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1_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评价,能力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及“十二五”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2020/3/9主要内容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概况我国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主要内容(项目、分级、有效性规定、与现行标准比较)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国外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概况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主要内容三、“十二五”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能力建设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发展现状“十二五”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建设目标“十二五”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建设内容有关标准制定的一些基础概念把连续变量转变成离散变量,建立污染物浓度和人体健康的等价关联.多个项目\点位\时段综合危害浓度单点\单个污染物\固定时间的不同空气状态优劣容易比较------直接比较浓度高低即可.危害/健康风险浓度不同浓度-危害影响曲线对标准制定的影响:S型曲线易于给出普遍接受的标准,其他曲线则困难.标准值与人们的价值判断有关,并不是唯一的!有关监测的一些基础概念监测点位设置应和评价目的有关,我们在今后一段时期的评价目的可有3类,一是反映公众关心的敏感点作为公众信息用;二是反映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状况,为政府管理考核用;三是判别区域空气污染输送,为污染控制决策作依据。对于目的1,应根据公众关注的热点设置,但监测值不一定参加全市评价考核。对于目的2,理论上,PM2.5空间分布上更均匀,相对于其他污染物监测点可适当少些,但做为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点,应该是越多越能准确代表其整体空气质量,以前由于我国财政投入少,现行监测点位偏少,现在我国经济条件许可了,PM2.5又是我国空气中突出的重要污染物,因而,其点位布设可参照PM10现行要求布点。对于目的3,今后需要研究在何处设点才能有效地鉴别区域空气污染输送量浓度监测浓度监测的任务就是在有限的监测点上监测数据,并用这些数据估计给定分辨率下的实际空气质量分布状况或区域整体的统计状况.监测数据与客观实际比较地面网络立体网络浓度距离浓度均匀可少点,变异大则点多。城市点密,区域次之,背景最稀疏。点位可稀疏点位可稠密有关评价的基础概念统计指标:各百分位数的误差置信限点位代表性目标.从结果看等价效果从标准角度看,选用最大值相当于采用了一个更加严格的标准应用到平均值上因而,评价指标采用最大值还是平均值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对于平均值指标应用更加严格的标准问题.但从统计意义上看,对于同样的样本平均值的估计准确度要高于最大值.浓度位置标准值1平均值标准值2最大值多点评价统计量**国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概况------WHOPM10(μg/m3)PM2.5(μ选择浓度的依据过渡时期目标-1(IT-1)7035相对于AQG水平而言,在这些水平的长期暴露会增加大约15%的死亡风险过渡时期目标-2(IT-2)5025除了其它健康利益外,与过渡时期目标-1相比,在这个水平的暴露会降低大约6%[2%~11%]的死亡风险过渡时期目标-3(IT-3)3015除了其它健康利益外,与过渡时期目标-2相比,在这个水平的暴露会降低大约6%[2%~11%]的死亡风险空气质量准则值(AQG)2010对于PM2.5的长期暴露,这是一个最低水平,在这个水平,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和肺癌的死亡率会增加(95%以上可信度)。PM10(μg/m3)PM2.5(μ选择浓度的基础过渡时期目标-1(IT-1)15075以已发表的多中心研究和Meta分析中得出的危险度系数为基础(超过AQG值的短期暴露会增加5%的死亡率)过渡时期目标-2(IT-2)10050以已发表的多中心研究和Meta分析中得出的危险度系数为基础(超过AQG值的短期暴露会增加2.5%的死亡率)过渡时期目标-3(IT-3)7537.5以已发表的多中心研究和Meta分析中得出的危险度系数为基础(超过AQG值的短期暴露会增加1.2%的死亡率)空气质量准则值(AQG)5025建立在24小时和年均暴露的基础上表1WHO对于颗粒物的空气质量准则值和过渡时期目标:年平均浓度aa应优先选择PM2.5准则值(AQG)a第99百分位数(3天/年)。*以卫生管理为目的。以年平均浓度准则值为基础;准确数的选择取决于当地日平均浓度频率分布;PM2.5或PM10日平均浓度的分布频率通常接近对数正态分布表2WHO对于颗粒物的空气质量准则和过渡时期目标:24小时浓度a24小时标准年平均标准美国为35美国为15:且为3年平均美国为98分位数的3年平均14198720002005欧洲空气质量准则1987年2000年2005年欧洲空气质量准则全球空气质量准则传统污染物:PM、SO2、O3和NO2其他污染物:2000欧洲空气质量准则规定PM10、PM2.5和O3过渡期目标值传统污染物:SO2、NO2、O3、PM有机物:苯等16种无机物:As等12种传统污染物:SO2、NO2、O3、PM有机物:苯等16种无机物:As等11种颗粒物:浓度健康反应关系曲线O3仅给出了浓度范围;PM包括TSP和TPWHO《环境空气质量准则》修订过程国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概况------美国NAAQS取消了SO2-24h标准,增加SO2-1h标准取消O3-1h标准增加NO2-1h,未规定NO2-24h标准161970年清洁空气法修正案1971年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AAQS)1974年第一次修订NAAQS1976年1978年清洁空气法修正案1979年第二次修订NAAQS第三次修订NAAQS1983年第四次修订NAAQS1984年第五次修订NAAQS1987年第六次修订NAAQS1997年第七次修订NAAQS2006年第八次修订NAAQS2008年第九次修订NAAQS1986年清洁空气法修正案2010年第十次修订NAAQS发布PM2.5标准修订实施PM2..5标准废除PM10年平值废除TSP标准实施PM10标准发布实施O38小时标准修订O38小时值废除O3小时值调整为O3限值适当放宽增加SO21级小时值废除1级年均和24小时值修订Pb的限值增加NO21级小时标准废除CO的二级标准废除HC标准首次制定Pb标准废除SO21级年均值污染物项目:SO2、TSP、光化学氧化剂(以O3计)、NO2、CO、HC化合物分级:一级保护公众健康,二级保护社会物质财富(能见度、动物、作物、植被、建筑物等)提出制定PM2.5空气质量标准美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过程修订内容:项目\时段\限值国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概况------欧盟181977年欧共体环境行动计划1980年1982年Pb限值指令1985年1989年1992年第一次修订臭氧空气污染指令1993年欧盟成立1996年2000年AQFD第2子指令2002年AQFD第3子指令2004年AQFD第4子指令1999年2008年AQFD第5子指令制定C6H6和CO标准制定O3健康/植被/警报/信息阈值制定13种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标准制定As、Cd、Hg、Ni、B[a]P标准整合第1~4子指令,增加PM2.5标准制定Pb年均限值空气质量框架指令(AQFD)AQFD第1子指令制定SO2、NO2、PM10、Pb标准SO2和SP标准指令制定SO2和SP限值和指导值NO2标准指令制定限值和指导值更新SO2和SP监测方法增加区域控制要求制定O3标准欧盟成立后,历时9年制定完成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体系,规定了13种污染物,分由5个子指令构成。