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111成员:指导老师:111目录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51研究背景2研究目的34学科领域拟解决的关键问题8主要内容9主要方法1067科学价值研究目标研究背景上世纪末,电子商务席卷全球,掀起了学习电子商务的热潮。为了满足各个行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渴求,各高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但伴随着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本应成为时代宠儿的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市场屡遭冷落,根据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来源,本科院校2010年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专业对口率69%,而电子商务专业对口率仅有41%,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形成的人才培养并没有与企业需求形成对接的尴尬局面。研究目的(1)找到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给出解决建议。(2)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解决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的道路。(3)促进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为我院制定有利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培养计划时提供决策依据。(4)也为其他高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时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实例。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学以致用,理论要结合实践,本课题以现有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对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试图找到解决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就业障碍的对策。现实意义:(1)新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影响新疆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研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障碍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2)找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障碍的本质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为本专业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就业环境,也为人才市场输送更多的的栋梁。国外现状目前西方国家制定了独特的教育体制和就业管理体制。例如美国的非营利性就业组织非常发达,其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NACE)最为著名。该协会的宗旨是:帮助学生选择并获得满意的工作,帮助雇主制定有效的人员招聘计划并提供优秀人选。同样在法国,高校就业指导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方向指导,被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实践中,政府与大学之间实行“国家大学合同制”,把毕业生就业比例作为投资指标,客观上刺激了高校对本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追求,因而,也使政府的立法本意落到了实处。国内现状教育部2001年批准电子商务作为目录外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开设,目前全国已有306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每年的本科毕业生多达l0万人以上。彭振营、郭汝惠、马娆、丁三姐、孟子辛和吴昊政等多位学者均提到据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肯定不足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但目前电商人才市场却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市场上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类专业人才,而另一方面却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高。学科领域学科领域Textinhere计算机技术Textinhere统计学Textinhere社会学Textinhere教育学科学值本项目以石河子大学电子商务本科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在已有的成果为基础,结合我校的实际,通过对其就业方向的分析,找出我院电子商务毕业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不足,找到解决影响我校电子商务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关键问题,帮助我院电子商务学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使我院毕业的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更具竞争力,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价主要内容1、引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1.3研究意义1.4学科领域1.5科学价值2、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2.1国外文献研究现状2.2国内文献研究现状3、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3.1国外现状3.2国内现状3.3我院总体情况3.4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实证分析4、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对策及建议4.1电子商务专业对口的职位较少4.2毕业生就业方向模糊4.3课程设置不合理制约毕业生4.4缺乏技能训练4.5电子商务环境不够成熟5、结论促进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措施及政策建议主要方法本项目通过对2009级以及往届毕业生抽样调查、问卷调查法等进行数据的搜集,用统计分析方法及SPSS软件,对调查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出本专业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定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主要方法图示拟解决的关键问题ABCD找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的障碍原因。影响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因素指标的分析。实证分析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措施及政策建议。创新之处ABC针对性强实践性、可行性强现实意义谢谢观赏请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