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历史经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历史经验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不能相互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历史,不能不对毛泽东思想作出评价和分析。胡耀邦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采取了科学的分析态度,“把功绩说够,把错误说透”“不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问题”,他正是用这种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分析和看待这30年。“把功绩说够,把错误说透”总结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历史,不能不对毛泽东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功过是非以及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作出评价和分析。历史决议的起草,准确把握了这个重大问题。在几十年的革命岁月中,胡耀邦一直把毛泽东作为导师来尊崇的。他反反复复学习毛泽东著作,赞叹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然而,胡耀邦是一个具有深厚理论修养的革命家,他对毛泽东尊重,但不盲从、不迷信。他不是盲目崇拜的教条主义者或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者,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来对待毛泽东。在林彪、“四人帮”把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捧到顶峰的极盛之时,胡耀邦就对“三忠于”“四无限”的口号表示出极大的反感。196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布的向门合学习的命令中说,门合“二十年如一日,一贯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以他光辉的一生,实践了他自己的誓言:一切想着毛主席,一切服从毛主席,一切紧跟毛主席,一切为着毛主席”。胡耀邦看了《人民日报》登载的这个命令后,对身旁的三儿子胡德华说:一切为着毛主席,那毛主席又为着谁呢?应该为着人民嘛!就是毛主席也应该为着人民,他老人家自己不是也倡导为人民服务吗?这个最基本的道理,怎么一改头换面就不认识啦?他进一步指出:“三忠于”,我们应当忠于什么?我们首先应当忠于党忠于人民;再有应当忠于毛泽东思想,而不是别的什么。在“文革”后期,胡耀邦曾经说过,自己在思想上先后有过五次对毛泽东的疑惑:第一次是1957年“反右派”运动,第二次是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化,第三次是批彭德怀和反右倾,第四次是城乡“四清”运动,第五次是“文化大革命”。但是囿于毛泽东的崇高威望,他还是不断反省自己的疑惑。直到林彪自我爆炸,才使自己的头脑解脱了一些束缚,并陷入更深的思考:毛泽东晚年的这些过错和失误,有国际国内的历史原因,但也是同我们党内长期以来民主生活不正常分不开的,当然也同毛泽东本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和不再谨慎了、听不得不同意见了有?P系。胡耀邦对于毛泽东的功过是非,采取了科学分析的态度。他在粉碎“四人帮”后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包括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一些错误;但他充分肯定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有“最大功绩”(对南斯拉夫记者语)。他用《实践论》的观点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打破多年来盛行的个人崇拜。他充分肯定并宣传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和决策,以此来纠正毛泽东晚年的种种错误。在平反冤假错案时,他总是援引毛泽东“有反必肃、有错必纠”和“实事求是”的方针,一再说如果毛泽东在世也会平反这些冤假错案的。他反对“两个凡是”,是反对对毛泽东的盲目迷信和崇拜,反对对他晚年错误的“遵循”和“维护”,也反对对他的伟大功绩不给予应有的肯定。他在纪念毛泽东诞生90周年时撰文《最好的怀念》中说:“同许多伟大历史人物一样,毛泽东同志也有自己的错误。他晚年的严重错误,曾经使我们党陷于极大的困境。应当怎样来对待这样一位有崇高威望而又刚刚去世不久的伟大领袖的失误呢?党内某些人首先是当时一些负责人,不是恢复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留下的极端宝贵的遗产,而是企图继续推行他晚年错误的一套。还有一些好同志,有的说跟了毛泽东几十年,现在要批评他,感情上过不去。有的担心公开揭露他的错误,会使我们党陷于混乱,发生信任危机。此外,也有少数人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想要党把毛泽东同志的伟大贡献因他晚年的失误而一笔勾销,从而使党陷入歧途。我们党没有受这种干扰。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感情决不能代替革命的理智,形而上学的方式决不是我们所坚持的严格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胡耀邦坚持主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作出全面的分析,深刻分析他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胡耀邦强调: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战略家。他的社会活动,即使从党成立算起,也有55年。以他作为主要领袖的我们的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我们这样一个东方大国中把革命搞成功了,使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世界上站住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功绩!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晚年的思想分开来,是实事求是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不分开是不实事求是的。马克思曾经讥笑有些人是皮相主义者,看问题看了一点表面,就以为自己了不起,还自封为正确。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同志,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能简单地要么是、要么否,这是形而上学。胡耀邦在这里明确指出:毛泽东的贡献和功绩是第一位的,缺点错误是第二位的,他晚年的思想同毛泽东思想要区别开来,我们要坚持的是毛泽东思想,要纠正的是他晚年的错误思想。胡耀邦赞成邓小平提出的把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正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捍卫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思想体系,并用毛泽东思想作为拨乱反正的锐利武器。他特别强调:“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一条战线上,都是不能背离的。我们要坚决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真理,继续警惕以‘左’的或右的形式出现的修正主义倾向。”他在各个方面大力进行的拨乱反正,是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而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他不同意那种主张取消毛泽东思想的提法的观点,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历史形成的,是全党公认的。