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讲文学评论写法介绍文学评论是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评价的文章。文学评论的任务,主要是分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评论作家创作的得与失,总结艺术规律,帮助读者提高阅读、鉴赏能力,促进作家创作的发展。高中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作品作评论,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提示:文学评论须遵循“引、析、评”的思路,紧扣文本本身来写。“引述、分析、评价”缺一不可,关于这种写法,我们将在欣赏例文获得直观感受后,在后文作具体说明。为了帮助大家首先从直观上把握文学评论的特点,下面为大家选取了对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名篇《荷塘月色》所作的独具特色的几篇评论,通过这几篇文学评论的习作,我们将了解文学评论的一般特点。例文一:评《荷塘月色》中的树《荷塘月色》细腻地描绘了月光下朦胧的荷塘与荷塘上淡淡的月光。文章随处可以联想出恬静的图画。“树”在文章中不是文章主角,但却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成为营造朦胧气氛不可缺少的元素。文章第一次写“树”是沿着小路走时看到的,“蓊蓊郁郁的”,以前,夜晚在树木丛生的路上走,极为“阴森”,有些“怕人”,好在今晚有月光陪伴,感觉“很好”,这也是作者为下文欢悦的心情做小小的铺垫。第二次写树,很有特色。作者在描绘好这荷塘美景后,着重倾泻下了美妙的月光。倘是把月光写得苍茫、朦胧,那就又靠树来帮衬了。月光“隔了树”照过来,仿佛树成了月光与荷塘相会的媒介,同时写出月光稍显羞涩的感觉,达到了“朦胧”的效果。一个“树”改变了一种状态。树影不仅与月光谱写动人“旋律”,不同的树影就能构成乐曲了。“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地上“弯弯的杨柳”有“稀疏的倩影”,或柔婉,或刚劲,对比起来相得益彰,在文章中,影与影之间也有着和谐的旋律。作者认识到树木对这美妙的荷塘月色的重要帮衬作用,所以对树木表现出了偏爱,在描写完荷塘月色后,又再一次对荷塘四周的树木进行细致描写,使树的形象更加丰满。作者对树的描写几乎不亚于对月光的描写,像一幅山水画,树为月光留下空隙,“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朦胧的景象通过“树”的帮助跃然纸上。荷塘美,月色好,但不可忽略了树木,不能忘却了“杨柳的风姿”与荷叶上的“倩影”。没有了对树的描写,朦胧感就无法让人觉察,荷塘的月色会强烈突兀。树是荷塘的屏障,是“重重围住”寂静的城墙,对它的描写是必要的。它是荷塘月色的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道具。总之,由于树的出现,使得这篇描写荷塘月色的散文增色不少。作者的文学功力在写树时得到更大展现。评语:这是一篇文学评论。作者独具慧眼,选取了“树”这样一个独特的评论的角度,对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有关树的描绘做了独到的分析评论。作者的分析评论是独到的:荷塘美,月色好,但不可忽略了树木,不能忘却了“杨柳的风姿”与荷叶上的“倩影”。没有了对树的描写,朦胧感就无法让人觉察,荷塘的月色会强烈突兀。树是荷塘的屏障,是“重重围住”寂静的城墙,对它的描写是必要的。它是荷塘月色的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道具。例文二:浅谈《荷塘月色》中的配景荷塘月色,月色荷塘,一看标题就知道这篇文章一是要写荷,二是要写月。可是我今天要想谈的并不是这些夺人的主角,而是那些点缀其中的配角。俗话说得好,红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那么就先从“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说起。这里,有一层颇为微妙的关系。人们写作,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叶衬花,而这里却是用花来点缀叶子。我想,这里有两种原因,一是荷花本来就比荷叶少,二是荷叶“弥望”,遮住了荷花,这更衬托出荷叶的郁郁葱葱,更有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白”的美感。因为是夜晚,若是光乌压压地一片黑绿色,怎能沁人心脾,正是这些“袅娜”的“羞涩”荷花像“碧天里的星星”一样点亮了整个荷塘。