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课程简介本课程由理论与案例两部分组成,在理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建构特点,概括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实施与策略及教学设计的创新,并对小学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进行了反思。案例部分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精选了29篇课文,每篇课文给出了2-3种不同的设计思路与相应的课堂实录,并对设计思路进行了反思与点评,通过大量的实践课例帮助教师掌握小学语文识字课、阅读课、作文课、口语交际课等不同课型的创新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创新是小学语文改革的必由之路一、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思考(一)课程功能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突出儿童个性发展(1)对学生个性的尊重①语文教育正在转向以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性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②强调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③加强语文教育中道德价值和理想主义教育,强化人文修养的形成。④注重综合化、个性化学习,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化和个性化,以克服应试教育的缺陷。⑤加强学生个体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⑥重视课程的立体化和层次感,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⑦强调语文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⑧注重语文学习的现代特征,正视网络的影响。(2)学生个性的养成①确立语文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性教育观。②语文教育应重视人的主体性激发。③加强语文教育内容的整合。④转变教学设计方式。⑤强化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22.关注语文素养的形成(1)语文素养的内涵《标准》中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突显出来,它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年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教育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2)影响语文素养形成的要素①不断提升人生境界。②不断完善思维品质。⑧不断内化心灵感悟。④不断拓展生活世界。⑤不断更新教育资源。(二)课程内容的拓展《标准》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应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造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1.全新的课程资源观《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教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观。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其次,语文教师要能够主动开发、广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再次,逐渐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资源。2.课程走向综合化《标准》中提到的课程基本理念,特别强调了语文课程的综合化。也就是说,语文教育不再单纯局限于以往的“字、词、句、章”的学习,必须建立大语文观。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3.课程走向生活和现代社会课程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种必然。过去的语文教材存在严重不足,无法适应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教材的缺点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忽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规律;完全以成人的观点选择内容,忽视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3系;知识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反映科学技术进步的新成果;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标准》的制订和颁布为语文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一种新的可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从以往不同的角度重新探究语文教育和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三)学习方式的变革1.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性学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中最首要的特征,一切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1)从时空上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条件,可增加学生个别学习、同桌学习、小组学习、全班讨论、学生当小老师和情景表演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2)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即教会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学习方法的结构。(3)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的探究精神,即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2.发挥协同效应,合作性学合作性学习主要模式有:(1)共同学习模式。(2)团体探究模式。(3)结构方法模式。(4)互为指导模式。3.以问题为中心,探究性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以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贴近社会和生活,体验性学体验是指由身体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性学习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第一,强调身体参与。第二,重视直接经验。5.发挥自身特长,个性化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正如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能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个性化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四)教学评价的革新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关注人的终身发展,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42.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3.强调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4.强调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5.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二、实施新课程,小学语文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一)小学语文姓“语”,更姓“人”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语文学科这一特性出发,我们不难看出,语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为“人”服务,即求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且是语文素养与儿童内心的充分和谐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小语姓“语”,更姓“人”。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树立以下几种意识:一是“倒三角”意识。多年来,小语教学第一位的是知识,其次是能力,再次是由语文学习所进行的思想教育。现在恰恰是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将这个“三角形”倒过来,即第一位的是人的一般发展,其次是语文能力,最后是知识。二是多元智能意识。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智能类型是多样的,而且不同的智能在不同的学生个性中表现不尽相同。多元智能观充分尊重了儿童的差异,科学地解释了儿童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有利地支持了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三是“人文合一”意识。阅读,我们要引导儿童用心体验。作文,要引导儿童先积淀生活。说到底,儿童的语文学习当以“励其心志”为最高境界,这也是小语姓“人”的重要依据。(二)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的主导贵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总的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教学上的一种追求。但是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是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越充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关键就是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展的“场”。一是开放的“场”,即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推动儿童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二是活动的“场”,即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只有如此,中国儿童所欠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才可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三是情境的“场”。一段时间以来,情境教学也红火过,也失落过。但细细品味,情境教学最为合理的要素,并不完全是情境本身,而是围绕情境形成了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教材等相互作用的“场”,从而极大地刺激儿童的学习兴趣,推动儿童的发展。如,异班级交流日记,异班级是情境,但它同时构成了两个班级学生互相刺激、相互作用的“场”。再如,学习《赤壁之战》、《长征》时,适时播放有5关《三国演义》、《长征》的电视剧片段,也构成了学生与教材及电视作品互相作用的“场”。因此,情境“场”的创设、选择是一门很高的学问,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三)从母语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积累,减少头绪,彻底改变少、慢、差、费的现象,切实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儿童的母语学习是有基础的,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以及儿童的语文学习应该从零开始的观点是极其有害的。由此,作为母语学习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就是要重视积累。积累包括积累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情感,而积累语言又可拓展为积累字词、佳句、篇章以及篇章的样式和写法。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重视积累,积累精品,儿童胸中有墨,就会厚积薄发。因此,当今语文教育过于重视语文学习的显性成果,忽视儿童潜能积淀的做法是短视的,也是有害的。另外,重视积累,特别提倡儿童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重视儿童语文学习的过程。重视儿童语文学习实践,就要加强语文学习的整体性,改变单一的篇章式教学为板块式结构,即儿童对语文的学习和感受,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立体的。如“春天来了”这一主题板块,有写春风、春雨的现代文,有描写春光的古诗词,以及在春天里玩耍游戏等等,这样一组内容,学生所涉猎的、感受的以及思维方式的训练,绝不是哪一篇文章所能带来的。当然,语文学习就其母语教育的规律绝不止这些,我们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切实提高儿童语文学习效率。三、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建构特点《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指出:现行课程已经暴露出观念滞后、内容陈旧、结构单一、评价偏重学业成绩等诸多弊端。只有以全新的观念建构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课程,才能从根本上把学生的负担减下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一)新课程的建构着眼于人的发展21世纪是以知识的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际竞争,关系到民族兴旺发达。邓小平曾说过: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优势是任何国家也比不了的。因此,小语新课程的构建,必须以人为本,以促进儿童主动地、充分地、和谐地、全面地发展为基本理念,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因为如此,小语新课程打破了以往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修、逻、文的所谓的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不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而是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全面成长。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新课程提出了语文学习的四项目标:一是运用各种方法、多种策略生动活泼地识字,扎实地写字;二是用背诵、听读、朗读、活动、观察搜集信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积累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和儿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并获得初步的整体感悟;三是在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中相

1 / 9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