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原因的奥秘——认识归因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正确归因,是学习辅导和生活辅导的重要内容,奠定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保障,使学生保持积极理性的心态。本文内容选自钟志农编写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该教学内容围绕伯纳德·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以案例分析、小组交流和自我反思等形式展开,从思考到行动,从学习到运用,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了铺垫。二、学生分析学生为初中学段,面临着学业压力,且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不成熟。该阶段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会存在诸多困惑,迷茫彷徨的心理特征较为明显,存在正确看待问题、学会正确归因和总结经验的需求,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思考和学习能力,需要通过交流探讨和认真思考的方法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原因分析能力。三、目标阐述(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并掌握归因理论。(2)能认识并学会正确归因。2、过程与方法(1)能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归因理论的内容。(2)能在自我归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归因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体验到自我归因对自身成长进步的帮助。(2)能感受到正确归因对自身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二)教学重点1、能理解并掌握归因理论。2、能认识并学会正确归因。(三)教学难点1、能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归因理论的内容。2、能在自我归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归因的方法。(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活动体验法、启发法、多媒体展示法四、过程设计(一)课堂导入——“WHY?”(5分钟)提问:同学们有看到屏幕上只有“WHY”这个单词?大家都认识它,那么大家可以用“为什么”提出哪些问题呢?当我们用“为什么”提问时,就是要询问事情的原因。今天这节心理辅导课我们要一起来发现原因的奥秘,一个人遇到挫折、遭到失败时,常常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吗?对,不一定,一定会有一些人被打倒在失败的路上。所以,失败要成为成功之母,首先我们必须对失败的这段经历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吸取教训,然后调整对策,重整旗鼓,这样才能走向成功。可见,发现原因的奥秘非常重要。现在,大家可能会有些疑惑:原因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呢?它叫做归因。归因是什么呢?就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进行推论的过程。例如,你看到一个人穿上一件外套朝窗子走去,你可能会推测出这个人感觉到冷了,想要去关上窗户。对刚才你提出的问题你能推测出哪些原因呢?教师小结:归因就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进行推论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标题“WHY、奥秘”和问题提出吸引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和兴趣,由此引入课程主题。(二)案例解析——张小小的困惑(15分钟)现在有一位张小小同学遇到了困难,请大家一起来帮助她。【小小的故事】张小小是一名高一学生,初中时尽管父母很少顾及她的学习,可她的成绩总是在班级名列前茅。上了高中以后,各路“高手”云集,学习竞争加大,她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对此她感到压力很大。平时她非常用功,看书、做作业经常到很晚才休息,电视很少看,文体活动也很少参加。可是第二个学期的期中考试她还是没有考出自己期望的好成绩,为此她感到失望、自卑,晚上甚至开始失眠,不知怎么办才好。【问题讨论】1、小小同学是怎么想的?比如,每晚一定要学习到很晚,才能取得好成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小小同学可能会这样想:①看电视、参加文体活动会浪费我的学习时间;②初中时我的成绩很优秀,现在我也应该像以前一样出类拔萃;③我每天都学习到很晚,我这么努力,为什么成绩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认识归因】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人们对事件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六个原因:能力、努力、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其他。能力,就是指每个人的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努力,就是指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你是不是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不会做的题目要弄懂等。难度,是指做这件事情有多难,考上清华北大的难度有多大、成为总裁的难度有多大。运气,就是说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运气怎么样,有没有帮助你成功。