天上有月,塘中有星,真是美轮美奂的完美结合。接着是“送来缕缕清香”的微风,这也是配角之一。她吹动了荷塘。先前月下的静景,现在经她一吹,赋予荷塘一种有韵律的动态美,整个荷塘都活了起来。“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是否是作者也因这闪电般凝碧的波痕划过眼际而产生了写作的灵感呢?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被微风拂过,煞是惬意。于是,感叹道:“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接下来又是“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营造出仙境般的朦胧之景。浮起的“青雾”是月光与荷叶的衍接处,正因为雾的朦胧,把二者和谐地连接在一起。就好似在画水彩时两种颜色的交界处用画笔沾上几滴水在上面轻轻一抹,原本显得很生硬的两种颜色顿时变得浑然一体了。那“恰是到了好处”的“淡云”,使“小睡”也变得“别有风味”了。当然,斑驳的树影也惟妙惟肖地装饰着荷塘,成为光与影的完美典范。在如此清淡、明净、柔和而又朦胧的月夜之下,作者心醉如听“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如画如诗。那一声接一声的蛙鸣蝉噪,也是“荷塘”“月色”的配衬物,它们像是清晨的闹钟,叫醒了美梦中的人,让作者从“荷香”“月色”中醒来,继续白天的烦扰和不宁静的心情,也使作者顿悟“我什么也没有”。正是这些细微的配景把“荷”和“月”衬托得更加清幽雅静。它们就像是高筑的城墙那砖与砖之间的水泥,虽然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评语:“配景”这个选题很好,充满智慧。作者在最后一段用简洁的话表达自己的见解,说:正是这些细微的配景把“荷”和“月”衬托得更加清幽雅静。它们就像是高筑的城墙那砖与砖之间的水泥,虽然不起眼,但至关重要。这个见解新颖、独到,有见地。例文三:小议《荷塘月色》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的情感出现过几次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恰好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之一。文章开始,作者的心情是“颇不宁静”的。因为心中烦闷,便至荷塘排遣。深夜,当作者初见荷塘那“蓊蓊郁郁的树”与“淡淡的月光”时,他认为平日有些“阴森森”的路,今晚“却很好”。此处,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用心中的感觉为下文写景抒情做好了准备。在荷塘边,在苍茫的月下,作者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吟着月下荷塘“独处”的安静,感到了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是作者感情的第二次变化。这次变化,与“白天一定要……”对比,传达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对安静、自由世界的向往。渐渐地,作者被眼前这一片美好的景象所吸引。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亭亭田田的叶子,羞涩袅娜的白花,浮起的薄薄的青雾,如梦笼轻纱,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眼前的碧荷的风致之美,光影的和谐之美,为作者营造出了似梦似真之感。作者已将自身完全沉浸于此。这里,便是作者情感的第三次变化。作者似乎浸入梦中,似已将烦闷抛开。此处,文章进入高潮阶段,作者借景写情,大肆渲染荷塘的美景。然而好景不长,当作者看到“阴阴”的树木,幽幽的远山,无精打采的路灯,蝉鸣蛙噪的喧闹,此时的作者,被眼前的景拽回到现实中。梦醒,一切又恢复了原状,自己仍什么也没有。这里是文章第四处情感变化,作者心情的不宁静再度出现。作者心中正苦,对现实不满,触景生情,回忆起江南采莲的旧俗与当时嬉游的光景。此处是一处虚写,与之前写景的部分虚实结合,更表现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结尾处,作者怀着不宁静的心情,返回住处。此时,妻儿都已睡熟。结尾与开头照应,更体现心中的烦闷久久不去。文中情感的四处变化,每一处都引着文章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情感与景物紧扣,贯穿全文,使得这篇文章“神不散”。这一系列情感的变化,升华了文章情感,使文章情文并茂。文学评论材料:阅读《曾海那座房子》,写一篇文学评论。