1980年7月他对中央宣传单位负责人说:对待毛泽东同志、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态度,不单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不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问题。所以,全党必须十分谨慎,十分严肃,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我们要讲够,他的严重错误,也要说透,话不一定多。不能感情用事,个人意气用事,要向历史负责,向人民负责。他要求起草小组在起草历史决议时,要以怎样正确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个问题为轴心。起草历史决议历史决议的起草,是关系全党、全国以至具有世界影响的一件大事,胡耀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自始至终组织实施了起草工作,直到最后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发表。现在人们可以从许多文集、书刊中看到邓小平先后十几次对决议起草的讲话,这些讲话记载了邓小平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意见,显示出他对主持决议起草的重大指导作用;关于胡耀邦在起草决议过程中的组织实施情况和所起的作用,因为没有公布有关档案资料,人们知道甚少。现在只能从决议起草的主要过程探寻一二:1979年10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着手起草历史决议。起草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组织实施,胡乔木主要负责。10月,邓小平找胡耀邦、姚依林、邓力群商讨成立起草小组,决定以国庆讲话起草班子为基础,确定由胡乔木负责。10月30日,胡乔木召开起草小组会议,布置立即开展起草的各项准备工作。1980年2月20日,起草小组将“决议”提纲(草稿)报送邓小平、胡耀邦审阅。3月19日,邓小平找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谈对“决议”提纲(草稿)的意见。邓小平提出起草决议的三条总的指导思想。4月1日,邓小平同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谈决议总体结构框架的设想和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5月23日,起草小组改出“决议”提纲(草稿)。随后写出“决议”草稿,送邓小平、胡耀邦等审阅。6月27日,邓小平同胡耀邦等谈“决议”草稿的阅后意见。邓小平强调:重点放在毛泽东思想是什么、毛泽东同志正确的东西是什么这方面。错误的东西要批评,但是要很恰当。主要的内容,还是集中讲正确的东西。7月3日,胡耀邦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根据邓小平的意见讨论《决议》起草中的中心问题――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牢固树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键是要把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思想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8月8日,起草小组写出“决议”初稿(不全)。9月10日,起草小组写出“决议”(未定稿),分5部分约6万字。9月21日,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讨论“决议”(未定稿)。9月底,中央政治局决定组织4000多名高级干部讨论“决议”(未定稿),广泛听取意见。10月5日,起草小组修改“决议”(未定稿),约5万字。10月10日,邓小平找胡耀邦、胡乔木、邓力群谈话,商议在准备提交党内4000人讨论的决议稿中是否增加粉碎“四人帮”后的四年这段历史的内容。邓小平在发表意见时说:等到4000人讨论后,如果大家觉得需要加,再加也不迟。10月12日,胡耀邦签发中央办公厅关于组织《决议》(草稿)讨论的通知,并下发了《决议(讨论稿)》。10月中旬―11月下旬,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系统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高级干部4000多人,对《决议(讨论稿)》分组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讨论期间,以88期快报、938期简报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汇集到中央。中央党校的一、二、三部学员1548人经中央批准于10月17日至25日讨论了一周。中央党校学员讨论的简报也有157期。10月25日,邓小平针对4000名干部大讨论中的主要意见和建议,找起草小组胡乔木、邓力群谈如何修改《决议》。邓小平说了重要意见,并?_定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把粉碎“四人帮”以后4年这段补写上去。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决议》参照讨论中提出的意见进行改写,在政治局讨论并原则通过后,仍在4000人范围内再讨论一次,在再次修改后提请六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央政治局认为,现在通过这一决议的时机已经成熟,不宜再行推迟。12月16日,起草小组参照4000人讨论的意见和建议,改出《决议(修改稿)》计八个部分。1981年2月17日,胡耀邦在起草小组人员会议上提出,决议可考虑改变一种写法,着重联系历史经验,写当前的任务和今后的做法。根据胡耀邦的意见,有关人员将决议的题目拟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分九部分。3月7日,邓小平说:胡耀邦的第二个方案不考虑了。3月初,胡耀邦对起草小组说,决议稿写出后要多听听老干部、政治家,包括黄克诚、李维汉等同志的意见。邓小平说这很对,我赞成。3月24日,陈云对历史决议提出两点意见:一是专门加一篇话,讲讲解放前党的历史,写党的60年。60年一写,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依据。二是建议中央提倡哲学,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3月,邓小平3次找起草小组成员谈修改决议的意见。3月30日,胡耀邦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决议的修改和讨论情况,确定:胡乔木领导起草小组抓紧修改,争取4月中旬修改出来,4月下旬提交中央政治局讨论。现在的稿子先发政治局、书记处同志和一些老同志,在40人左右的范围内看看,由起草小组派人听取意见。4月7日,邓小平对起草小组负责人谈修改意见。5月15日,起草小组根据40多人的讨论意见改出修改稿。5月15日,邓小平同胡耀邦等再谈历史决议稿的修改问题。指出:起草时间很长了,稿子不要再变了,快搞出来。在胡耀邦、胡乔木各自谈了对决议稿的十条基本经验的意见后说:十条基本经验很重要,可以给人以信心。5月19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始进行,有74人出席。邓小平讲话说,决议要提到六中全会通过。大家都在等,不能再晚了,晚了不利。还说为了早点拿出去,再搞4000人讨论不行了,就开政治局扩大会议,70几人推敲得更细致些,改得更好些,提到六中全会。胡乔木对决议稿作了几点说明。21日至29日与会者74人分5组讨论了8天。6月4日,根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分组讨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起草小组对决议草稿又改出了一稿。起草小组同时写出《关于历史决议修改情况的汇报》。修改稿和《汇报》印发给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的74人,请他们再提修改意见。6月11日,起草小组吸收大家的意见,又改出《决议(草案)》。6月13日,胡耀邦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原则通过《决议(草案)》,决定提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