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的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市民社会的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作者:廖亚辉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07期[摘要]市民社会价值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中国的市民社会逐渐产生和壮大起来,提倡市民社会价值观中的理性、法治和开放精神有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市场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市民社会价值观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当前,中国正进行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培养一个自治能力高的社会已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这种共识就是要发展成熟的市民社会。因而,研究市民社会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市民社会与市民社会价值观近代的市民社会理论把市民社会视为与国家相对的一个概念。早期的自由主义者把市民社会界定为个人权利和自由受到法律保护的领域。自私自利的、但又享有一定权利和自由的个人构成市民社会的主体。后来的自由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家如托克维尔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各种志愿性结社的集合体。亚当•斯密等人认为,市民社会是商业社会独有的一种文明,它是一种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内部事务的社会经济秩序。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主要是一种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他通过解剖市民社会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他分析了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相分离的政治意义,指出:“政治制度本身只有在私人领域达到独立存在的地方才能发展,在商业和地产还不自由、还没有达到独立存在的地方,也就不会有政治制度”。笔者认为,市民社会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1)个体性。市民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个人是社会生活最终单位,社会是满足个人利益的手段。个人拥有独一无二的自主决定能力和拥有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能力,国家和市民社会所要做的乃是为个人行使上述能力提供必要条件,使个人能够自由行动和自主决定,为个人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提供了空间。龙源期刊网(2)多元性。多元性要求个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团组织的多样性,主张权力分散于个人及各社团之中,保持个人及各种社团的自主性。同时,多元性也是一种文化、信仰、思想、态度同时并存性,因此它也是一种思想的多元化。维系这种多元化的乃是宽容精神。(3)公开性。公众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的理性批判和讨论政务活动以公开化为前提条件,因此,当代市民社会论者无不把公开性原则作为一项重要原则来加以强调。争取公众知情权,成为市民社会信奉者的一个奋斗目标。(4)开放性。公共领域不仅需要公开性和开放原则,还要求参与其中人们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交流、自由讨论和辩论,这是自由的公共领域的存在所必不可少的,因而受到市民社会论者的倡导。二、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进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成份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大量的市民社会的主体,大量的个人和组织摆脱了束缚,成为非政治的生活主体,他们是市民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1978年以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使得市场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为市民社会的培育累积了一定的条件。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拓展了市民社会的活动空间,人们为了追求现实的幸福而去自主地交易和交往,非政治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广阔。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塑造了市民社会的观念形态,以世俗化和个体化为主导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尽管支撑市民社会的精神根基还未形成,但可以为市民社会供给短期的生活意义。最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市民社会的自治机制,市场经济那种自发的调节机制和交往习惯直接影响着市民社会的运作,市场规则启发着市民社会的规则,对人们之间避免冲突和追求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自秦汉开始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极度缺乏民主和自治传统,国家权力具有一种不受限制的特征,有一种人人在思考和行动时往往不自觉地以国家为最高价值和利益导向,将国家地位摆的很高的思想传统。国家被看做是具有高度智能的实体,它可以处龙源期刊网理好各项事务,不需要一套相应的制约系统的存在。因此,一直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是一元的、同质的,家国统一的,没有社会与国家之分。所以,中国市民社会发育和成长虽然也有社会发展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国家政策有意扶持的产物。从实质上讲,中国市民社会的产生过程就是国家分散与转移对社会资源的控制、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把原本属于社会的权力逐步还给社会的过程,因此中国市民社会是自上而来的,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推行社会现代化的结果,这为市民社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三、市民社会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社会发展不仅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且也是社会内在构成要素的质的转变。总的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人的现代化等。市民社会价值观在推动这些现代化基本构成要素的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市民社会价值观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中国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是要实现政治现代化。