曾海那座房子我认识曾海,严格地说,我认识曾海那座房子,是在1989年6月份,那天,我去花镇拍录像,爬上了曾海的房子。在花镇,曾海的房子最高大,七层,爬上房顶,什么都能看见。曾海是位农民,30来岁,瘦长个子,白脸,戴眼镜,倒像位书生。他办电镀厂,全家三口,加一个保姆。他的儿子三岁,梳着辫子,穿着花衣裤,戴着银手镯、银脚环,口抹胭脂,像个女孩。保姆偷偷告诉我,房主人把儿子看作宝贝,他把他扮作女孩,就不怕小鬼索命,就不怕强盗抢人,因为女孩命贱。我感到好笑。我顺便参观了他的房子。他的房子装饰得跟宫殿一般辉煌,内有电梯,有移动电话,有花室,还有暗道。因为人口少,五楼以上的房间全空着,我发现,这座房子的房间特别多,一个套一个,而所有的房门几乎都装有猫儿眼,门锁也很讲究,有的进去,“咔嚓”一声关上,门子大半天也开不出来。我总觉得,房主人好像提防着什么。我第二次去曾海的家,曾海夫妇不在家,他的房子铁门紧闭,我连按了三次门铃,保姆才从二楼的窗口探出头来。后来,保姆告诉我,房主人老是害怕有人绑架他的儿子,他就不再送儿子上幼儿班了。我注意到,楼梯口新加上了一道铁门,挺沉的,上头贴着一张黄乎乎的符。不知怎的,我忽然产生了一种预感,觉得这座房子早晚要出事。我的预感应验了。一天下午五时许,我正要下班,曾海忽然慌慌张张跑来找我,他脸色发灰,气喘吁吁地说:“老倪,我……我的儿子失踪了,我求求你,你……你帮我打……个寻人广告吧!”派出所干警也出动了,但上天落地,怎么也找不到人。谁都说,曾海的儿子让人贩子给拐走了。保姆听不得这个话,喝下了敌敌畏,但抢救过来了。保姆哭着告诉我,那天她见孩子在家玩着积木,就偷着出去替老伴买双手套,才一会儿工夫就回来了,但回到家孩子就不见了。我第三次去曾海家的时候,特别留意观察了他家六楼的储藏室。曾海的儿子失踪一周之后,曾海打开了这间储藏室的门,结果,他大叫一声,“砰”地栽倒在地,昏死过去。听说,储藏室里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里头还有许多旧玩具。文学评论作文欣赏:浅谈《曾海那座房子》中的门在小说《曾海那座房子》中,作者讲述了一个过度紧张,怕儿子被拐走的父亲——曾海,在家里设置了重重防护,最后反把儿子锁在“保护”里面而死去的悲剧。在故事中,起到重重“防护”作用的工具就是门。门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是“我”第一次参观曾海家的时候,“我”发现“所有的房门几乎都装有猫眼,门锁也很讲究,有的进去,‘咔嚓’一声关上,门子大半天也开不出来。”门上的猫眼,用来监视门外的一切,而门上的锁,用来提防门外的一切。几乎“每门一个”的猫眼和“讲究”的门锁,生动地从侧面刻画出曾海时时提防,刻刻小心的神态,而“半天打不开”的锁,也是日后悲剧的“凶手”,为下文埋下了伏笔。门第二次出现在我再次拜访曾海家的时候,“他的房子铁门紧闭。”家里明明有保姆在,曾海还不放心,要把门紧闭,而且还是铁门,可见曾海的防护措施是“做到家了”,家里大大小小有猫眼又带锁的门还是无法给曾海安全感,竟又加了一道铁门,而这次更甚,还在门上贴符纸,形象地表明曾海的“护子”心切,已经到了迷信的地步,不仅要防人贩子,连“鬼贩子”都要防了,曾海的爱,已经到了盲目的地步了。心理上、人格上,已经部分扭曲。这扇贴着符纸的门,带着压抑的神秘色彩,把整个故事推向高潮。门的最后出现,在全文的结尾,也是最高潮的时候,“曾海打开了这间储藏室的门”,叙述很平淡,可引出的却是不平淡的结局。曾海打开自己一手设置的保护网——门,而看到的却是儿子的尸体,正是因为门,才把儿子锁在里面,是过分的保护,导致了儿子的死亡,这是多么有讽刺意义的门啊。在文中,门也象征着曾海的“护子之心”,带着猫眼的,带着讲究的锁的,铁铸的,贴着符纸的一道道门,正是曾海精神上的一道道防线,文中门的变化,保护措施的一代代升级同样也代表着曾海心灵上一步步的扭曲,曾海“爱的门”在关住外界一切的同时,也关住了曾海自己的心。一道道的门,密不透风,使得曾海在精神上无时无刻不被折磨着,最后酿成悲剧。我们可以推断出,假使小儿子没有发生这次意外,曾海继续“造门”,总有一天,曾海也会把自己逼疯的。由此可见,在文章中,“门”不仅是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样是曾海“扭曲的爱”的象征,在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浅谈《曾海那座房子》中的矛盾在《曾海那座房子》中,作者用一个个矛盾引出了故事的情节,并使之走向高潮。在其中,曾海所拥有的物质上的富有与精神上的贫乏,以及戒备森严的房子和最终失去的孩子都体现了在特殊时期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世界的矛盾与冲突。作者首先介绍了曾海家的房子。它“最高大,七层,爬上房顶,什么都能看见”而且“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