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选择题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法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设题角度。(考什么?)2.探究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设题陷阱。(怎么考?)3.探究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怎么解?)4.提高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得分能力。【教学过程】一、真题再现【2017全国Ⅲ卷】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C)(D)(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2018全国Ⅲ卷】精卫词王建2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A.从诗的最后两句“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这个神话人物的赞美。)古代诗歌鉴赏从2017年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的命题形式并非什么“创新之举”,这种题型十几年前就早已被大多数考卷采用过。北京卷近些年也一直在采用,全国卷新高考的“五选二”、“四选一”式选择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原来选择题型的回归和升级。【2000年全国卷】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C、第四句描写“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3本题4个选项中A、B、C三项与D项构成分总的关系(前三个选项是分句赏析,最后一个选项是全诗整体赏析),C项错误在于对细节描写的效果分析不准确(情感解读不准确),这一处细节结合全诗来看,表现了诗人约客不来而夜半时的焦急心理。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古诗歌鉴赏,从现实因素来看,主要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大背景下的命题调整的需要。众所周知,高考卷语文科目阅读量增加,题量增加而考试用时不变是一个大的趋向。在这个大方向下,增加选择题是命题的一个必然之选。而且古诗歌鉴赏一直有“考生最头疼的阅读题”之说。阅读存在障碍,题目有难度一直让广大考生畏之如虎,得分率普遍较低。而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恰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上矛盾,并且这两种形式的题目本身就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分度,能够更好地区分考生的水平。古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然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只不过变完全由考生来鉴赏的主观题形式为命题者加入相关鉴赏信息(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的选择题形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不仅是降低了诗歌鉴赏题目的整体难度,而且间接降低了诗歌的阅读难度,解决了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二、研题读纲明方向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评价思想内容;2、评价作者的观点鉴赏古代诗歌考点:1、鉴赏形象—人物、景物、事物2、赏析语言—练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4、理解诗歌内容—背景、题材、作者45、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探究高考诗歌选择题的设题角度和设题陷阱。(考什么?怎么考?)落叶修睦①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①修睦:晚唐诗人。(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B)(C)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让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关键词语理解)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表达技巧分析)C、颈联的“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语言炼字)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总结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分析)E、全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表达技巧分析)常见的陷阱设置点:1.意象意境分析不当2.基础知识运用错误3.词句解说曲解原意4.主题情感分析不当5.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三、待从头,重整河山——循题探求解题技巧结合考什么,怎么考的分析和以前做题经验来探究高考诗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E)5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陶渊明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A、“清吹”、“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B、“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感慨。C、“清歌”“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D、“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E、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方法小结:1、读懂诗歌是关键(关注标题、作者、注释、关键词等)。2、审清题目明要求。3、细读选项划要点(切分关键信息)。4、正选排除巧妙用。四、且看我,笑傲江湖——方法迁移巩固提高1、【2016年北京卷】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注释:①耿:微明的样子。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6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2、【2014年北京卷】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未果。②禁:消受(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枝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3、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曹彦约②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③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7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B)(D)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E、这首诗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五、总结反思:诗词鉴赏题,无论题型怎么变,都离不开考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如果具备了基本的诗歌阅读知识体系,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就能将此题迎刃而解。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