欧盟成立前,历时12年仅制定完成SO2、SP、Pb、NO2和O3共5项污染物的标准。欧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过程关于标准制定WHO:各国制定的国家标准之间是有差异的,因为标准是根据所采用的权衡健康风险的方法、技术可行性、经济方面的考虑以及其他各种政治和社会因素等来制定的,而这些因素反过来又取决于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空气质量管理能力;我国新标准:对于客观准确反映当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缓解公众对空气质量主观感受与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情况问题,以及推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等都将产生积极和深远影响。20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过程总悬浮颗粒物飘尘(参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1979年环保法(试行)1982年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1987年大气法1989年环保法1988年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1996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铅氟化物二氧化氮苯并[a]芘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维持不变取消氮氧化物;放宽二氧化氮和臭氧二级限值与国际接轨,适当增加项目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一类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等。二类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等。三类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1、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功能区制定;2、逐渐缩小三类区,扩大二类区;3、局地污染物,由地方制定标准。补充GB3095-82;根据作物敏感类型制定限值二氧化硫、氟化物2010年本次修订取消三类区,维持一类区,扩大二类区增加PM2.5等标准项目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基本项目(表1)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基本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PM1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PM2.5)等6项。环境空气污染物其他项目其他项目(表2)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实施方式。其他项目为:总悬浮颗粒物(TSP)、氮氧化物(NOx)、铅(Pb)、苯并[a]芘(BaP)等4项。参考项目各省级人民政府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针对环境污染的特点,对本标准中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制定并实施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中镉、汞、砷、六价铬和氟化物参考浓度限值标准分级标准分为二级,分别针对不同的功能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一类区适用一级浓度限值,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限值。基本项目的浓度限值序号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浓度限值单位一级二级1二氧化硫(SO2)年平均2060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501501小时平均1505002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4024小时平均80801小时平均2002003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4.04.0毫克/立方米1小时平均10.010.04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00160微克/立方米1小时平均1602005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PM10)年平均407024小时平均501506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PM2.5)年平均153524小时平均3575加严数据有效性规定应采取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确保全面、客观地反映监测结果。采用自动监测设备监测时,监测仪器应全年365天(闰年366天)连续运行。在监测仪器校准、停电和设备故障,以及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不能获得连续监测数据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及时恢复。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应符合HJ630的规定。对于监测过程中缺失和删除的数据均应说明原因,并保留详细的原始数据记录,以备数据审核任何情况下,有效的污染物数据均应符合表4中的最低要求,否则应视为无效数据。数据有效性规定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数据有效性规定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PM10)、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PM2.5)、氮氧化物(NOx)年平均每年至少有324个日平均浓度值,每月至少有27个日平均浓度值二月至少有25个日平均浓度值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颗粒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