业发展的策略选择。迁移的成本和收益理论:迁移是有成本的,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2)迁移者网络理论:研究发现,迁移者是与迁入地人口有某些联系的人,他们与迁入地已有移民的联系构成的网络成为一种社会资本,起着降低迁移成本、增加收益和减少风险的作用。(3)迁移者整合理论:根据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和迁移网络理论进行的结合性分析。ª波斯特等的相关研究:认为迁移者首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