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管理管理的含义:本质上是为了有效地(能够实现目标的)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活动。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管理是管理者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活动,管理的主要作用对象是被管理者。是具有社会实践性的活动。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自然属性)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社会属性)2.管理具有目标性。管理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性和弹性,管理的目标性成为管理的特性现代管理方式中目标管理的重要依据。3.管理具有组织性。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构成了管理的核心要素。4.管理具有创新性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但并不意味是管理活动的起点,计划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协调、激励、调集资源、通信联系、决策、人事、创新是管理职能的发展。管理类型: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这两大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管理可划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两大类型1.以公共利益实现为目标1.目标相对单一2.以公共组织为依托2.具有竞争性公共管理3.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企业管理3.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4.具有独占性4.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5.受公众监督以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管理者角色:决策角色:企业家(开发新产品、制定战略、开发新项目)、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传播者、代表人、谈判者、联络者和发言人角色,高层管理者比基层更重要,领导者角色基层管理者比中、高层更重要。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基层中层高层概念技能:高层中层基层人际技能:同下属的关系(平衡艺术、引力艺术、弹性控制艺术)管理环境:分为一般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组织环境是组织的一个组织部分,但组织实体不包括组织环境,是由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组成。组织环境和组织实体的边界是不严格确定的,处于变动中。政治环境、技术环境一般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特殊环境:用户、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厂家、供应商内部环境:指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简单稳定状况:软饮料制造厂、食品加工厂、律师事务所、识别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啤酒批发商、容器制造厂邓肯(美国)复杂稳定:大学、电器制造厂、保险公司简单不稳定:时装公司、声乐行业、玩具制造、个人计算机复杂不稳定:航天航空公司、电子通讯公司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nuities)、威胁(Threats)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古代巴比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马基雅维利(中世纪意大利)四项基本领导者原则:得到拥护,权威来与群众;维持组织的内聚力;领导者坚强的生存意志力;领导者有崇高品德和非凡能力。儒家管理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孔子(政治与伦理结合);孟子(保持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荀子(人的欲望和满足人的需求)道家管理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组织少干预或不干预,符合自然规律,具体工作交于组织成员自主完成,政策要有稳定性。法家管理思想:核心是“法治”——“法”、“术”、“势”。《孙子兵法》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商家(先秦至西汉)管理思想:范蠡“积著之理”、白圭“治生之学”产业革命时期1、亚当·斯密最早对资本主义管理思想做出贡献,提出的《国富论》2、罗伯特·欧文的人际关系思想,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3、查尔斯·巴贝奇(剑桥大学)的“科学管理”思想,他是科学管理启蒙者4、亨利·普尔(《美国铁路日报》编辑)管理专业化思想5、泰勒是美国(科学管理之父)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从个人角度)6、亨利·法约尔是被称为欧洲伟大的管理学先驱的人(从组织角度)7、马克斯·韦伯(德国),提出“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组织理论之父”。(从社会角度)8、梅奥(美国)——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进行了霍桑实验,代表著作《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主要贡献:发现霍桑效应,即一切由“受注意了”一起的效应;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属于行为管理理论,也称组织行为理论)。9、切斯特·巴纳德(美国)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是《经理的职能》10、西蒙因在决策理论方面的贡献,1978年荣获诺贝尔奖11、彼得·德鲁克提出“知识工作者”利用知识来提高生产率的管理者。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创始人是特里斯特及其同事。把社会系统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确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教授(美国),重要观点:管理就是决策。系统管理理论学派:侧重以系统观点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基本职能,代表人物佛利蒙特卡斯特(美国)、罗森茨维克。管理科学学派:它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属于同一思想体系,是泰勒理论的新发展。权变管理理论:70年代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而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经验或案例学派:德鲁克、戴尔、纽曼、斯隆,德鲁克首先提出目标管理的建议。组织工作程序和内容(职能):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变革)。进入某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影响因素: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在位优势。决策决策的本质现代决策理论认为,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较佳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这是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决策是理性行动的基础,行动是决策的延续;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用一个;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4、最后所选的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现代决策理论认为最优化决策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是一种理想而已。