从实践角度看,政治改革一直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难点。根据历史经验,政治改革要获得长久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必须从经济和社会中寻求支撑点。市民社会价值观天然地排斥专制政治,要求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由于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市民社会比较而言总是脆弱的,所以只有对国家行动的范围进行合理界定,才能真正保障市民社会的独立自主。只有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才能明确国家权力的边界和职责,以及确立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法制就是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边界的权威界定。市民社会价值观所要求的政治发展,从根本上讲是要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把公共权力的产生、运行纳入民主化、法制化轨道。市民社会价值观能促进大众对政治的参与,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市民社会论者强调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促进了政治结构的分化和调整,国家权力从广泛的社会领域中撤出,把社会的权力还给社会,政府不再控制那些管不到、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情,传统的高度集中的权力中心逐渐分散为大量相对独立自主的权力中心,使得民众参与经济及社会事务的管理成为可能。这样,那些该由国家来管的事情才能管出效率和水平。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结构调整中,政府职能转换和政府机构改革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是极好证明。再者,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的统治,而人民的统治是通过政府代替人民行使权力表现出来的,因而从现实性和操作性而言,民主的意义就是人民对政府行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因此,只有市民社会与国家分离,市民社会不断发展和壮大,才能防止国家权力滥用,也才能对国家权力的非法干预和法外要求进行抵制和拒绝,由此提高政治体系的功能并有效防止权力运行的失控。其次,在促进经济市场化方面,市民社会价值观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我们知道,市场经济要想顺利、健康发展,必需有一个自由、平等、竞争、开放的社会秩序。社会及个人形龙源期刊网成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使人们在进行生产、交换以及一切社会活动中既能享受到必要的自由、平等权利,又都承担一定的义务,服从各种社会制约。这些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确立了市民社会成员经济地位的独立性和经济行为的自主性,规定了市民社会是一个高度自治的组织社会,它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最富有活力的制度安排,创造良好的市场契约环境,并培育市民社会成员的自治能力,使经济主体能自觉地按契约性法规进行自我管理,履行自己应尽的经济义务。这样,市民社会成员在经济交往和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就培养了宽容、合作、诚信、权利、义务和公平竞争等品质,弥补了市场活动中的伦理缺陷,对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市民社会就成为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再次,市民社会价值观可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现代化是中国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从现实性上说,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发展多个方面的总称,它包括人的日常生活、道德伦理、人格发展、社会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总体进步,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传统的社区生活实际上是家族生活,个人在家族之内可以大体学会传统社会所需要的一切生活礼节和技能,并获得生活的信念和价值观。改革前三十年的中国家族生活被基层政治生活所取代,个人的利益及发展、行为与价值的选择受到极大的制约。改革后,在个体化的经济生活冲击下,人们已经对政治生活很陌生,又不能回归过去的家族生活。现在中国的社区(包括村落和居委会)功能主要是行政功能的某种延伸,自发的公共生活几乎绝迹。这种状况极不利于价值观的培育。市民社会价值观可以培养公共参与的能力,培养公共理性的精神,从而为民主地参与政治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四、结论综上所述,市民社会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倡市民社会价值观中的理性、法治和开放精神有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市场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属于发展中国家,面对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以及外部资本和市场的巨大压力,国家的历史使命远未结束,保持国家的权威仍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性条件之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市民社会价值观发挥作用有赖于一套特定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的引导和保护,中国市民社会价值观难以形成和发展。市民社会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征程中任重而道远,真正把它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参考文献:龙源期刊网[1]邓正来.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2]戚珩.关于市民社会若干问题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93,(5).[3]储建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武汉大学学报,1999,(1).[4]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4).[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283.[6][荷]奥古斯塔斯•理查德•诺顿.中东的市民社会(第1卷).莱顿布里尔(Brill)公司,1995.11.[7][美]迈克尔•伯恩哈德.共产主义和后共产主义研究.1996,(3):309.[8]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83页[9][荷]奥古斯塔斯•理查德•诺顿.《中东的市民社会》(第1卷).莱顿布里尔(Brill)公司,1995.11.(作者单位:湖南长沙民政学院)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