身心状况,是指身体和心理的状态,既包括健康的身体,也包括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他,是指外界环境的干扰和身边重要他人的影响等。韦纳把各因素纳入三个向度中:因素来源(外控vs内控)、稳定性(稳定vs不稳定)、可控性(可控vs不可控)。因素的来源来自外部则为外控,由外部的某些因素影响或控制,因素的来源来自内部则为内控,由内部的某些因素影响或控制。如果这一因素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如智力对于我们来说稳定的,如努力程度是不稳定的。如果这些因素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则为可控,我们不能控制的则为不可控。比如能力是可以通过自己的锻炼得到提高的,是可控的,而外部环境和运气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是不可控的。我们对一件事情总结原因的时候,看到内控外控、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有什么作用呢?韦纳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当我们认识到某一部分内控的、不稳定的或者是可控的因素时,我们可以拆着这一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认清外控、稳定的或者不可控的因素时,我们就对这些方面付出较少的努力,因为即使我们很努力,可能发生的变化也是微乎其微。所以认清原因的性质,可以让我们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更有方向性,做到事半功倍。【问题讨论】2、根据归因理论的思想,请大家思考:小小可能有哪些错误归因呢?请你为小小同学支个招,她应该怎样做呢?小小可以这样做:①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和休闲娱乐的时间,适当的放松可以提高学习效率;②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设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一步步去完成;③保证充足的睡眠,经常锻炼身体、参加活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④调整低效的学习方法,运用有效的、适合高中学习的方法;⑤培养积极心态,学会肯定自己、激励自己;⑥增加家人和朋友的交流,从而获得他人的支持……教师小结:小小如果把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都归为自己内在的原因即内控因素,那么她将感到深深地自责和自卑,如果她能狗认识到内控与外控因素并存,寻找努力的突破口。通过帮助小小同学分析原因和寻找办法,同学们对归因理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无论是对失败进行归因还是对成功进行归因都是同样重要的,我们对经验的总结将会指引我们如何更好地去做。我们要学会全面的分析原因,着眼于内控的、不稳定的和可控的因素。设计意图:通过帮助小小同学分析原因和寻找办法,了解和掌握归因理论。(三)自我归因——魔方卡片(15分钟)对于小小的困惑我们已经帮助她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那么,同学们有没有遇到和小小类似的一些困惑呢?大家也可以采取我们刚刚讨论的方法来尝试一下。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都有自己想要挖掘原因的事情,无论是让我们困惑的,还是我们做的好的事情,现在我们来尝试着用魔方卡片帮助我们分析一下自己。请同学们认真想想,在卡纸上的一个方块中写下让自己烦恼困惑的事情,或者是某一件获成功的事情,即选择一个你想要去发掘原因的事情。然后在另外四个方块中写下你认为可能产生影响的四个原因和四个解决方法,写在四个方格中。写好之后,请把你的魔方卡片传给左手边的第三人,同学们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请你帮其他同学也来分析一下原因,并提出你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写在一个方格当中。写好之后,请把你手中的卡片继续向左传给第三个人,请这位同学同样来帮你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完成之后,请每位同学到左手边第六位同学手中拿回自己的魔方卡片。同学们认真看一看、想一想,别人给你写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有哪些是你可以借鉴的。图为魔方卡片教师小结:我们将魔方卡片折起来就可以看到一个立体的魔方,我们看待事情就像是看这个魔方一样。我们看到魔方的正面就看不到他的反面,我们看事情也常常受到角度的局限。所以我们要变换着角度全面地看问题,或是展开分解。不仅是通过别人的视角,我们也可以站在归因理论的六个因素和三个维度的角度去思考,要学会学以致用。当我们从整体上知晓了问题的各部分,便会更易于我们辨别可以控制的因素,进而采取行动。设计意图:学会运用于生活中,帮助自己和他人解决问题。(四)课程总结——交流分享(5分钟)走进小小的故事,思考自己和他人,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呢?请大家来说一说。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帮助小小同学和自己都解决了一些困惑,同时也了解了韦纳的归因理论,更重要的是大家学会了全面的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原因。解开原因的奥秘,可以使我们头脑更清楚,看清未来的方向,取得更多的收获。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总结分享收获和感受,突出课程主旨,让学生在思考中品味,使得教师在课堂中传达的思想被理解和吸收。五、板书设计发现原因的奥秘——认识归因【小小的故事】归因理论自我归因小小想:能力努力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小小做:其他外控/内控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