5、决策的实质是为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做出的努力。决策的特征: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决策的作用:赫伯特西蒙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1、决策是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2、决策是实施各项管理工作的职能的保证。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最高领导层制定)、战术决策(中间领导层)和业务决策(基层管理者)。2、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分为程序化决策(业务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个性化、开发决策)。3、按决策的可控程度,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决策结果按概率确定)和不确定型决策(概率未知,受决策者个人气质影响)。4、按照参与决策的决策主体不同,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效率相对较低)。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信息是决策的基础);预测原则(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比较优选原则;反馈原则(决策应是动态的决策);效益原则(讲求效益是决策的根本目的)。决策的制定过程:是一个输入输出过程,决策点是一个不归点。程序包括:1、确定决策问题;2、确定目标,确定决策目标是决策的前提,确定决策目标是决策的首要环节;3、拟定备选方案,在决策过程中,往往要对众多方案进行取长补短重新组合,形成两个以上新的备选方案;4、分析备选方案,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和实验法;5、选择满意方案。决策达到最优必须: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定所有可能方案、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效果。决策的主要方法定性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哥顿法;名义群体法;电子会议。定量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盈亏平衡点: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即利润为零。风险型决策法——“决策树”法:决策树就是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来表示;风险决策中,概率的表现形式有主观概率和客观概率。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冒险法(大中取大法、乐观法则);2、保守法(小中取大法、悲观法则);3、折中法。预测的程序: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评价预测结果;5、编写预测报告。预测方法(一)、定性预测方法:1、专家调查法:优点是发挥专家主动性、创造性、真实性,缺点是带有一定片面性;2、德尔菲法:是专家会议调查法的一种发展,重复调查3—5次。(二)、定量预测方法:1、时间序列法(简单外延方法)将一变量按时间顺序排列延伸,预计未来变化趋势,包括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2、因果预测法。是根据各有关因素之间内在的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决策与心理1、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提出者凯利(美国),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物品某种特性给人非常好的印象,其他品质或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名人效应是典型的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2、首因效应:阿西首(美国),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3、近因效应(新颖效应):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后来出现的刺激。4、从众效应(乐队花车效应):随大流,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改变。通常表现有缺乏自信、保全己利、权宜之计、模仿与服从。5、定型效应(刻板效应):用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如北方人是豪爽的、农民是质朴的。6、反衬效应:相互比较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效应,如做事果断的人在优柔果断的人反衬下,就会显得幼稚、轻率。7、投射效应: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以己度人,比如: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决策中的心理效应趋避冲突(想要又不付出,不能同时实现)一、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双趋冲突(都喜欢,选一)双避冲突(都不喜欢,选一)超限反应:机体过度接受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二、逆反心理: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劝导影响到自我价值时,会进行自我价值保护而逆反;禁果反应: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三、心理压力持续阶段: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力竭阶段。四、影响心理压力的因素:1、实现决策目标的难易度;2、问题复杂度;3、决策后果对个人的利害关系;4、决策风险大小;5、时间压力大小;6、达不到目标的回旋余地大小;7、决策目标多少及相互冲突程度;8、决策环境变化程度;9、决策者经验多少;10、群体决策中责任的分散程度。群体决策分析群体决策(集体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优点: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增加对决策方案的接受性、提高合法性;群体决策缺点:消耗时间长、少数人统治、屈从压力、责任不清。优点:每个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员工能直接获得准确信息、员工会把决群体参与决策策当做责任、员工会培养自己远景能力、决策推动工作;缺点:每个群体成员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经验不同,则积极性大小不同,防止领导专断和小集团意识,防止出现失误大家都不负责。群体决策中基本择案规则择案规则就是决策群体选定最终决策方案的程序和方法:完全一致、商议一致、多数通过、等级决定(最高等级者定夺)、孔多塞标准(两两对比)、博尔达计数(每个方案打分高者胜出)、赞成投票制、正负表决法。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最基本职能)。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一定未来时期内组织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计划的性质:目标性;先导性;普遍性;效益性。计划的作用和意义:1、计划是管理活动的依据;2、计划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手段、3、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4、计划是管理者制定控制标准的依据。计划的类型:1、按计划执行时间的长度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计划;2、按计划的不同职能分为组织计划、生产计划、财务计划(预算是财务计划的一个基本表现形式)、市场开拓计划;3、按计划针对的对象范围分为综合性计划和专业性计划;4、按计划内容的详尽程度(明确性标准)分为指导性计划(高层决策部门制定,适用于战略计划、中长期计划)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