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七中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比知识你海纳百川,比能力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心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沛,综上所述,高考这场比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利。河南省郑州市七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苯所含分子数为0.5NAB.pH=2、体积为1L的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的数目为0.01NC.标准状况下,11.2LNH3和9gH2O所含电子的数目均为5NAD.1molCu发生氧化反应时一定失去2NA个电子【答案】C【解析】2.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取用钠、钾、白磷时,没用完的药品要放回原瓶B.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为2C.氯水、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细口瓶中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金属钠或钾能与空气中的水或氧气反应,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那么不存在安全隐患,故A正确;B.氯水中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pH值,应该用pH计,故B错误;C.见光易分解的药品要放在棕色瓶中,与玻璃中二氧化硅不反应的药品可以用配有磨口塞的试剂瓶盛放,液体要放置在细口瓶中,次氯酸和硝酸银见光易分解,且二者和二氧化硅不反应,所以氯水、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细口瓶中,故C正确;D.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促进钠燃烧,所以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钠失火,应该用细沙覆盖灭火,故D正确;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名师点晴】为高频考点,涉及药品存放、物质性质、pH测定等知识点,明确物质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A;通常见光易分解的药品要放在棕色瓶中,与玻璃中二氧化硅不反应的药品可以用配有磨口塞的试剂瓶盛放,液体要放置在细口瓶中。3.合金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下列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B.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C.合金中可以含有非金属元素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不同【答案】D【解析】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故A正确;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B正确;C.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材料中一定有金属,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同,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合金的性质,难度不大,掌握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相同是解题的关键.4.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稀释溶液,增大B.通入CO2,溶液PH减小C.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常数增大D.加入NaOH固体,323()()cHCOcCO减小【答案】A【解析】答案:AA、不正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只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稀释溶液,不变。B、正确,通入CO2,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减小;C、正确,升高温度,水解吸热,平衡正向移动,水解平衡常数增大;D、正确,加入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323()()cHCOcCO减小。5.对某些离子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SO32-和HSO3-、CO32-和HCO3-都能与HCl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A错误;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可能有SO42-或Ag+,B错误;C.火焰呈黄色,说明一定含有钠离子;由于钠元素的焰色反应能掩盖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因此观察钾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钾的紫色。该题中没有通过蓝色的钴玻璃,因此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钾元素,C错误;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D正确,选D。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6.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海水淡化处理;③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对应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①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②将海水制咸淡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是利用了萃取方法,药物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较大,故答案选C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7.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下列实验操作及预期现象正确的是A.X和Y与电流表连接,Cu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X和Y与电流表连接,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CuSO4溶液C.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Cu极质量减轻D.X和Y分别与电源“+”、“—”极相连,Zn极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连接一个电流表,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原电池工作原理,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硫酸锌溶液移动,平衡电中性,故B错误;C、构成电解池,铜作阳极,铜是活泼金属,先失电子,Cu-2e-=Cu2+,故C正确;D、锌作阳极,锌是活泼金属,先失电子,Zn-2e-=Zn2+,故D错误。考点: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电解池工作原理。8.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和KCl混合溶液,电解初期阴极和阳极分别析出的物质是A.H2、Cl2B.Cu、Cl2C.H2、O2D.Cu、O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电解初期,Cu2+放电,阴极析出Cu,阳极生成Cl2,后期由于Cu2+消耗完全,溶液仍有Cl-。继而阴极生成H2,故B正确,此题选B。考点:考查电解池的相关知识9.在运输酒精的纸箱外应当粘贴的标志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酒精是易燃液体,故选C。考点:化学物质的安全标志。10.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u2+、Na+、H+、SO42-、CO32-、OH-6种离子。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的是A.Cu2+、H+、SO42-B.Na+、OH-、CO32-C.CO32-、OH-、SO42-D.Na+、H+、SO4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甲中一定含有铜离子。由于铜离子和CO32-、O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CO32-、OH-不只能在乙烧杯中,因此乙烧杯不可能含有H+,故只能是钠离子,而甲烧杯中还含有H+、SO42-,答案选B。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11.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I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B.c中颜色变化说明AgCI转化为AgIC.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D.滤液b中不含有A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浊液a中含有AgCl,存在沉淀的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A正确;B.向AgCl中滴加0.1mol/LKI溶液,白色AgCl沉淀变为黄色AgI沉淀,B正确;C.向AgCl中滴加0.1mol/LKI溶液,白色AgCl沉淀变为黄色AgI沉淀,实验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C正确;D.滤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也存在沉淀的溶解平衡,即存在Ag+,D错误,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名师点睛】沉淀溶解平衡是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平衡体系之一,是高考的热点,本题考查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注意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更容易发生。12.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B.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H4+、Mg2+、SO42-、Cl-C.c(OH-)/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D.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溶液中:H+、Fe2+、NO3-不能共存。错误。B.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Fe3+与NH4+、Mg2+、SO42-、Cl-不会发生反应。可共存。正确。C.Al3+和CO32-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共存。C。错误。D.室温下纯水电离产生的c(H+)=1.0×10-7mol·L-1.但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L-11.0×10-7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则该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在酸性溶液中AlO2-、HCO3-不能存在;在碱性溶液中NH4+不能存在。错误。考点:考查离子共存问题的知识。13.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A.只有①或②B.只有②或④C.只有①或②或③D.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Cu与Fe3+作用:2Fe3++Cu====2Fe2++Cu2+,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3+,故①、②能使铜粉溶解。H+、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铜粉溶解,故③、④能使铜粉溶解。考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4.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不对应...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固体物质B常温下,将洁净的铁片放入浓硫酸或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使铁片钝化C在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然后将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苍白色火焰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D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试管底部的固体氯化铵受热升华逐渐消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HCl与NH3会发生反应产生NH4Cl,该物质是白色固体,因此会看到产生大量白烟,正确;B.常温下,将洁净的铁片放入浓硫酸或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是由于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使铁片表面氧化产生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即发生钝化现象,正确;C.在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然后将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看到产生苍白色火焰,证明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凡是放热、发光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燃烧,正确;D.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看到试管底部的固体逐渐消失,是由于NH4Cl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和HCl,二者在试管口遇冷重新化合形成NH4Cl固体,不是发生升华现象,错误。考点:考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正误判断的知识。15.已知反应,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此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molA,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1.0B.此时刻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C.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2amolA,则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减小D.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则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将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